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全民捡钱,看看你能拿多少!
今天起,2020年度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工作,又启动啦~
这个问题,去年和前年,力哥其实说过好几次,但因为是个新鲜玩样儿,很多老百姓还很懵逼,加上内容有点小复杂,更搞不懂了。
今天,力哥再来系统地给大家梳理一遍吧。
本文强烈建议收藏,以后忘记了随时可以拿出来温故下~
关于个税申报,我们需要知道的有四个要点:
一是个税专项扣除的标准,这个是国家给的实实在在的福利,用得好可以省下不少税费;
二是具体的填报流程,怎么进行申报;
三是个税年度汇算方法,怎么算出是要退税还是补税;
四是一些申报的注意事项,比如怎样申报可以最大程度省税。
下面力哥将按照这四个要点逐一讲解,如果你觉得哪一项自己清楚的话,可以直接跳到下一项。
一、专项扣除标准
个税申报最大的知识点和可操作空间,在于专项扣除。
也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每人每月5000元的免税工资收入基础上,你还可以通过申报专项扣除,让自己的免税额进一步提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省税了。
先明确一下扣除范围,专项扣除一共包括6项: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医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
接着看看扣除标准。
扣除项一:房贷利息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按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只要你需要还首套贷款利息,每个月就可以抵扣1000元。
千万注意,这个1000元不是少交1000元税,而是应纳税金额少了1000元,后面的专项抵扣都是这个意思。
你可能会说,房贷动辄几千上万,每个月1000元太少了吧,那我把时间拉长,从还款20年变成30年,不就可以多抵扣点了吗?
对不起,扣除时间也有规定,最长不能超过240个月,也就是20年。
那如果夫妻各买一套房,是不是就可以每月抵扣2000元了呢?
对不起,也不行,夫妻各买一套,一共也只能抵扣1000元,你们能选择的,就是这钱是由丈夫抵扣,还是老婆抵扣,或者各抵扣500。
扣除项二:房租
房租抵扣额的高低是根据城市来定的,扣除标准为1500每月的有省会、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省会大家都知道,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计划单列市包括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如果你是在这些城市租房,房租高,抵扣额也高。
那如果在其他城市呢?
其他城市还分两档,直接按市区户籍人口来分,人口超过100万,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少于100万,就只有800元抵扣额了。
当然,租金抵扣也不是想抵就能抵。一个家庭内部,丈夫和妻子默认共租一套房,只能其中一人抵扣,或者各抵扣一半。
还有,如果你已经享受了房贷利息扣除,同一年内,就无法同时享受房租扣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那到底是选鱼还是选熊掌呢?
哪个抵扣多选哪个呗~
租金能抵扣1500元或者1100元,当然优先选租金抵扣了,如果只能抵扣800元,还是选择贷款利息抵扣吧。
扣除项三:大病医疗
大病医疗的抵扣额比较高,相应地限制条件也多,不然阿猫阿狗都去报了,那国家不是亏大发了吗?
首先是额度限制,只有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才能报销。
比如35岁的小李骨折了,个人负担了20000元,他只能抵扣5000元,而且这个抵扣额是有上限的,最多只能扣除65000元。
其次是时间限制,如果小李负担的20000元,是去年10000,今年10000,那就很悲剧了,一分钱也不能抵扣,只有一年内超过15000元的部分才能抵扣。
三是用药限制,如果小李不是去正规医院看病,而是去找了某个江湖郎中,给他开了个神秘药方,花费10万,这个也是不能抵扣的,抵扣范围仅限于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
最后,使用人也有限制。
小李当然可以自己抵扣,他老婆也可以抵扣,但是他父母就不能抵扣这个医药费。未成年子女的医药费,可以由父母扣除,但成年子女的医药费,不能由父母扣除,此外,父母的医药费,也不能由子女扣除。
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子女成年后,就和父母是两个家庭了。
扣除项四:子女教育
子女教育相对比较简单,力哥的小孩已经满3岁了,那么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小小力结束全日制教育,力哥都可以每月抵扣1000元。
不管小小力是上小学初中高中,还是本科硕士博士,甚至是职业技术教育,都没差。
不管孩子是上民办还是公办,不管是在境内还是境外上学,都可以扣除。
当然,这个钱也可以由力嫂抵扣,但总额只能是1000元,夫妻不能同时享受。
想要多点额度怎么办呢?
