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毫无意义

商业案例参考

管理哲学

老板大讲堂

人们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工作与修行可以兼得吗?

当然可以!

三个王阳明的小故事,告诉你工作与修行如何完美配搭。

老祖宗真是太智慧了!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

01

我何曾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

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

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

“工作即修行!”王阳明斩钉截铁地回道。

“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

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

例如,当你判案时;

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

  • 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
  • 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
  • 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
  • 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
  • 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

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

该官员恍然大悟,心灵满载而归。

凡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

工作是为了糊口,与其有关的词汇是“乏味”“机械”“劳累”等,充满了俗世气味。

而修行是“高大上”的,与其有关的词汇是“心灵”“修道”“正果”等,“修行”两个字本身就给人远离尘世的超脱之感。

俗人眼中,修行应是找个深山老林,最好是有古庙静寺的深山老林,静坐,练练瑜伽,读读佛经,深呼吸。

或是朝拜宗教圣地,比如去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神山冈仁波齐,冒着生命危险转上几圈。

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

工作就是修行,工作情境则是标榜进取精神的最好的修行之地。

02

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1509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县令。几个月后,他给弟子们写信谈心学,最后说道:“政事虽剧,亦是学问之地。”

工作即修行,在王阳明看来就是在工作中致良知,尽量进入“四和”境界。

所谓“四和”就是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

与天地和,就是万物一体之仁,做官时,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与人和,则是处理好自己与上级、下级的关系;

与己和,就是听从良知的命令来行事。

岂止是官场,但凡是工作场所,都是修行之地,工作越繁重,修行的时机越好。

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非常受益于阳明心学,他说:在工作中修行,就是努力工作,心无旁骛地投入眼前的工作。

王阳明对“工作中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

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就能知道。

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有个叫南大吉的官员对王阳明说:“我为政总有过失,先生为何没有说法?”

王阳明反问:“你有什么过失?”

南大吉就把自己为政的过失一一说给王阳明听。

王阳明听完后,意味深长地道:“你这些过失,我都指点过你。”

南大吉一愣:“您好像没说过。”

王阳明见他上套,嘿嘿一笑:“如果我没有说过,你是如何知道这些过失的?”

南大吉福至心灵,惊叫:“良知!”

王阳明点头,南大吉兴奋地大笑。

几天后,南大吉又来见王阳明,叹息说:“如果身边有个能人经常提醒我,我在工作上犯的过失可能会少点。”

王阳明说:“你身边就是有个无所不能的人在时刻提醒你啊。”

南大吉略加思索,尖叫道:“良知!”

又几天后,南大吉又来问王阳明:“行为上有了过失可以改变,心上有了过失可如何是好?”

王阳明看了他一眼,说:“你现在良知已现,心上不可能有过失。

心上没有过失,行为上也就不可能有过失。”

我从未见过心上有过失的人,会用心工作;也从未见过用心工作的人,心上还会有什么过失。

在王阳明看来,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在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

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03

修身是体,工作是用

致良知就是其中诀窍

有个叫朱廷立的官员向王阳明请教在工作中致良知的问题,王阳明答非所问地和他谈起了修身。

朱廷立上班后,按照王阳明的教导进行一系列的修身之术,从中知道了自己心中厌恶的事情,而百姓厌恶的事情也知道了。

知道了自己的欲望,也就知道百姓喜欢什么了;

舍弃自己的私利,也就知道百姓的利益是什么了。

提醒自己要遵守道德规范,也就知道了百姓应该遵守什么了;

祛除了心中的魔鬼,也就知道百姓心中每天都想什么了。

明白了这一切,而主动去做,就是致良知了。

三个月后,他发现,他不但了解了百姓的好恶,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百姓纷纷在背后说他是好父母官。

朱廷立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修身不但可以养性,还能提高工作质量。”

但他突然懊悔,“工作质量是有了,可我的心学造诣没有提高啊。”

于是,他又去问王阳明如何学习心学的问题。

让他莫名其妙的是,王阳明这次没有跟他谈一句学习心学,却跟他谈上了工作。

朱廷立回到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

三个月后,他恍然大悟,原来,百姓所以亲近他,就是因为他之前按照王阳明的修身要求主动在修身啊。

比如,把百姓厌恶的事情祛除,我就有了惩恶的快感;

