【减肥、肥胖】

01

减肥秘方

1、湿久化痰造成的肥胖症状:胖的肉比较结实、上臂胳膊外侧有小疙瘩,脸色和肤色较暗。

药方:茯苓30g、泽泻20g、甘草10g、半夏15g、陈皮20g、生姜15g、苍术10g、黄芪20g、白术30g、猪苓18g。

加减方:有变症的:脸热手热和肺热。

(1)肺热就是呼气比较热,加知母10、生石膏15。

(2)下寒者,腿、膝盖和小腹凉冷痛的,加干姜15同时吃金匮肾气丸和附子理中丸。

(3)上面脸热耳热者原方加生石膏15克。

(4)感觉屁股凉者加干姜15克

(5)咽喉有痰者加枳实10克 开痰(不能长时间吃),上午吃方,下午吃参苓白术散或肾着汤。

2、湿寒体质肥胖症状:脾肾阳虚吃寒凉食物容易腹泻大便粘坐便、大便不成形、早晨不愿意起床。脸上油大、汗多。白带多,容易浮肿。

处方:白术30g、干姜15g、茯苓30g、炙甘草10g、 厚朴15g、苍术18g、桂枝15g、泽泻15g、猪苓15g、甘草10g、半夏15g、陈皮15g、生姜15g。一付药熬出两袋,早晚饭后服用。同时服用后爱暖参茶和金匮肾气丸。

变症:白带发黄的人的在原方基础上加栀子10g、黄柏10g。

3、严重便秘型肥胖千古减肥第一方,大柴胡汤加减方。

(1)大便从头到后段全是便秘的人适合柴胡15g、黄芩10g、枳实10g、(不仅解决肥胖问题,更对失眠多梦、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和便秘等效果很好)。三周体重能明显下降10斤。

4、产后浮肿型的肥胖当归芍药散

药方:当归10g、白芍30g、茯苓30g、白术30g、泽泻20g、 川穹9g、猪苓18g、干姜10g、甘草6g。

作用:可以瘦身,祛除女性黄褐斑,是美容良方,经期不能喝,防止习惯性流产加花椒6g、阿胶12g。每个月吃两付,一副药两碗  早晚饭后服用。

5、营养过剩型的营养不良肥胖成因:很多胖人的脂肪过多,但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却不足。按中医的观点是膏脂过多,气血却不足。现在人,大多数人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垃圾营养过剩。这些人我用个专业术语称呼他们:叫营养过剩型的营养不良症。就是需要补充营养不足,而不需要的营养呢偏偏过剩。

6、肺气不降。

表现:咳嗽,早晨鼻子里有血丝或者流血。

肺气不降的通用方:茯苓15g、甘草10g、干姜15g、半夏15g、细辛10g、五味8g、陈皮20g、杏仁12g、麦冬10g、 生石膏15—30g、白芍15g、浙贝母12g、生姜15g、苏叶15。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服用,儿童要减量。不愿意喝汤药的可以吃二陈丸。

7、腋窝总出汗、前胸后腰总出汗的

方子:茯苓30g、白术30g、干姜10g、 炙甘草10g、 桂枝15g、 泽泻15g、 猪苓15g、苍术15g、薄荷3g、 砂仁8g、 厚朴15g、 藿香5g、 佩兰5g、 党参15g。熬5付1,一付熬出两袋。

肥胖病中医辨治法大全

1、悦脾化湿法——甘味补中,芳淡化湿。

方宗资生丸、白神丸复合。药如党参9g,白术9g,茯苓12g,山药15g,莲子肉9g,南芡实12g,白扁豆12g,薏苡仁15g,广藿梗9g,白豆蔻3g(后下),川连3g,制苍术9g,制川朴4.5g,白酒药12g,砂仁3g(后下),山楂12g,陈皮6g,桔梗4.5g,广木香3g,生甘草3g。

