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比西医领先300年(钱学森)

     中医是完美、超前、早熟、独立的科学体系,她将指导并引领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中医的理论比西医要超前3,400年,我们将来的科学革命要把微观到整体、到宏观,甚至到宇宙,都连起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钱学森

既然中医理论领先西医3,400年,那用现在的“科学”肯定弄不懂中医,所以中医是“伪科学”

===========================================================================

从科学家钱学森和李约瑟论中西医谈起

科学家钱学森说:“西医源起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事物,把事物分析为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西医的毛病也在于此,然而这一点早在100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到大约20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认为‘系统时代’。人体和科学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但已有的中医理论又不能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起来,而科学技术一定要组成一体,不是东一块西一块。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中医要现代化,也实际上是医学的现代化。”

钱又说:“西医中的人知识面不广,尤其对今天人体科学的新发展不甚了了,不知他们脑子里装的那一套已经陈旧了,而新的发现却说明经典西医理论局限性太大,好多现象讲不清。所以国外医学家倒反而对中医理论感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启发引导这些西医论者认识今天人体科学的实际。”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过与钱学森类似观点的话,并认为中医“在她的发源国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这什么两位学者如此说西医呢?是故意贬低西医吗?这完全不是。大学者们由于他们长期从事科研工作,他们深知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对科研工作所起作用的重要性,深感系统论的重要性,比如我国所研制的宇宙飞船,就分为数十个子系统在大系统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分工协作,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反观西医的分析人体的方法论,是互相孤立、分割的、机械的还原论,它与中医的大系统论、整体论、联系论刚好相反。

人体各系统、脏腑果真如西医所认为的那样是孤立的吗?我们看看西医关于脾的观点,过去西医认为脾在人体中不甚重要,可有可无。而中医历来认为“脾旺四季不受邪”(用西医的语言表达是:免疫功能强四季都不会感染疾病),中医认为脾与人体的免疫有关。西医后来发现果如中医所言。因为从切除了脾脏的病人中观察到他们的免疫力甚低,时常得病,而且切除了脾会血小板增多,需要终身服血小板抑制药。又如日本人过去认为盲肠是没有什么用的,小孩出生时就为免以后发阑尾炎而将其切除,现在发现这些切除了阑尾的人,得大肠癌的机会比没切除的人高5~8倍,日本人再也不敢乱切了。又如胆,实际我们观察到切除胆的人,比没切除的得肝癌的几率更大。西医治疗腹水病人,采用腹水机抽掉腹水,过去认为这些腹水是“水”,可以扔掉。后来观察到,用这个抽水机却永远抽不干腹水(不治源如何能解决流?),而且发现腹水中含有病人所需要的蛋白质等有用物质,所以现在又主张在腹水中提取蛋白质再注回病人体内(抽水改脱水)。但从中医治疗腹水的机理反推分析,这些腹水应该还含有一些西医未发现的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其实西医的错误认识往往源于生物化学分析水平所带来的认识局限,比如过去西医认为中药人参只含糖分,不会如中医说的那样有起死回生之功(中医历来以此药来急救,如我乡下农村有个产妇血流不止,西医治疗无效,后服用大剂量人参而止。人参中医主要用来大出血和心衰急救,实际外用人参粉都有止血作用),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医亦只承认含有人参皂甙,最近才分析到还有人参多糖(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证实了中医使用人参提高免疫力的正确。可笑的是,生化分析水平进步了,我们的方舟子业余口水医学家们还大肆抨击人参仅仅与“番薯一样”只含有糖,其认识水平类似“番薯头论番薯”。

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是否认中医的整体论的,他们常常以此反唇相讥,说中医所说的整体论不外是“无知的挡箭牌”。可是从脾、胆、阑尾切除后果来考察,这些东西不能乱切的原因就是因为起了中医所说“整体性能”、“系统性能”。按照生物进化原理,人体内没一件多余的东西。每一个脏腑、组织都参与人体这个整体大系统的运作。这些五脏六腑、组织是有分工的,但又是互相协作的、互相联系的。这就是钱、李氏生发以上观点的依据。

