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7:俞敏洪:我对人生规划的6点建议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俞敏洪 著
一、克服惰性,学会自我控制
每个人天生具有惰性。不管任何目标,若想实现,都需要去奋斗、去努力。
这就需要你花时间和精力,先去排除一些自己本来喜欢做,但可以不做的事情,进而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比如,一个人想跑马拉松,刚开始跑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累,特别想放弃。但要是每天都跑一段,逐渐增加难度,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惯。
所以,很多跑惯了马拉松的人,不让他跑的话他会特别难受,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块骨头、每一个神经,都会呼唤他继续去跑马拉松。
克服惰性其实也是自律、自我控制的一种表现。
因为实现目标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但在同一段时间内,你会发现有很多事情需要花时间和精力。
比如,你设定了一个当天读完一本书的目标,结果下午有朋友来找你打牌,晚上又有朋友叫你喝酒。结果,一打牌、一喝酒,你就完成不了今天定下的目标了。
这就是缺乏自控能力,意味着你对自己定下的目标进行了自我销毁。如果这样的事情老发生,你的阶段性目标完不成,就意味着人生大目标也完不成。
所以,自控能力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除了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件事,自我控制更深层的含义是不要让自己陷入被控制的状态。
人是很容易被其他东西控制的,比如坐在电视机跟前不愿意动,即便不是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比如玩一个游戏,即便手酸了、眼睛累了,游戏也一次次退出,但还忍不住重新登录,很多人就这样被手机“控制”了。
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连续好多天待在家里了,无数人犯了“手机控”的毛病:有事没事总要打开手机看一看,把手机放下不到10分钟就要再拿起来,看看有什么新的消息,一天拿起放下手机不下100次,俨然变成了“手机控”。
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专注力下降。你要是每过几分钟就看一下手机,专注力就很容易被分散。你也会变得烦躁,内心感到很多不确定,这种感觉就是被控制的状态。
我希望大家能够不被控制,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人生命运,主动去思考什么东西对我们最重要。
人生一旦进入主动状态,就会变得很美好。
在自我控制方面,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经济学术语,即沉没成本。
比如一部电影,你看了10分钟,觉得不好看,可仍不退出来,为什么?因为你会想花了50元到了电影院,路上还花了一个小时,还是看完吧。结果两个小时又过去了,又浪费两个小时。
所以当发现人生中有沉没成本、不合算的时候,要迅速止损,不要坚持,否则你的人生就被控制了。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让别人占据你太多的时间。要自己主动掌控一些局面,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比如我原来老去应酬吃饭,因为我比较喜欢跟人聚会,每次聚会一聊就是几个小时,而且聊到最后也没有什么新鲜事,都是重复的,没有什么进步,更加要命的是要喝酒,一喝酒就常常把自己喝糊涂了。
这就让自己陷入了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现在我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喝酒应酬变得比较少了,再重要的聚会也最多是一个半小时,不超过两个小时。
二、用读书来积累知识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人类知识最精华的载体就是图书。
我们跟古今中外的优秀人士对话的途径,也是读书,毕竟能面对面跟智者、圣人、科学家对话的机会寥寥,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来跟他们对话。
实现家庭的希望、个人的成长,靠的是读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建设与积累更是离不开读书。
很多人认为犹太人很聪明,拿到了几百个诺贝尔奖。在读书方面,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5本,而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大概是5本,其中还包括了教科书,所以我们大部分人一年读的书,也就是两、三本,甚至都不到。
一定要让书籍变成你真正的朋友,读完书知识就属于你,既能够帮助你成长,又能够慰藉你的心灵。
以我为例,读书是我的日常功课。我一年翻阅的书应该有一、二百本,认真看的有四、五十本,读两遍的至少有两、三本。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要取得进步的话,一年翻阅30本书是一个人追求向上的状态,没有放弃自己的最起码的标准。
其次,我建议大家与那些喜欢读书的朋友多交往,因为喜欢读书的朋友,既能够给你带来友情,又能够分享他读书的信息。
我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特别幸运,交了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20世纪 80 年代,大学读书氛围比较浓厚,而北京大学的读书氛围更加浓厚。我的不少同学就来自书香门第。
关于读书,我觉得一定要去读那些让你进步更快的书。
武侠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你去读的话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要想让自己进步更快,应该多读一些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科技的读物。
