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开设(三)20:良渚古人是鸠尼,为古书记载之九黎
天地开设 华夏本土起源概论 第三篇 城国与城邦
第二十章 良渚古人是鸠尼,为古书记载之九黎
——良渚古人的种族属性及其起源、分化、融合的探讨
文黄饮冰
华夏文化对于颜色的崇拜,可以归纳为黄崇拜、赤(红)崇拜、玄崇拜、白崇拜。玄,《说文》说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即黑青(深黑色))。古人之玄,即黑青,所以玄后来又分化成了青和黑。
青、黄、赤、白、黑五色,五色也称五彩。古代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研究良渚文化,首先要从“黑”开始。而“黑”这一个良渚文明要素,要追溯到湖南彭头山时期。
一、良渚文化的主要特征及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约公元前3250—2150年)。
良渚文化时期炊器大多是鼎。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标志性纹饰是神人兽面图像,出现最多的图案是鸟。陶器以黑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的的陶器制作方式是轮制,黑陶豆盘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
从鸟图案可以看到良渚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有联系。不同的是,河姆渡文化中鸟和日是并重的,而良渚文化只见鸟,不见日,据此可以看到良渚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的区别。
从涂漆可以看到的荆蛮文化及后来的楚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联系。荆蛮文化是在汉水流域成长起来的文化,楚文化是在两湖地区发展出来继承荆蛮文化精髓的新文化。漆器是其主要特色。我们知道,楚文化的涂漆技艺很精湛,而楚文化是由荆蛮文化发展而来。可见荆蛮文化和良渚文化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从神人兽面图像可以看到良渚文化原始宗教的兴旺发达,表明良渚文化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化。从文化上看,夏商文化有很多良渚文化因素,如夏商文明礼仪制度中的琮、钺和神人兽面纹即来自良渚文化因素,所以从文化上讲,良渚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流文化。
从陶器制作方式的轮制,可以看到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联系,龙山文化的快轮制陶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龙山文化的快轮制陶技术来自大汶口文化,而轮制技术的发源地在良渚文化区域。
良渚玉琮
良渚玉璧
二、黑陶寄托的是古人的黑崇拜,即玄崇拜
黑陶,是龙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制品。黑陶源自于人们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脆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黑陶的出现,是中国史前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中,相当于约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于公元前2900年—2100年,黑陶成为一种显著的统一性质的文化标志。
龙山文化一九二八年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首次被发现。黑陶被视为龙山文化的典型标志,故龙山文化又被称为黑陶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器形品种较之彩陶更加丰富,亦渐规整。主要有罐、盆、鬲、豆、杯、鼎等。在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同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比仰韶文化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门槛。与此同时,冶铜技术开始出现,胶县三里河出土了两件铜锥,经化验为黄铜。
为什么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100年期间,黑陶会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标志呢?
我以为,黑陶的兴起代表的是黑色崇拜的兴起,黑色崇拜即崇黑文化。黑陶文化随着庙底沟二期向豫北、豫东扩散,逐渐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区域,这些区域在黑崇拜下从文化上成为一个联合体。黑陶成为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统一的文化标志。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种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群体习俗,即某种习俗,被全体成员接受和喜爱,甚至发展到偏爱的程度,就形成一种文化。那么,形成的任何一种文化,一定要有显著的文化标志,而且,人们一定会把这种显著的文化标志,寄托在某种物体上表现出来,成为群体崇拜的对象(器物或图徽)。黑陶就是黑崇拜的寄托物和表现物,黑陶的真实作用是礼器。
为什么?黑陶制作精美, “黑如漆、薄如纸”, 具有“黑、薄、光、纽”的艺术特点, 但质脆易碎,显然不是日常生活器物,而是逐渐超越于日常生活的器物——礼器。
没有崇黑习俗,也就没有黑崇拜,人们也就不会去生产没有实用价值的黑陶。
崇黑习俗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一群人认为黑色对于他们的生活和生产至关重要,所以形成了喜欢黑色的群体心理,形成崇黑习俗,最后上升到了群体崇拜的位置上。
黑陶文化代表的是黑崇拜,即玄崇拜。黑陶是表达黑崇拜的礼器。
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区域,这些区域在黑崇拜下从文化上成为一个联合体,这可能是中原地区在文化上的第一次统一。
三、由灰黑两系陶到黑陶
河姆渡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夹炭黑陶是古代陶器的一种,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陶器的一大特征,他处较罕见。陶胎中布满大量炭的晶粒,颜色墨黑,炭和泥是陶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炭素是植物碎末和稻谷谷壳等,先烧成炭后再羼入泥土。河姆渡人在陶胎中有意加进炭素,是为了泥土在成型过程中减少收缩,其作用与掺砂的作用一样。由于炭素的作用,再加陶胎在焙烧中未能充分氧化,因此陶质呈黑色,内胎黑得更浓。可见,河姆渡人没有崇黑习俗,因为河姆渡人的黑陶不是刻意的追求。
