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如何提升认知?王阳明:做不到知行合一,学再多也是白费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现如今,如果一个人的嘴里不念叨几句“认知”,就显得自己的愚笨不堪了,于是乎,提升认知就成了当务之急,仿佛提升认知,就能提升智慧,提升财富了。
事实如何呢?提升来,提升去,提升了个寂寞。
一
学,是认真学了,为啥就没提升呢?
在王阳明看来,是因为你以为的“知”其实不是“知”,既然不是“知”,又谈什么提升认知呢?
嘉靖五年,也就是公元1526年,有人向王阳明请教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都想提升认知,古人也教育我们“学问思辨是知,笃行是行”,所以,“知”和“行”难道不是两码事吗?
王阳明表示非常的不以为然,他说:这话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此事吾已言之屡屡),口水说尽,嗓子冒火,为啥世人还不明白呢?好吧,我再解释一下。
什么是行?认真切实去做的行为,就叫行,也就是实践,践行。大家不是喜欢讲提升认知吗?那就少不了“学问思辨”,学某事,问某事,思辨某事,所以,行就是“学问思辨”。
如果,你觉得需要先“学问思辨”,然后再去行,那行的是什么?是寂寞吗?是鸡毛掸子吗?
所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不能分开两截。
二
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王阳明举的例子。
在王阳明看来,“学问思辨行”都可以说是学,没有学而不行的。比如,学孝道,就必须奉养父母,躬行孝道,这才叫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
如果像鸡汤营销号里,满嘴仁义孝悌,那能叫学孝道?
不能,因为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再比如学射箭,你就要“张弓挟矢”,拉满弓,射出箭。再比如学书法,你就要“伸纸执笔”,蘸墨写字。否则,就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坐谈客”罢了。在王阳明看来: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去践行,而可以称为学习的学问。
反照现实呢?毫无实操经验的“大湿”在教你提升认知,教你提升智慧,教你提升财富。别人只是嘴上说说故事,你当真了,那你岂不就是“麻瓜”?
一切脱离实践过程和践行价值的学问,本质上就是忽悠。脱离实践,让你感到“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内容,只不过是鸡汤,大道理和故事而已。
“唯心”的王阳明心学和唯物的自然科学,二者最大的共同特征其实是重视实践。
同样,当我们接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时,如果没有践行,只能称为是知道,而不是知识。相信聪明的你已经洞察了一切,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知道分子”,而非“知识分子”。
三
相信大家都想提升认知,那应该如何提升呢?还是那五个字:学问思辨行。我们看看王阳明是如何看待这五个字的。
1、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既然是学习,提升认知,就不可能没有疑问,于是就要有问。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学”上就出了问题。一开始就被“大湿”的“创始人”、“第一人”等头衔给惊住了,再被“大湿”永远不会错的大道理熏陶一下,当即就跪下了。大师,说啥是啥,要啥给啥。难道您就没有一丁点疑惑吗?即便是圣人也有出错的地方,“大湿”就没有?于是乎,第一拨就淘汰了80%。知识和鸡汤分不清,知道又不践行,充其量是知道分子。
2、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问即学也,即行也。既然是提升认知,就是在搞学问,有学要有问。问是为了学,是为了解惑。问,有两个含义,疑问和询问。前者的疑问是要有质疑精神,不盲从,不迷信,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一个好问题,胜过一个好答案。后者的询问,意味着我们要虚心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
3、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学不会,问不懂,就需要认真的思考,思考同样是学习,同样是做学问。正因为要寻求能弄通所学的知识,所以要思考。现实中,很多人学是学了,问是问了,结果却未思考。
4、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所谓“辨”,就是明辨,就是通过“博学、审问、慎思”的过程后,对事物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认知。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学习时往往还没能辨别事物的本质,就急不可耐的去践行,硬是靠实力把自己活成了悲剧。
5、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慎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分辨明白了,思考慎重了,问得详尽了,学也找到门道了,然后又能持续不断下功夫,这就称之为笃行。
由此可见,学问思辨行本是一体,不可分割。
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脱离了实践的学问是没有价值的。
2、提升认知,学习只是开始,还需“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学习是一个完整过程,而非一个阶段。
3、学习是为了践行,践行是学习的成果(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4、从学的一开始,就是行,而非“学问思辨”是为了行(学之始,固已即是行。)。
所以如何提高认知?我们借用王阳明的话说,就四个字: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