读历史书,你能够洞察过去、现在和未来;读思想性的书,你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智慧;读科技类的书,你能够知道世界科技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读书是要有所选择的,读重要的书和好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
三、即便遇到挫折,也能够奋起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一个必修课——挫折。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不管你拥有多少资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挫折,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点是除了自己能够拯救自己,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人能够救得了你。
不管你是情绪低落,还是遭遇挫折和失败,又或者是失望,甚至是绝望,只有你能让自己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前行。
第二点是要学会与人生的不如意相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与疾病相处。我在十几年前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常常会腰酸、腰疼,有时候突然一咳嗽腰都直不起来了,非常难受。
如果我一天到晚为这个烦恼的话,那就麻烦了——刚开始我也很烦恼,但是后来就学会了与它相处,反正它在那儿,不能因为这个影响我的情绪和大脑,否则的话别的事情就没法干了。
生活中的挫败、挫折以及琐碎事,无不是如此。
这些不如意很多是没有办法的,是你不得不承受的。所以你要先学会接纳,只有接纳了才能消化,消化了才能够奋起。
也就是说,面对挫折和挫败,我们认了,压在我们肩上的负担,我们认了,在此基础上去找解决方案和出路,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出困境。
四、不要自己挖坑自己跳
当然,还有些挫折和失败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可能是我们自找的。我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自找麻烦,否则最后的人生负担就会很重。
新东方很多管理者对我有一个评价:俞敏洪是一个喜欢自己挖坑自己跳进去,再慢慢从坑里爬出来,最后还充满成就感的人。
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挺形象的。因为我有的时候喜欢制造麻烦,现在回顾过去,发现自己犯了很多不应该犯的错误,就是因为喜欢自己挖坑往里跳。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像我一样。这种经历,其实并不会让你的人生更进一步。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作“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觉得这句话并不适合所有人。
因为失败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成功之母,只对那些勇敢者、反思者才有意义——对于那些勇敢地从失败中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人而言,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所以如果人总是低层次地重复自己的失败,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又失败了……不断失败,那是不会有任何进步的。
这种失败是低层次的,很有可能是你的个性、眼界、眼光、胸怀问题,导致了挫败。
如果你不反思,还是一再地去尝试同样的东西,那还是会失败,没有长进,原地打转,到不了你想要到的远方。
另外,我们需要记住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因为理想是我们牵引力的来源。
如果你的理想是登上山顶,那你绝对不会因为在半山腰摔了一跤就不再往上爬了。
但是如果你没有理想,那么摔了一跤,就会觉得这一跤可能是你人生跨不过去的坎儿,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所以那些有理想的人、有远大志向和胸怀的人,一般来说不太容易压抑,因为他们心中有面向未来的激情,能够说服自己,眼前遇到的失败和困难只是对自己的考验而已。
这有点像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果遇到了困难、失败,你告诉自己这是老天为了让自己未来做一件大事而对自己的考验,那么眼前的失败就给你造成不了多大的压力。
所以只要活着就好。活着,失败必将过去,挫折必将过去,成功也会来到。
所以,一定要让理想牵引你。等到迈过去这个坎儿,即使它曾经看起来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不可攀,但翻过去以后,你也会觉得,它只不过是脚下的一个土疙瘩而已。
错误和失败也是有区别的,有低级的错误和失败,也有高大上的错误和失败。
我觉得我们要避免在低境界、低层次的错误上不断重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刷新自己,这样才有意义——通过错误和失败不断提升自己。
五、和光同尘,知己深交
和光同尘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是我个人喜欢的与人打交道的原则: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友好相处、不计较、不攀比、不在意、不得罪人。
在跟身边人相处时,不管这个人的想法是否和你一样,不管这个人的个性是什么样的,跟自己合不合得来,只要人品上没有大问题,你都要与他好好相处。
不要自以为思想高尚就特立独行,不要因别人犯了错误就不依不饶,不断地对别人进行指责,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一件事情,就是要友好地避开小人和恶人。
