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竞争战略》(1)谁发明了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的存在,首先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就是这个企业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春节期间必读书,首先把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拿出来。
1、谁发明了战略?
我们要读懂一本书,了解作者在其中费心劳力想要说明的重要问题,首先要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围绕什么在说。
一种说法认为战略是指: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业务组合是排兵布阵,产品结构就是兵器装备。
美国战略专家曾试图定义战略:是企业如何在其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和市场中实现卓越绩效的理论。
也就是说迈克波特这里的战略是指市场占有与失去相关的战法,波特在其《什么是战略》一书中说:
“战略和运营效益是取得卓越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真正的战略是以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独特的配称。”
“战略就是创造一种独特的定位,涉及不同的运营活动。”
这句话的意义可以理解为战略决定企业的经营活动,其说法虽然借鉴了定位的理论,但我们并不能理解这是定位。当我们在这牛年这短短几天的让自己脱离繁忙的商业活动,而能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将自己公司事关生存、竞争和取胜的关键要素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之后,我们隔着波特、德鲁克、布鲁斯·亨德森、汤姆·彼得斯和孙武等大师们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复杂范式,不觉突然就能从中获得一丝领悟。
波特的说法,相当于孙子兵法里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改成企业的说法,即,经营定位,企业之大事,死生之事,存亡之战略。
如果我们定义清楚了战略,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边界就清楚了,迈克波特的战略也好,安德森的战略也好,最终衡量战略的指标就是市场份额,投资回报,公司规模等等指标。
左右战略的那些资源,就是渠道、广告预算、以及产品结构等等。
很多专家把战略当成是市场定位,这其实在美国经过了一段很长的争论。
实际上用波特自己的解释,《竞争优势》里迈克尔波特说,企业的经营活动分为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又分为三大类价值活动;直接活动,间接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迈克尔波特说,企业经常通过重新定义传统活动的角色来赢得竞争优势,比如,订单处理是营销活动,不是出厂物流活动。而出厂物流活动其实对于一个电商销售来说,是销售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大多数企业制定战略时,认为自己应该是行业前几名。波特说:设定目标,要在所在行业数一数二,这种战略方法看似简单,却有很大的欺骗性,也很危险。行业领导地位不是竞争优势的原因,而是结果。如果只为自己争取领导地位,企业将永远无法赢得竞争优势;即使有了竞争优势,也会失去。
2、波特这本书的四个历史背景?
(1)、反垄断的代价
二战之后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企业发展经历一个史前再难出现的高度增长阶段,成为日益慵懒的庞然大物,为了限制企业垄断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出台反垄断法和禁示同业并购的政策,使得企业走上通过跨行业并购获得增长的歧途,从而变得越发膨胀和低效。日本企业却带着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开始全力冲击美国市场,让美国企业被打醒,美国人发现自己的产品的成本比日本产品的零售价还高的现实,于是重建自身优势,应对外部竞争这一巨大的需求出现了。
(2)、新技术的冲击
个人计算机的大范围的普及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所有企业都发现,来势汹汹的后来者正在试图夺走自己的生意,入侵自己的市场,新的无良竞争者更会时时刻刻从不知名的地方冒出来,整个商业界从示如此清醒地认识到熊彼得说过的“创造性破坏”是什么?
(3)、战略咨询形成了巨大的市场。
亨得森的波士顿咨询突然出现并快速抢占美国大公司的咨询预算,以至于传统的老牌咨询公司增加战略咨询这个部门,新的战略咨询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人们开始极度渴望弄清战略的意义,竞争的本质。
(4)、资本市场的自由化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不仅扫除了过去恶意并购的障碍,也建立了一个真正由公司控制的实实在在的自由市场,资本市场的自由化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共同推动了全球化,不仅是企业要向全球客户出售产品,也意味着企业向全球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时刻必须面临的是全球的竞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任何一个大公司的CEO,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和解释公司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