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城与邺城的历史纠葛,临漳与安阳到底谁是邺的继承者?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抒发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特别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地方行政区划不断变化。如今,许多人在谈论安阳与邺城的关系时,有人认为“安阳”比“邺”的历史更悠久,也有朋友解释在战国秦汉时期“安阳”的兴起比“邺”要晚一些。安阳城与邺城到底有什么样的纠葛呢?邺城与磁县有没有关系呢?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话说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安阳与邺城的关系。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河南省安阳市区小屯村),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历经12王255年的统治,为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亡之后,殷都为墟。周灭殷后,分畿内之地为邶、鄘、卫3国,殷墟隶属卫。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漳河洹河流域先后兴起了两个重要城市,一个是邺,一个是安阳。
古邺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7.5千米的三台村及其以东,南距今河南省安阳市约20千米。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代,后属晋,战国初年邺地属魏,后属赵。自齐桓公筑邺,邺址未变,其地即今古邺三台遗址。秦汉时期,邺在地理上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秦军据此攻赵,汉高祖于此置魏郡,东汉灵帝时为冀州治,曹操于此建魏都,将之营造为事实上的政治中心,邺成为北方中心城市。此后,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
东汉末年,袁绍在邺地初治州城,讲究规整,奠定了邺内城外郭的基本格局。曹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街区呈棋盘状的邺城城制。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设计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座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重大影响。
直至北北朝末年,邺地不仅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繁华的地区,邺城也成为最著名的大都会。邺城的经济发展、都城建设以及遗留至今的众多石窟造像、北朝大墓等文物古迹,共同见证了邺城昔日的辉煌。
漳河洹河流域稍后于邺兴起的另一个城市就是安阳。一般认为,《史记·秦本纪》所载,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将王龁攻拨魏“宁新中”,改名“安阳”,即今天安阳名称的由来。至此,安阳之名始见史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相州(安阳的另一旧称)之置,始于北魏。东魏建都邺城,改相州为司州,北齐改为清都郡,置尹,北周武帝灭北齐,复名相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20千米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彰德升为府,明、清仍称彰德府。
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河北省磁县、临漳县一带的漳水十二渠,是战国时期魏国邺地开凿的一组引水渠道,是黄河流域最早见诸记载的大型农田灌溉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极具重要地位。
针对河北临漳与河南安阳关于邺城扯不清的关系,历史学者认为,杨坚毁邺城,不仅移相州、邺县的治所于安阳,且移其人民于安阳,按照城市沿袭而言,邺之后身乃为河南安阳而非河北临漳。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