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隶书,这四点太关键了!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打破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并改变其笔道形态以求书写便捷的书体。相传秦始皇时代有个叫程邈的人,获罪下狱成了徒隶。他在狱中对小篆进行改革而创造了一种新的书体。秦始皇对此很欣赏,给他免罪升官,并把他拟定的书体交给狱吏使用。于是就把这种书体称作隶书。其实,据现在已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民间早已有隶书的萌芽,即便程邈真有其人其事,他也不过是作了收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罢了。隶书始用于秦,盛行于两汉,是两汉官方的正式书体。
隶书在它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体势、风格是有很大变化的。在初创阶段,多有篆味,长扁不一,波碟也不明显。后来经过汉代(特别是东汉)人的加工美化,形趋扁齐,结字多变,波碟雄健,成为超拔挺秀的独特书体。后世人们称初创阶段的隶书为古隶(或秦隶),称成熟阶段的隶书为汉隶。汉末,汉隶形体趋于方正,波碟隐蜕变态而演化为楷书。魏晋以后,隶书作为官方正式书体的地位虽然被楷书取代,但由于它在结体、用笔以至章法方面都独具一格,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仍然被人们所再爱,精于隶书的书法家也历代不绝。只是楷书盛行之后的隶书,往往多少带有楷书的笔意,因为仿古总是不能齐古的。我们这里所讲的隶书,主要是以鼎盛时期的汉隶为准。
隶书的结体
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汉字的形体曾经经过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由原来线条形态的表义结构一变而为点画形态的符号结构,整个汉字的构形经过一番很大的调整。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的“隶变”一节中详细说明,这里仅就成熟阶段的汉隶,从书法的角度谈谈它的结体特点:
1、以分展开放取势。为了书写便利,隶书改变了篆书单一的线条用笔,也改变了篆书圆活内聚的结体,使汉字的书写形式面目一新,在书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用笔道的分展开放来取势的新书体。请看下列诸字篆隶结体的对比:大凡篆书中的下垂内抱结构,隶书多变为外拓开放结构,即便是“全包围”的字,如“固”、“国”之类,隶书也要采取单扩一端、独骏一角的手段来打破篆书的圆润均衡。所以,一取内聚均称之严谨,一取外拓参差之放逸,就构成了篆书与隶书追求结构美的根本区别。永字八法。
2、独愤一笔。隶书为了冲破篆书严密环抱的束缚,以外拓取势,采取了许多具体的办法,如把一些篆书中的竖画变为横画或外张的斜画,将篆书的纵势(长形)变为横势(扁形)等等,但最具有隶书构形特色的,还要数独愤一笔的设置。所谓独愤一笔,是指在一个字中特意突出某一笔道(其形态主要是波碟和长掠),将它写得格外雄健超拔。例如以上诸字;这种一字之中独愤一笔的结体,从表面看,好像破坏了整体的均衡,实际上由于其他部分安置得适当,并没有失掉字的重心,反而使点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取得从不平衡处求平衡,从险绝中见平正的艺术效果,使字的体势变得摇曳多姿。因而独愤一笔是构成隶书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
3、外散其形,内聚其力。隶书以外拓取势,结字时笔道可以向四周伸张,有的独立的点画甚至可以布置在离字的中心很远的地方。如果从表面孤立地看,比起小篆紧紧裹束的结构来,显得很是松散,如果从字的整体结构仔细观察,我们又会发现,这些点画实际上是形散神不散。点画与点画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或相向、或相背、或相随、或相互接纳、或相互承受,彼此呼应,互相关联,共同拱奉一个中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试看《曹全碑》中的几个字:“水”字竖画两旁的点画呈相背之形,但以竖画中上部为中心,两边则又有辐较之状,“寅”字“宝盖”的三竖点与下部的两斜点,左右上下彼此呼应,共同聚向一个中心,“斯”字“其”、“斤”相向而神会,“惠”字“亩”、“心”相承而力合,其间架结构总是外散其形而内聚其力。隶书的这一结构特点,以《曹全碑》为最突出。楷书结体讲求的“四面八方俱拱中心”,正是对隶书这一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4、少数字的构形不固定。汉字经过隶变,每个字本来都有了新的写法,与篆书的面目不一样了卜但是在一些隶书家的笔下,故意让少数字或部分、或整个儿地保留着篆书的写法。推寻这些书家的用意,大概是想赋予隶书一点古色古香的味道吧。形体不固定的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书家有意减少一些字的点画。
以上所说的,是隶书艺术结构的总体特点,至于隶书结体的具体特点,可以从与楷书的对比中去把握。比如隶书不突出正中而贯穿上下的竖画(在楷书则必须突出),重心移位,正斜异趣,笔画的向背、留放、抑让的对比,要比楷书鲜明、强烈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勤于比较,掌握隶书的结体规律亦不难。有人说学习楷书要先学习隶书为基础,其实倒过来,有了楷书的基础再学隶书,处处拿楷书作为“参照物”,不一定就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