小人和恶人可能是给你带来很多伤害的人,比如不断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搞阴谋、扎刀子,跟你纠缠不清,但又不触及法律,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你要有能力分辨,并且友好地避开。因为你拿他们没办法,他们却可以把你整得很惨。
除了和光同尘以外,我交朋友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原则——知己深交。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几个好友,否则太孤独了,对于我们来说,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对人好,更重要的是在生命中要有几个好朋友,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因为人总有些放在心中的事情,也总有想不开的事情。如果你跟谁都不交往,跟谁都不能谈,到最后可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而如果你有几个知己好友,能够喝酒聊天,能够无所不谈,把心里的事情都宣泄出来,就十分有利于心理健康。
当然了,在寻找这样的知己好友的道路上,你可能也会有遇人不淑、看走眼的时候。
有时候你没看清楚对方,跟他无话不说,最后被出卖了,这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但是即使这样,你也要相信自己能找到好朋友,因为总有人是不出卖你的,是值得深交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你真心对朋友好,朋友也会真心对你好的。
找好友还涉及你找朋友的眼光,你需要反复思考,见人识人,这也是自己能力的提升。
此外,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有两种状态。
一种状态是你主动把控局面,尽可能主动地对朋友好,主动招待朋友,主动安排一些朋友之间的活动,加深大家的友谊,而不是老被动地等待朋友来找你。
朋友相处是双向的,有时候他不一定来找你,但你也不能因为朋友不找你,或者把你忘了,就对别人有意见,觉得人家是存心的。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生活、人生,总要主动一点。
第二个状态是学会心安理得地追随,追随我们喜欢的朋友,追随水平比我们高的人。
不管是追随还是引领,都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一定要平等交往,互相之间一定不要有某种强加的关系,这是交朋友的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追随比自己层次高的朋友。这里的层次高不是说要高很多,而是说比自己高就行。
可能有的人觉得自己水平低,交不到好朋友,因为没有人愿意跟自己交往。
没关系,我在前边说过,与其去不断追逐骏马,不如把自己变成一片丰美的草地,这样骏马自然会来吃草。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不断地丰富自己,这也是前面我为什么反复讲要读书、要努力、要珍惜时间。
我在一些创业者聚会的场合,发现有些创业者哪个会议都参加,到哪个地方都去跟别人照相,那有什么用?
人家根本就不在意你。要让别人在意自己,就要先把自己变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样别人很远就能看到你。
靠近你,你能给他人提供一片阴凉;活着的时候是一棵绿色的大树,死了以后依然是栋梁之材。
这是我认为的做人、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则。
六、做一个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
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
因为理想主义意味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放弃,意味着自身的渴望从来没有远离过你。
那什么叫理想主义?
是眼光永远看向未来,看到未来的生活场景,有意愿、有动力勇敢地去追求未来;是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愿被庸俗所淹没,想走出当下的状态,摆脱当下平庸的生活,去追寻更好的生活状态;是不管道路多么艰险、多么漫长,依然愿意风雨兼程走向远方。
总而言之,我觉得理想主义是一团内心燃烧的火焰。这团火焰可以照亮自己的方向和前行的道路,直到远方。
理想主义之于我们很重要,但也要结合现实。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很害人的,可能会把现实搞得乱七八糟。
我们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王莽是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他奉行儒家思想,建立新朝后,就要求所有人都复古,行周朝礼仪,甚至把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都破坏掉了,结果天下大乱,他所建立的新朝也很快被推翻了。
所以,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会害人的。
在这里,我想请大家记住一句话,理想主义不是理想化。理想化不是理想,而是追求根本不现实的东西。
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婚姻失败,部分原因就是把婚姻生活太理想化了,可现实总是被琐碎的事情填满,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后无法忍耐,导致婚姻失败。
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量力而行,持续努力,从小的理想开始,去改变自己的现实,这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如果你是一只鸟,天空就是你的家;只要拥有理想,并且能够看清现实,那么早晚有一天会长出翅膀。
本文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