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群星村真壶陆公祠
(本会讯):4月11日,广东氏族文化研究专委会、陆贾文化研究会、陆贾文化节筹委会秘书处成员一行前往江门蓬江区群星村,参观拜谒供奉陆氏家族两位历史重要人物的真壶公祠,并拜访当地真壶公后裔。
上午十点,大家陆续到达目的地。
在宽阔的真壶公祠堂广场,群星村的老村*长国明和村*长嘉荣以及众兄弟们早已等候多时,见面相互道好,分外亲切。
真壶陆公祠坐落在群星大道旁的群星乡(旧时叫丹灶村)是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整座祠堂形貌修整养护得很好。祠堂正门有一副对联,赫然耀目,大老远就能:
汉朝杰士
宋室忠臣
对联粗扩豪气,浑厚敦实,金光晃耀。单凭这副对联内容,还没入内就令人遐想联翩。
寒暄过后,我们进入祠堂上香。
祠堂为二进一天井,坐西南向东北,广三路,砖木石结构,单檐硬山式建筑,左右青云巷持廊,中路面宽三间,抬梁式木石构架。据资料记载,真壶陆公祠,建于清代中后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真壶陆公祠是德祐枝房系(一说龟岭系)人。真壶陆公祠由开基祖真壶公后人所建,祠内供奉着真壶公族裔列祖列宗牌位。
真壶陆公祠年代虽然不算久远,但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东西。
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神龛至高顶部安放着两个大*牌位,一个是汉大中大夫陆贾,另一个是宋末左丞相陆秀夫。
据老村*长国明说,陆贾五世祖与秀夫公两位先祖神牌早已存在,文*革时期遭人破坏,两个神牌被当柴火用来煮饭,因是坚木所做,木质坚硬且厚难以着火而弃之。有族人捡回保存下来,重修祠堂时翻新安坐原位。在岭南,能供奉陆贾神位的祠堂,恐怕就只得真壶陆公祠了;同时供奉陆贾、陆秀夫两位先祖的,也只怕就真壶陆公祠了。
祠内正堂,悬挂着一块明代著*名理学大家王守仁题写的“永思堂”横匾,以及一块“钦赐道光六年丙戊科会试国子监司业”牌匾。据资料显示,两个牌匾已经过文物专家鉴定,均为真品。
然而,有个问题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王守仁是明代人,其所题的“永思堂”牌匾为何早于真壶陆公祠?真壶陆公祠是清朝中晚期所建,不可能前朝人跨越时代给后人题字的啊?
老村*长国明介绍时说,具体的来龙去脉也搞不清楚,据老一辈的人传下来说,王守仁是陆九渊心学继承者,学界有陆王心学之称。在王守仁任职两广总督期间,有一次王守仁路经此地,见祠堂为陆氏祠堂,应邀题书“永思堂”牌匾。
这个传说还是经不起推敲。王守仁是明朝年间的人,真壶陆公祠建于清中晚期,相隔三百多年,难道王大*师穿越时空来到清朝为真壶陆公祠题字?然而,牌匾的确是王守仁真迹,已经有权*威专家鉴定。唯*一解释的是有三个可能:一是牌匾另有原主,先人通过其它方法安放到真壶陆公祠。另一个是真壶陆公祠原址变迁,先祖在此地开村后重建真壶陆公祠,王守仁真迹牌匾得以重挂祠堂。再一个是,真壶公祖先是陆九渊后裔,于王守仁生前已有陆九渊后裔祠堂而为其题字。因家族迁徙变故原因,牌匾跟随族人流落至此。无论历史如何变故,无论家道如何沧桑,王守仁真迹牌匾无疑增厚真壶陆公祠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研究江门地区宗族制度、家族迁徙流布、祠堂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而另一个“钦赐国子监司业”牌匾,其来由也是个谜。
首先,肯定的是,“钦赐国子监司业”不是赐给真壶公的。
“钦赐国子监司业”是清道光帝赐给陆云从的学官衔。据史料查证,陆云从,广州府三水举人,中国科举史上考生高龄纪录保持者,进学时整整100岁,103岁以举人入京会试。道光6年(1826)三月丙戌科会试,陆云从年104岁。三场考毕,不第。
在当时,年过百岁的陆云从千里迢迢赶到北京参加会试,因其年龄为历代*考生之冠,京城一时轰动,传为奇闻。官员显贵们认为这是象征朝廷祥瑞的盛事,纷纷吟诗作赋,捧场张扬,为清王朝歌*功颂*德。道光皇帝也觉脸上有光,对此颇为赞赏。考试结束后,道光还破例赏赐陆云从国子监司业的官衔。
据村*长嘉荣介绍,族人一直认为他们是属于龟岭枝系人。真壶公有三兄弟,他们是陆心壶、陆天壶和陆真壶。三兄弟祖公墓在江门棠下。但据启棉提供给他们的旧族谱记载,真壶公是德祐枝房系人,而非龟岭枝房系人。
如此一来,陆云从与陆真壶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是祖上的人还是其裔孙?时至今日仍然是个谜。但既然悬挂在此,必然有其渊源。当我们抬头凝望之际,心中景仰之情悠然而生。
从陆贾、陆秀夫到陆九渊、王守仁,历经200多年历史的真壶陆公祠纳藏了中国历史上ji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也沉淀了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其饱满流泻的祠堂文化从大门对联闪烁灿烂的光华中足可陶然心醉。
(氏族文化研究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