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24 苏轼突然被从徐州调走的真相,只有一个​

徐苏24 苏轼突然被从徐州调走的真相,只有一个
苏轼离开徐州启程赴湖州时,在《江城子·别徐州》一词中离别不舍之情甚浓,却隐藏了他对于下一站的目的地湖州,早已经心驰神往之的心路历程。
这其中,最大的疑问是:苏轼在徐州治水乃奇功一件,为何在没有任何预兆与外部力量刺激的情况下,他突然被调往湖州呢?
真相只有一个——
苏轼在朝中找人疏通了一下关系……
这可不是瞎说,苏轼在徐州被洪水搞得焦头烂额,虽然去年洪水退去了,但谁知道明年会不会再来?
他在离开徐州后写给弟弟苏辙的诗中就有这样一句: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我这个人命太差,到哪儿就给哪儿招灾。洪水来了不是我的错啊,可洪水退去也不是我的功劳。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终于离开徐州了。
在徐州时,苏轼曾经多次给在汴京朝中为官的(侄媳妇的父亲)范百嘉(字子丰)写信,求他帮忙把自己给调到江南去。
好罢,以下就是原文摘录:
以下摘自《自徐州与范子丰六首》,这几封信没啥晦涩的字句,通读大概意思已经明白了,这就是苏轼求朝中亲戚帮忙调动人事关系呢。
第一次问:
小事拜闻,欲乞东南一郡。闻四明明年四月成资,尚未除人,托为问看,回书一报。前所托殊不蒙留意,恐非久,东南遂请,逾难望矣。无乃求备之过乎?然亦慎不可泛爱轻取也。人还,且略示谕。
第一次先说,我想调到江南随便一个地方去工作,听说宁波(古称四明)明年四月有个职位空缺,你帮我问问啊。
第二次问:
近专人奉状,达否?即日起居何如?贵眷各安,局事渐清简否?某幸无恙。水旱相继,流亡盗贼并起,决口未塞,河水日增。劳苦纷纷,何时定乎?近乞四明,不知可得否?不尔,但得江淮间一小郡,皆所乐,更不敢有择也。子丰能为一言于诸公间乎?试留意。人还,仍乞一报,幸甚。奉见无期,惟万万以时自重。
第二次继续追问,我最近还好,就是这徐州真没法呆了,先是发水灾,然后又变旱灾了,盗寇越来越猖獗,我好苦啊!我的亲戚啊,我上次问你那个去宁波调动的事有信儿了没有啊?要是不行,你帮我找个江淮一带的小城市,我也愿意去,我不会挑肥拣瘦的,只要让我去江南就成。
第三次问:
稍不通问,伏想起居佳胜?侍郎丈必在郊外过夏,台候必更康安。某此与幼累如常。八月、九月间,秋水既过彭城,城下彻备。高丽使已还。四明可以易守,当更理前请也。会合杳未有涯,万万自重。
第三次再问的时候,徐州已经被大水围城了,苏轼又问,宁波要是换太守的话,我是不是有机会去了?
虽然我在史料中没有查到范百嘉给苏轼的回信以及如何在朝中斡旋的相关信息,但至少从最终的结果上看,这位亲戚是给力的,否则,以苏轼在徐州如此优秀的表现,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调走呢?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

  • 怀古东坡——徐州苏轼纪念馆

    抗洪水 保万民 筑苏堤 利百年 建黄楼 镇水患 祈霖雨 抗干旱 平冤狱 爱黎民 访田舍 奖农耕 捕匪盗 保铁矿 找煤炭 惠一方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北宋眉州人,于 ...

  •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对于历史人物,中国人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认知惯性. 其实,每个历史人物,其实就像我们这些平凡而自信的普通人一样,都是由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细微动向 ...

  • 徐苏02 苏轼问:明月几时有?苏辙答:孤帆水驿照离忧

    徐苏02 二苏别离意难平 水调歌头再中秋 苏辙因南京(商丘)任期未至,更愿在徐州多陪哥哥几日,这一停,就是百日有余,从四月下旬,停到了当年的中秋. 尽管公务繁忙,苏轼仍尽量找出时间与弟弟相处,珍惜这难 ...

  • 徐苏21 ​苏轼的仕途,到底是坎坷还是平步青云?

    徐苏21 苏轼的仕途,到底是坎坷还是平步青云? 从熙宁十年(1077)四月二十一日赴徐州任,到元丰二年(1079)三月收到朝廷调至湖州的诏书,苏轼在徐州一把手的位置上还没有做足两年. 回顾苏轼近二十年 ...

  • 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徐州城南两百里 北宋名园在眼前 北宋流传至今的诗词中,有大量关于灵璧张氏园亭的内容. 曾巩曾写过三首赞美此园的诗作,"汴水溶深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 ...

  • 徐苏28 苏轼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仙儿的?

    就在‬扬州‬平山堂‬内‬,随着思绪的往复,苏轼心中波澜渐淡,望着堂前平山而立的风景,他哪还有什么豪情壮志? 苏轼突然想到,白乐天有诗--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 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可就在这一 ...

  • 徐苏08 忙盲茫:再调明月寄子由 颓然酒下念江南​

    徐苏08 忙盲茫:再调明月寄子由 颓然酒下念江南 元丰元年(1078)的秋天,苏轼很忙. 先是黄楼竣工,紧接着侄女嫁人,自己又"荣升"祖父,这些事都发生在当年八月上片. 终于,时间 ...

  • ​圃苏24 民生凋敝 苏轼的愧与伤

    书接上文. 前文解说了苏轼在<盖公堂记>中借古讽今的段子和议论. 苏轼用了如此大的篇幅,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盖公堂.表面上是为了纪念先贤,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苏轼造此堂的指向性有多 ...

  • 徐苏07 兴建黄楼,苏轼触怒楚霸王?

    据说,苏轼在动了兴建黄楼的念头之后,却发现建筑材料有限.恰好,徐州府衙内有一座几乎废弃的厅堂,古传是项羽所造,名曰霸王厅,多少年来无人敢进入,坊间谣传"动者必祸降之于身",久而久之 ...

  • 徐苏13 月老苏轼 嫁了侄女娶孙媳​

    徐苏13 月老苏轼 嫁了侄女娶孙媳 苏轼在徐州期间频繁结交青年才俊,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与王蘧.王适两兄弟的情谊. 苏轼比王氏兄弟年长近二十岁,是父辈人物.他尤其欣赏王适的人品,认为他贤达文雅,朴实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