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漫谈: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
在一战后期,英国人首先发明了坦克这种武器,经在索姆河、康布雷等战场上使用,虽暴露出很多问题,但仍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战果,这就使得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一武器所代表的陆军发展方向。而法国,则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坦克的国家。它先后研制了“施纳德”突击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2C重型坦克。从这些坦克的性能及其对后来坦克发展的影响来看,最为可圈可点的就是由雷诺公司生产的FT-17轻型坦克。
该坦克于1915年12月开始研制,1917年3月开始测试它的第一辆原型车。测试结果表明,这款坦克较为符合军方的思路。同年9月开始批量生产。到一战结束时,共生产了3000余辆。
由于当时坦克这一武器刚刚出现,究竟如何设计才能使它能够较好地满足作战需求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处于探索之中。而FT-17坦克则是当时各国坦克中极其优秀的设计之一,它的很多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后来坦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动力(发动机)、传动(变速箱、主动轮等)置于车体后部,而操纵装置在前,并实现了只需1名驾驶员即可操纵坦克行驶。其二,首次采用旋转炮塔,使其位于车体顶部,既利用车长、炮长观察战场又得于360度快速转移火力。直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坦克均采用这种结构。
FT-17坦克构造剖面示意图
FT-17坦克有四种基本车型:一是装备8毫米机枪1挺;二是装备37毫米短管火炮;三是通信指挥车,它以固定装甲舱取代炮塔,并装有无线电台一部。这也使以后坦克上装备电台成为了标配,要知道在此之前坦克之间、坦克与指挥员之间极其难以进行通信联络。四是装备75毫米加农炮,但这种坦克并未装备部队。
1920年开始对其进行改进:一种称为M24/M25型,主要是改进了坦克的行动部分,具体为增大了负重轮的直径,加装了带有橡胶的履带,并采用高弹性的悬挂装置,提高了坦克的行驶速度,最大速度增大到了12公里/小时。另一种为M26/27型,主要是换装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使最大速度达到了16公里/小时,行程达到了160公里。
这样看起来这款坦克真的很小
这种坦克所存在的不足是尺寸太小,防护力较弱。当然,这是用后来的眼光去看待它的。其早期型号基本数据为:战斗全重7吨,装甲厚 6-22mm。车长5.00m,车宽1.75m,车高2.29m,最大速度10km/h,最大行程39km,爬坡度45度,通过垂直墙高0.61m, 越壕宽1.98m ,涉水深0.69m。乘员为2人。
这种坦克在一战期间及一战之后,先后被卖到美国、芬兰、波兰、南斯拉夫、西班牙、罗马尼亚、瑞典等国。这些坦克有的甚至使用到了二战初期。
值得说明的是,FT-17坦克也是中国人拥有并使用的第一款坦克。它的拥有者就是奉系军阀张作霖。有资料显示,当年张作霖1922年从法国购买了36辆该型坦克,组建了中国的第一支坦克部队,由商业昌指挥,编为6个中队,每个中队6辆坦克。后又在1924至1925年间购买了14辆。并在1926年直奉联合与冯玉祥大战时,由张学良指挥了一个坦克中队参加了进攻居庸关的战斗,此役还有空军配合作战,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这场仗也是中国第一场合同作战,而张学良也应该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个合同作战的指挥者。只是当时装甲部队并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在损失了4辆坦克后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