聪明的你一定想到答案了——再多生个小小力二号就好啦~
多一个小孩,就多1000元抵扣额度,国家用这个法子鼓励大家多生小孩,也算聊胜于无吧……
扣除项五: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就是全日制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在社会上接受的再教育。
假如力嫂明年想要读个在职研究生,这个属于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可以按照每月400元抵扣,但是扣除时间不超过48个月。
另外,和工作无关的继续教育,学费不能抵扣。
考驾照的学费也是不能抵扣的,但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并且获取相关证书,是可以抵扣的。
扣除项六:赡养老人
赡养老人的扣除标准非常简单粗暴,小贝是独生子女,那么以后它就可以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小钱有个哥哥,那么小钱和哥哥就是每人每月1000元的额度,如果兄弟姐妹超过2人,就一起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是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这里的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那就是相关的证书和凭据,比如考试证书、留学签证、医药费收据、贷款合同等都需要好好保存,留着备查。
来,一起review下个税抵扣细则的几个重点:
1、本人或配偶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住房租金根据城市不同,按每月800元、1100元、15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方面,一年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子女接受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额扣除;
6、子女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有网友总结过个税抵扣细则的精华:抓紧结婚,赶快生娃,送去上学,房子有一套就够了,孝敬父母,多去学习。
虽然这里有6项,但是同一个人一般只能填报4项扣除:
1、住房贷款利息或租金,二选一;
2、子女教育;
3、继续教育;
4、赡养老人。
租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抵扣;而大病医疗支出,只能在次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扣除。
比如现在是2021年,我们汇算清缴的是2020年个税,但你能拿来扣除的,实际上是2019年已经发生的医疗费用。
二、个税申报流程
再来说说具体的申报流程。
首先,你得下载一个最新版的个人所得税APP,如果你已经有的话,更新到最新版本就行了。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申报了,打开个税APP,点击首页的“2020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进入之后,按要求填写收入信息、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银行卡信息,如果之前已经填过了,不需要再次填写。
接下来,点击上图中的“开始申报”按钮,就可以进行年度汇算申报了。
不过力哥今天点了好几次,一直显示系统繁忙,估计今天第一天,系统超载了,如果你点进去还是这样,建议晚点再尝试。
事后如需查看相关记录,可在首页点击“查询”。
三、什么是年度汇算?
那具体什么情况下,需要退税或补税呢?
要搞清楚这个,我们先得明白什么是年度汇算。
年度汇算简单理解就是“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计算税款”,然后多退少补。
个税改革后,个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改变,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税。
计算公式为:
年度个人所得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这里的关键是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 — 三险一金(个人负担部分)— 起征点(60000)— 专项扣除额 — 捐款。
从这个计算公式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专项扣除和捐款都是不算在应纳税所得额里面的,另外,如果你年收入低于6万,连起征点都不到,也是不用交税的。
将算出的年度个人所得税与我们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进行比较,如果实缴的多了,就退税,实缴的少了,就需要补缴。
当然,一般是不需要我们自己手动去计算的,税务那边都有我们的纳税信息,直接在个税APP首页申报就行了。
通常需要申请退税补税的,主要有这下面几种情况:
1、2020年全年综合收入不足6万元,但是平时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2020年换过工作,或者是失业过一段时间,或有一些额外的大额收入,这些会对计算个税造成较大的误差。
3、2020年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2020年没进行抵扣。
四、个税申报注意事项
1、退税和补税
一般每年4月会开始进行上一年度的退税或补税。
退税就是你之前预扣的个税,实际上超过了各种专项附加扣除后的年度统计,国家收你税多了,要退给你一点。
记住,退税是权利,不是义务,你要国家给,不要国家不给你也没事。所以如果你忘记填报信息,国家就不退税给你了。
补税则不一样,是年度统计后,发现预交的税少了,要不要补税,就不是权利,而是义务。
如果你的补税金额超过400元,就得主动申报并完成补缴,不能假装自己是个漏网小鱼,不知者无罪。不然以后被查到,可就会被扣上漏税的帽子,还要额外缴纳滞纳金和罚款。
如果你是需要补税的,没有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补缴税款,将面临每日万分之五的加收滞纳金,和在蚂蚁借呗借钱的利息差不多。
退税申请一旦确认通过,一般1-2个月内,钱就会自动打到你在APP里填写的个人银行账户上。
如果要补税的话,则务必要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补缴税款。
2、如何省税
要省税,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利用专项扣除,这个第一部分都说过,大家可以用第三部分的计算方法自己算下,看看怎样扣除能够最大程度地省税。
如果觉得自己算麻烦的话,也可以在填个税申报的时候多试几次,看看怎样申报税最少。
还有两个小技巧可以帮我们少交点税。
第一,“个人所得税”APP把个人收入分成4部分,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