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管理者角色
【知识要点】
· 掌握管理者的定义: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 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
· 理解领导营造氛围的重要性。
【金句】
1. 孔子的弱点是不会培养普通人,诸葛亮的弱点是不培养人。
2. 管理就是管人和理事,管人比理事更重要。
3. 一个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培养的能人多少。
【精华解读】
这一节课讲一个非常基础的理论,管理者角色。
一、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指能够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有很多管理者特别喜欢亲力亲为,什么事儿都要自己上手。这样的好处是保质保量、少犯错误、节省成本,坏处是员工得不到信任,得不到成长,同时自己会特别累,事业难以推进。
案例1:诸葛亮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刘备是一个领导者,诸葛亮是一个管理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他请一个优秀的人的时候宁愿站在门口被人家给脸色。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木流牛马、摆八卦阵,典故有空城计、三气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等。诸葛亮的弱点是不培养人,每次派士兵出去打仗,他会给士兵三个锦囊,到关键的时候打开。
如果打胜仗了,一切荣誉、成就感归于丞相。如果打败仗了,把责任推给老天,没有人承担责任。即便有一个人(马谡)愿意承担责任,结果也是因为失了街亭,最终“挥泪斩马谡”。而这背后就是因为诸葛亮不允许员工犯错。
诸葛一生惟谨慎,但是他不允许员工有任何错误,导致没有员工敢于承担任何的责任,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都有儿子,他们的基因都在,但是没有培养出一个五虎上将。而反观刘备,却是“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卧龙凤雏,两位先生”
衡量一个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主要看他能够培养出多少能干的人才。在诸葛亮的培养方法下,员工是得不到成长空间和机会的,所以诸葛亮的成绩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案例2:樊登读书会:给员工留有成长空间
管理者要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就是你要眼睁睁地看着员工犯错,然后能够忍住不说,这是非常难的。
樊登读书会在陕西分会有一次活动。会长反映活动品味不高等等问题,希望樊登老师能够指导一下。樊登老师并没有去做,别人看到的是活动品味问题,而他看到的是组织的活动特别及时,越来越能够抓住机会了。
看到了问题,但是樊登老师并没有永远冲在第一线,让自己的意志100%的贯彻。相反,他看到的是员工的成长,所以他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也给他们改进的时间。
管理者的正确做法就是应该是拿出大量的时间,培养员工的成长,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这是自己的事。
二、时间管理法
1、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
管理就是管人和理事,管人比理事更重要。事实上,管理者平时跟员工谈话的时候,更多的是谈事儿,而没有谈人的发展。管人是一件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儿,但并不是不需要去做。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真的认为一件事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给它分配时间。”所以要在时间管理上下功夫才行。
按照重要vs不重要、紧急vs不紧急可以把事情分为四种: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和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理事是重要紧急的事,管人是重要不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如果不做就会变成重要紧急的事。
一个普通的职业经理人80%的时间都在做重要紧急的事情,一个高效能的职业经理人70%的时间都在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我们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比如读EMBA、做人生规划等。
2、GTD时间管理法
管理时间的最高境界是庄子的一句话:“至人之用心若鉴”,“鉴”是指镜子。“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物来则现,物去不留”。特别牛的人永远只处理当下眼前的事儿。
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法是美国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时间管理法。它的核心就是永远只处理当下日程表上该处理的事情。提前做好规划和安排,按部就班的去做才能够心无旁骛。GTD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具体细则可以参照这个图:
3、人生均衡发展的八个方向
管理好我们的时间,会让我们的生活有条不紊。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得关注使我们人生更加平衡的八个方向。心理学家研究,我们人生的八个方向分别是:事业、健康、家庭、理财、心灵、休闲、学习和人脉。
我们每天晚上在做第二天规划的时候,强制性地要求自己每一个框里边至少写一件事儿,这样才能逐渐均衡发展。
举一些例子:健康方面,每天可以做30个俯卧撑,走1万步等;家庭方面,每天跟家人至少有20分钟的谈话;心灵方面,有一个正信的宗教或者每天静坐10分钟。
4、管理者需要做的四件事
哈罗德·孔茨有本书叫《管理学》,这本书里讲管理者需要做四件事:第一是计划,计划好未来一段时间做什么,设定目标;第二是组织,包括招聘、培养人才等;第三是协调,要协助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第四是监督,对任务进行监视、督促。
三、领导者是营造氛围的高手
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而领导者则是善于营造氛围的人。
案例1:毛主席天生是营造氛围的高手
毛主席和周总理谁是领导者,谁是管理者?周总理一天到晚日理万机,整天忙着计划、组织、 协调、监督,而毛主席从不做这些,他做什么?比如参加重庆谈判上下飞机时,他挥动考克帽展现了共产党人扭转乾坤的力量;国际局势动荡,面对外交封锁,他写诗道:“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以反帝反霸;外界疯传他“身体不好,要死了”的谣言时,他畅游长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主席做的事跟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都没什么关系,他做的是扩大公开象限的事,我们通过毛主席的这些行为,能感受到他传递过来的这种英武的气势,迷人的领导氛围。
毛主席是中国最典型的领导者,也是营造氛围的高手,极富领导天分。这也是领导者最根本的定义: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
案例2:李云龙独立团极富战斗力的根源
《亮剑》里的李云龙是一个会营造氛围的领导者。每次打仗之前,他会讲“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给大家营造了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氛围,这就是亮剑精神。
赵刚和他是搭档,习惯了拿着八路军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员工,让整个团不至于走上土匪打家劫舍的道路,但他只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没有为营造氛围负责。
《亮剑》有一集特别经典。八路军被包围了,费尽千辛万苦突出重围。这时候,追上来一个士兵报告,说营长张大彪负伤被包围了。李云龙果断拔枪,带领弟兄们杀回去,又死了七八个兄弟,才救了张大彪。
一个管理者会觉得这个不划算,死七八个才换一个,只去考虑成本和效率。但是李云龙作为领导者身先士卒,营造了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氛围。
能力意愿模型
“当你成为一个小小的领导的时候,你就立刻成为了团队眼中的大猩猩”。当一个人成为了团队里哪怕一个小小的领导,他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在员工的眼中被放大,尤其是缺点,这个时候一定要懂得去营造氛围。
员工都是由能力和意愿组成的,能力的大小跟员工的意愿紧密相关。只要愿意学习,员工的能力就会提升。所以管理者一定要营造氛围,去调动员工的意愿。
课时小结: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做好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却是一个营造氛围的高手,通过营造氛围,调动员工的意愿,进而提升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