凡素禀中气怯弱,后天复失调护,致脾虚湿困而见形体肥胖,气短自汗,肢懈神疲,便溏脉弱,舌胖苔白者,咸可运用此法。

2、平调冲和法——清泄阳明,健运脾土。

方用《备急千金要方》治脾胃偏一边痛,胸满胁偏胀方。药如茯苓15g,橘皮6g,泽泻30g,芍药15g,焦白术9g,人参9g,肉桂心1.2g,生石膏24g,肥知母9g,桑白皮30g,半夏9g,生姜3片。

凡胃强脾弱,消谷善饥,纳多运迟,形体日胖,腹胀便溏,口有秽气,舌胖,苔黄少津者,均可运用此法。

3、清化湿热法——苦寒清热,芳淡化湿。

方取清热渗湿汤、清胃丸复合。药如制苍术、焦白术各9g,小川连3g,川黄柏3g,竹叶6g,茯苓30g,泽泻30g,姜半夏9g,化橘红6g,枯芩4.5g,焦山栀9g,醋制大黄9g,陈胆星6g,枳实6g,瓜蒌仁9g,天花粉12g,小青皮6g,制香附9g,桔梗4.5g,元明粉3g(冲服),生甘草3g。

凡湿热中阻,口黏且苦,形体日胖,肢体懈惰,肌肤烦痒,小溲黄混,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濡滑者,咸可运用此法。

4、蠲化痰湿法——辛香涤痰,芳化湿浊。

方取木香枳壳丸、化痰丸复合。药如姜半夏9g,陈胆星6g,青陈皮各6g,黑苏子、莱菔子各9g,木香3g,炒枳壳6g,槟榔15g,茯苓30g,焦白术9g,京三棱9g,莪术15g,黑牵牛子15g,六神曲12g,光杏仁12g,干葛9g,香附子9g,大麦芽12g。

凡形体肥胖,行动疏懒,睡多惊梦,鼾声响鸣,便溏溲混,苔腻脉滑者,均可运用此法。

5、清热润燥法——苦寒清热,甘寒润燥。

方宗黄连丸、地骨皮饮、百合知母汤复合。药如小川连3g,大生地15g,破麦冬15g,天花粉30g,白花百合15g,肥知母9g,芦根15g,桑叶9g,桑白皮30g,大枣7枚。

凡湿热化燥,口干渴饮,溲多便难,形体肥硕,肌肤燥痒,苔黄燥,脉濡数者,咸可运用此法。

6、清上实下法——清泄心相,毓养肝肾。

方用左归丸、羚羊角汤复合。药如羚羊角粉0.6g(分吞),粉丹皮6g,杭甘菊9g,夏枯草12g,生石决30g(打、先煎),大生地12g,生怀药15g,枸杞子30g,山萸肉9g,川牛膝12g,菟丝子12g,炙龟甲15g(先煎),鹿角霜12g,蝉蜕4.5g。

凡湿热化火,耗精伤血,风阳上亢,而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小溲频多,大便艰难,舌边尖红,苔薄有裂,脉弦劲者,均可运用此法。

7、清心涤痰法——清泄心相,蠲化痰浊。

方用清心饮、菖蒲郁金汤复合。药如牛黄1.5g,琥珀1.2g,小川连3g,紫丹参15g,泡远志6g,石菖蒲9g,陈胆星6g,生山栀9g,鲜竹叶9g,牡丹皮9g,连翘12g,广郁金9g(打),朱麦冬9g,竹沥30g(冲),白木通3g,玉枢丹1.5g(冲)。

凡湿郁化痰,热郁化火,痰火扰动心神,夜难安寐,烦躁易怒,形体臃肿,溲赤便结,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咸可运用此法。

8、涤痰泄浊法——辛苦涤痰,芳香泄浊。

方取加味导痰汤、沉香降气丸复合。药如制南星6g,小枳实4.5g,仙半夏9g,茯苓30g,化橘红4.5g,滁菊花9g,钩藤9g,皂角荚1.5g,石菖蒲9g,沉香1.2g,木香3g,枳壳4.5g,砂仁3g(杵、后下),白蔻仁3g(杵、后下),青陈皮各6g,莪术15g,枳实4.5g。