让百姓得到了很多好处,我也就有了能遏制欲望的能力;

顺应了百姓的心声,我也就舍弃了自己的私利;

经常告诫他们要遵守法律,我也就有了时常警惕自己的心;

解救了他们的苦难,我心情很好,也就祛除了心病。

看到百姓人人都圣人了,我其实也就是圣人了。

于是,朱廷立二度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提高工作质量的诀窍就是先修身啊。”

后来,他又去见王阳明问,工作和修行的关系。

王阳明说:“修身和工作,其实是一回事。

修身是为了工作质量提高,提高工作质量来自于修身。

修身是体,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诀窍。”

朱同志最后得出结论:“修身和工作是一回事,用良知去修身,就是工作。用良知去工作,就是修身!”

这也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工作中修行是帮助我们提升心性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了我们的灵魂层次,光明了我们的良知。

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应边走边认,边问边走,在路上体认良知,最后必能抵达目的地——良知的光明。

一个人最大的无良就是不能履职,因为它是对你良知的背叛,同样也会把你的人生带入深渊。

工作同样都是辛苦,但是价值、福报、功德的大小,就取决于心中的那一念。

这一念就是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奉献这个世界,在利益众生。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奉献这个世界,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菩萨。

否则,就觉得自己在被剥削,就会生活在苦难中。

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当下在做什么,都可以借由我们的心转化为无量功德。

修行就是转念。它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形式。

发心清净,身心一致。

如此,修行、工作便可两不耽误,一切都会越来越圆满。

(0)

相关推荐

  • 王阳明: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当你向周围的人询问时,别人有可能会这么回答你: 工作是为了养活自己,工作的目标就是赚足够多的钱,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早点退休.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工作似乎成为了"万恶之源&q ...

  • 王阳明:牢记四句话,有个好人缘

    谦卦是<易经>之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象. 曾国藩曾说:"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 杨修恃才傲物,被曹操所杀.无人为之求情,人缘可谓是差到家了. 人 ...

  • 离开了工作和生活的修行,毫无意义

    在王阳明看来,工作和修行是一体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也正如事上磨练的心学基础一样,修行无体,以工作为体,以生活为体.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得毫无意义. 01.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 11岁的王阳 ...

  • 人生就像一场打怪修炼, 而工作和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在生活中大家是否都会经常遇到街边问你要不要办理发卡或健身卡的小伙,或者商城门口热情拉客邀请入店的导购,大家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呢? 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是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的: 工作究竟是为了什 ...

  • 【我心光明】王阳明:工作和生活就是修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工作和生活就是修行     人们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工作与修行可以兼得吗?     当然可以!     三个王阳明的小故事,告诉你工作 ...

  • 学会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修行

    刘君亮(字元道,王阳明学生)要在山中静坐.先生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译文] 刘君亮想要到山里去静坐.先生说 ...

  • 一个人就一个人:人到中年,应该如何看待友情、工作和生活?

    人到中年,有了家庭孩子,再看到这个书名,有些抵触,但如果你因为这个书名而错过这本书,就太可惜了.我看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刘同,虽然一直觉得他写的都是快餐小说,但从<谁的青春不迷茫>到<你 ...

  • 明正德十六年至嘉靖六年(1521—1527),王阳明居住在越城生活讲学,着重讲的是“万物同体”的思想

    演讲人:陈来 演讲地点:中国政法大学网络讲座 演讲时间:二〇二一年一月 明正德十六年至嘉靖六年(1521-1527),王阳明居住在越城生活讲学,在这六年中,没有任官的行政事务,没有平定叛乱的戎马征战, ...

  • 王阳明:人生最难的修行,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

    去学岐黄中医名家经方 善战者不怒,善柔者不辩,善胜者不争. 看过一句话:"遇事不怒,对错不辩,输赢不争,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人所有的烦恼,皆来自于内心的 ...

  • 【我心光明】工作也可以修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工作也可以修行     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 ...

  • 怎样才能让你的工作和生活事半功倍呢?

    说到自我提升,很多人都会想到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成长.但其实除了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渴求,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知识永远都学不完,活永远干不完,钱永远赚不完,但你的生命却是有限的.下面的这些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