说到中医的整体论,在此还忍不住谈二个事例。

事例一:现在西医发现有好多肾炎患者与咽喉疾病、口腔溃疡有关。印证了中医关于人体各部是互相关联的理论正确。中医治疗这些疾病时如果使用利咽药效果甚佳。

事例二:有一个因经常应酬饮酒的病人发头痛,西医动用了CT、MR等高端设备检查,结果是:没发现任何异常。但是病人用西医止痛药没任何疗效。因为该病人长期有头痛史而使用西药止痛药,已经成瘾和耐药。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便秘、头痛如炸裂,痛楚非常,不能工作和生活。经西医治疗一个多月花了一万多元无效后尝试请中医治疗。中医给予解酒清湿毒通便的药物,不三剂头痛止。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与西医理论“便积大肠毒素重吸收”的观点其实是相似的。故中医通便能取效,通便了大肠就不会重吸收那些毒素。而西医只着眼于对症治疗(止痛)而无法做到对因治疗(治本),这不能不说是西医的缺陷。

以上二个事例说明了人体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系统,如果将它割裂开来分析,是无法治好病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西医头痛医头”没有效而中医“头痛治大肠”有效。可笑的是,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还抨击“中医头痛不一定治头”观点不科学。

我们平时说某人工作科学,这个“科学”指的是这个人的工作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而并非指这个人拥有多少先进的劳动工具。如果是个番薯头不管你拿着多少台电脑、电子设备上班都不能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是个番薯头。

同样,考察一门学科是否科学,就在于这门学科的方法论而不在于它的研究工具。因为工具是用来为这个方法论服务的,这个学科可以使用这种先进工具,同样其它学科也可以使用这种先进工具,工具不是某个学科的专利。比如双盲点试验这个统计工具就不是西医所发明,也不是西医所专有。但是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却执着西医有着先进的劳动工具这个标准而认为西医是科学的,中医是伪科学。可笑的是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一如西医这门科学眼睛只盯局部不盯整体一样,他们认为西医的科学性就在于西医的药理试验运用了双盲点———如果让那些老西医看了这个论断,不把肠子笑出来才怪。你看那些老西医:  过去用手一摸就知道肝脾肿大了多少厘米,现在的西医生只会叫病人去照B超、CT;过去那些老西医凭症状就判断疾病八九不离十,现在的西医看了一大堆化验单还一头雾水,还会误诊;过去的老西医还会开中药,现在的西医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日本的西医生据统计有60~70%会按照中医的辩证开中药,日本的中医叫汉方医学,他们有汉方大学并有博士研究生)。因为现在的西医生过于依赖机器,思维已经退化了,所以就有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奇谈怪论,他们说:“你中医没有机器检查,怎就知这个人得了肝硬化?”或者说“你中医摸脉能诊断我是太监吗?”却不知道:你西医有了机器,如果病人不讲,你怎就知他头痛脚痛?CT可以照出手脚麻木疼痛吗?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以为机器、化验单是万能的,却不知诊断疾病有时反而是万万不能。西医诊断疾病靠的是望闻问检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疾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只有一诊不同,因为中医没有设备,所以前三诊发挥到了极至,比西医研究得透彻细致(中医伸手一摸就知你是个太监,用得着按脉吗?)。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那知这许多,没有从事过一天临床工作,凭一般老百姓的“想当然”的常识,就可以做医学批判家了(说出来的话不怕老西医们觉得丢脸),这不是与科学思维方式背道而驰吗?还有什么资格做中医批判家?!

说到这,忍不住又谈二个事例。

有个病人低烧一月余,西医怀疑是癌症,经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百般检查,确诊不了,最后会诊专家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结果4个专家认为是鼻咽癌,3个反对是鼻咽癌。好,就按鼻咽癌来治。

还有一个事例是,我有个同事,下班等车时突然晕倒地上,到中山大学附一院急救不醒,直到死去都不明病因。

拥有无数先进设备的西医,诊断一个疾病原来也如此之难,最后竟要投票表决或者不明病因!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你们不是医生,怎知诊病、治病之难?!凭想当然以为一看化验单就可确诊一个疾病了,却不去读读病理,有的化验结果与疾病对应率竟然低到只有15%,绝大多数血检指标一个指标所对应的疾病都是多病种的(如转氨酶就不只对应肝病),即不是唯一的。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连西医都不懂(更不用说中医)还要冒充医学大师来教训人。