凡形体臃肿,腹大腰粗,行动迂迟,头昏善忘,胸闷肢麻,步履重坠,苔浊腻,脉滑利者,均可运用此法。

9、涤痰疏瘀法——蠲化痰浊,祛瘀生新。

方用香棱丸、木香顺气丸复合。药如京三棱9g,莪术15g,青陈皮各6g,萝卜子9g,阳春砂3g(杵、后下),白蔻仁3g(杵、后下),沉香1.2g,广木香3g,半夏曲12g,炒神曲12g,香附子9g,乌药6g,枳壳6g,槟榔12g,郁金9g,当归9g,怀牛膝12g,川牛膝9g,生大黄6g,醋制大黄9g,麻仁12g,郁李仁12g,车前子15g,生怀药15g,菟丝子12g,山茱萸9g。

凡痰瘀交阻,形胖腹大,行动疏懒,肢体刺痛顽麻,经汛延期,量少色紫,舌胖紫黯,脉小弦细涩者,咸可运用此法。

10、培土疏木法——疏肝解郁,悦脾和中。

方宗逍遥散、三因冲和丸复合。药如人参9g,焦白术9g,川石斛12g,云茯苓30g,制苍术9g,全当归12g,杭白芍15g,川芎4.5g,软柴胡4.5g,白蔻仁3g(杵、后下),泡远志6g,焦山栀9g,青黛3g(包),海浮石15g,焦山楂12g,生谷芽12g,薄荷叶2g。

凡木郁土虚,善怒寡欢,胁肋撑胀,腹胀便溏,苔薄腻,脉弦濡者,均可运用此法。

11、息风涤痰法——涤痰开窍,息风通络。

方用加味竹沥汤、涤痰汤复合。药如羚羊角散0.6g(分吞),明天麻4.5g,僵蚕9g,陈胆星6g,化橘红4.5g,破麦冬9g,川石斛12g,竹沥半夏9g,云茯苓30g,石菖蒲9g,泡远志6g,广郁金9g(打),姜竹茹6g,炒枳实4.5g。

凡内风挟痰,乘窍窃络,舌强言謇,足不能步,手不能握,甚或卒中昏愦,痰涎涌潮,苔浊腻,脉弦滑者,咸可运用此法。

12、滋液息风法——咸寒救液,息风和阳。

方取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复合。药如小川连3g,炒子芩4.5g,杭白芍15g,陈阿胶9g(烊冲),生地12g,破麦冬9g,生鳖甲18g(先煎),生龟甲18g(先煎),炙甘草6g。

凡湿从火化,或痰火炽盛,劫液动风,手指蠕动震颤,甚或中风不语,舌尖红、苔光,脉小弦者,均可运用此法。

13、养心复脉法——涵养营阴,潜摄心阳。

方宗吴氏救逆汤、甘麦大枣汤复合。药如炙甘草9g,珠儿参30g,原麦冬9g,生地12g,陈阿胶9g(烊冲),麻仁12g(杵),淮小麦30g,大枣10枚,生龙骨15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

凡痰火炽盛,劫津伤血,血不养心,心悸少寐,便难,舌红少苔,脉结代者,咸可运用此法。

14、泻南补北法——滋阴填精,清泄心相。

方用清火滋阴汤、驯龙驭虎汤复合。药如天麦冬各9g,大生地12g,牡丹皮6g,西赤芍6g,焦山栀9g,小川连3g,茯苓30g,泽泻30g,怀山药15g,玉竹15g,山茱萸9g,杭白芍15g,柏子霜12g,莲子心3g,珍珠母30g(先煎),苍龙齿18g(先煎),琥珀3g,沉香1.2g,川石斛12g,瓜蒌皮9g。