最后再谈谈双盲点试验的科学性。

我们可以翻看《临床药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了解它的真面目。

双盲点试验是西药新药审批出产前的必经程序,用来评价药品是否有治病疗效和安全性,它的作用仅仅是“排除病人及医务人员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看新药临床试验的四期试验:一期研究的内容是药物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二期运用随机双盲对照,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三期是对二期扩大的进一步研究;四期即上市后临床试验(监察),是申办者自主进行应用研究的阶段。一至四期要求的最低病例数分别是:一期20~30例;二期100例;三期300例,四期2000例。即是说药品上市前需要考察的例数仅仅是300例。对比地球60亿人口,它的代表性可想而知!且不说它的随机分组没有分开疾病轻重程度、年龄、性别、人种、气候、地理环境等专业组。它的分组是打乱混合而成的,据说这样才有代表性。

我们以概率学上的事例说明问题。掷硬币,考察阴面阳面向上的概率,随着掷的次数不同而不同。当掷10次时,阴阳面向上的比例波动很大,可能是7:3,可能是8:2。当掷100次时,则阴面向上和阳面向上的比例是48:52或者49:51。随着掷数无限多,阴阳面向上的概率各是50%。这个事例说明了,抽样调查随着样本数越多其概率代表性越接近真实。可是西药的300/60亿的样本量能说明问题吗?

另外,西药新药双盲点试验并没统计它的疗效百分比,研究仅仅是否有效和安全。这有效吗,从1%~100%都可以说有效(有效不适于治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西药药品不标志疗效百分比的原因了。这安全性吗,300例的短期观察确实代表不了什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个感冒药品过去广告吹:“本感冒药含PPA,安全见效快。”后来PPA因危害心脏宣告为禁药,广告词随着修改为“本感冒药不含PPA,安全见效快。”可笑的是,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把西医的双盲点吹奉为“是判断医学是否为科学的标准”(仅仅是涉及药理,根本与病理不沾边,医学在他们眼中等于“药效试验学”,狭隘的思维令人捧腹)。标准是由你们定的,当然你们可以称中医为伪科学了。

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还嘲笑“中医因人开药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盲目性”,却不知现在西医提出“TMD临床指征”,实质上是借鉴中医的因人开药方法,因为现在的西医已经意识到“参照药物手册推荐的平均药物剂量给药,结果是一些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另一些未能达到预期的疗效,有的却出现了毒性”(见《临床药理学》引同上)。又如国内外著名的放射学家吴桓兴教授(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自60年代以后的放射治疗临床中,借鉴中医的“辩证施治”,对不同体质的鼻咽癌患者使用不同的放射剂量,结果放射副反应较低,生存质量较好,治愈率也高(见肿瘤专家张代钊的著作)。中医历来讲“留人治病”而不是“小孩与洗澡水一同泼出去”,所以就有了因人开药的传统方法。相反现在有的西医死板僵化,治疗那些肿瘤患者不根据体质,大剂量或者反复放、化疗,好多癌症病人不是因为癌症致死,而是因为过度治疗而死。现在西医的TMD说明了“真”科学的西医逐渐向“伪”科学的中医靠拢。老祖宗的思维方式并不落后。

西医发展到现代,除了工具的进步外,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并没有什么变化和进步(个别的进步也是从中医借鉴而来)。所以在国外的西医家学们觉得西医这门医学存在百出漏洞需要寻找其它方法论转而研究学习中医、借鉴中医时(比如日本扬言中医要超越中国,法国扬言针灸代表在法国,世界卫生组织承认了针灸并制定了标准,针灸治疗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合法化),我们国内的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却发挥“拾遗”作用,到国外拾来个科学陈旧货当作古董文物来玩赏。难怪钱老说他们“脑子里装着陈旧的东西,知识面不广”。

(注释:方舟子等业余口水医学大师们指的是在方舟子等人影响下,不研究医学而胡乱批判中医的那一群人,因为他们多数没有实际从医经验,只有想当然的批判口水,故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