凡湿从火化,或痰热炽盛,日久耗津伤血,水亏火炎,烦惋不寐,心悸眩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均可运用此法。

15、通阳宣痹法——辛温滑利,流畅气机。

方取瓜蒌薤白半夏汤、蒌薤六仁汤复合。药如薤白头9g(酒洗),法半夏9g,瓜蒌皮12g,甜杏仁12g(研),春砂仁3g(杵、后下),郁李仁12g(研),桃仁泥12g,松子仁12g(研),柏子仁12g(研)。

凡湿郁痰凝,留踞膈上,发为胸痹心痛,胸膺窒闷,胸膺肩胛间痛,短气太息,便不畅行,苔浊腻,脉滑实有力者,咸可运用此法。

16、温振元阳法——温煦脾肾,辛温散寒。

方宗《千金》大曲糵丸、“治虚胀,胁痛肩息,有时发作,悉朴之方”复合。药如白酒曲12g,黑附片9g,淡干姜3g,全当归12g,西党参9g,肥玉竹15g,吴茱萸3g,皂荚炭6g,蜀椒3g,五加皮9g,丹参15g,橘皮6g,焦白术9g,大生地12g,大川芎4.5g,桔梗9g,清炙草3g,大麦芽15g。

凡湿从水化,耗气伤阳,溲短胸痞,肢体沉重,恶寒清厥,溲清便溏,舌苔滑,脉沉微者,皆可运用此法。

17、回阳救逆法——益气温阳,化气行水。

方用陶氏回阳救急汤、沉香琥珀丸复合。药如别直参6g(另煎兑入),原麦冬9g,北五味2g(打),黑附片9g,淡干姜3g,焦白术6g,云茯苓30g,琥珀6g,杏仁12g,紫苏6g,甜葶苈9g,泽泻30g,汉防己30g,郁李仁12g,清炙草3g,沉香1.2g,陈皮6g。

凡水中无火,元阳式微,水气凌心,喘不得卧,疾咳,颈脉动,虚里动跃,其动应衣,面浮足肿,舌苔滑多涎,脉沉弦者,均可应用此法。

18、通补奇经法——血肉有情,调养八脉。

方宗斑龙丸损益。药如鹿茸2g(酒炙),鹿角胶9g(烊冲),鹿角霜12g,肉苁蓉9g,酸枣仁12g(研),柏子仁12g(研),炙黄芪30g,当归12g,黑附片9g,熟地黄12g,山萸肉9g,山药15g,锁阳9g。

凡肥胖有增无减,动则气促,腰痛转摇不能,阳事少兴,月事衰少,带下淋漓,性欲淡漠,或目不交睫,或心痛隐隐,或步履剞侧,舌光如镜,脉微细或小弦、两尺不足者,均可运用此法。

19、疏浚脉络法——虫蚁诸灵,搜剔经络。

方用三甲散、三虫二甲汤复合。药如炙鳖甲、炙龟甲各15g,穿山甲6g,净蝉蜕4.5g,僵蚕9g,煅牡蛎18g,杭白芍9g,当归须9g,蜣螂虫9g,九香虫6g,桃仁12g,蜜炙延胡4.5g,五灵脂6g(炒香),净楂肉9g。

凡痰凝血涩,变生败浊,络脉瘀滞,瘀阻包络,神情木然,默默无语,而成瘖痱,舌有瘀斑、色黯无华,脉小弦或细涩者,咸可运用此法。

20、涤痰启宫法——辛香涤痰,开郁种玉。

方取苍附导痰丸、开郁种玉汤复合。药如制苍术9g,制香附9g,炒枳壳6g,陈皮6g,云茯苓30g,陈胆星6g,制半夏9g,杭白芍9g,当归12g,焦白术9g,湖丹皮6g,天花粉6g,清炙草3g。

凡湿郁痰凝,阻遏胞宫,经候延期,甚或居经不至,难成胎孕,舌淡胖,苔浊腻,脉形滑实者,皆可运用此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