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裴李岗文化开始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300年前后,结束于前4600年前后。陶器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也有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房址中出土的陶器均为夹砂陶,多数陶器质地疏松、胎厚重,烧制火候不高,且外表多呈灰褐色和黄褐色,内壁多呈黑灰色。中原地区没有见到崇黑习俗的起源遗迹,中原地区到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是灰黑两系陶。到庙底沟二期文化,出现中原地区最早的黑陶。
分布于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的大溪文化(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以红陶为主,可见此期尚黑习俗没有在两湖流行。到屈家岭文化时期(约为公元前3300年~2800年)是两系陶,即黑陶和灰陶,始见黑陶出现。这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3300年)的两系陶器是一致的。但是可以看到,黑陶可能来源自两系陶之演变,最终先民们统一于黑陶。
从考古看,良渚文化的黑陶不是最早的,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约为公元前3300年~2800年)黑陶与良渚文化是同期。也就是说,良渚居民是最早把尚黑习俗寄托在黑陶上的形成黑色崇拜的族群之一,但也不是崇黑习俗的源头地区。
良渚 黑陶瓶
四、 寻找崇黑习俗的源头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中,于公元前2900年—2100年,黑陶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标志,表明此时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统一的黑崇拜。
而红山文化区域,从来就没有形成黑陶文化,所以红山文化区域是另外的文化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屈家岭文化(约为公元前3300—前2800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的陶器以颜色区分: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可知陶器颜色以黑陶为主,即黑色是主色,说明公元前3300—前2800年时期,尚黑习俗已经在两湖流行,但黑没有形成黑崇拜,因为黑色不是绝对色。在河姆渡和良渚,黑陶也不是绝对色。
那么,崇黑习俗来自哪里呢?这就要从古人的生产和生活来寻找答案了。
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来看,是人们的生产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主要还是要在古人的生产上寻找答案。
寻找黑崇拜和崇黑习俗,要从水稻生产要素中去找。
水、稻种、土、肥等,是水稻生产诸要素。只有在人们掌握了稻种,才能开始水稻生产。水是自然就有的东西。肥的问题,恐怕古人还没有肥的概念。所以,在水稻生产中,对于古人来讲,土是最重要的,在水稻生产中,土实际就是“泥”。
“泥”的问题,对于古人的水稻生产,至关重要。“泥”越黑,代表地力越好,越有利于水稻生长,产量也高,原因就是泥越黑,地越肥,水稻长得越好。
对于没有多少科学知识的古人来讲,“黑泥”对于水稻生产来讲,就很“玄”,所以古人称黑色为“玄”色。
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在众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先进的良渚生产力,必然孕育出先进的良渚文化来。必然对其他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来。
我们在考古上看到的良渚文化,不是良渚文化在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上的作用,而是在良渚文化时期,她的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是一个发达和成熟的稻作农业地区。所以,良渚地区不是黑崇拜的发源地。河姆渡黑陶相对较早,但确定河姆渡是崇黑习俗的起源地,理由也不充分。
从目前的考古上看,水稻生产的起源区域,还是在两湖地区。与水稻的起源看崇黑习俗的起源,才是有道理的,寻找崇黑习俗的起源地,还是要回到两湖地区。
五、彭头山的“尼” 符号和崇黑文化的关系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年代距今约9000年-7800年。考古发现的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打制石器,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在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确立了彭头山在中国稻作农业史的起源地位。在这里寻找“黑泥”崇拜是可以找到的。
根据一些资料说,考古中在彭头山遗址出土了一个标志性的文字符号——尼。这个标志性的符号,被认为是族徽符号。(见《 被遗忘的中国远古部落族群----古夷人》 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戈隆阿弘)。我认为这个“尼”的字符,就是彭头山发现的“X”字符。
这个发现具有决定意义的发现。以“尼”为族徽符号的族群,就是尼人。距今约9000-7800年生活于彭头山的古人就是考古上可以证实的“尼人”。
“尼”就是在距今约9000年至7800年生活于彭头山的稻作族群的图腾之一。尼与黑色的联系,也需要引申。我的理解是,一是“尼”引申为“泥”,就是黑色的泥巴,泥巴越黑,代表地力越肥,越适宜于水稻生长和丰收,是来源于农业族群对植物生长的原因的追究。二是“X”字符是尼,代表的是两性相交。远古女男交合是在野外,多在夜幕之下,长久“尼”也就有了“黑”的含义了。
由此可见,尼引申为泥,代表黑色。湖南省澧县彭头山,是中国崇黑习俗和黑崇拜的源头。这种黑崇拜,最后集中表现在黑陶上。
农业族群,是最容易接受黑崇拜的族群。黑崇拜最后向中原农业族群转移,就是这个原因。
六、彭头山遗址是尼人的发源地,尼人是夷人
根据《汉书·地理志》载,越巂郡苏析具有“尼江”,颜师古注:“尼,古夷字”, “夷,上古余纽脂部,中古余母脂韵,读余母三等,古音归'尼’母。”。【见《 被遗忘的中国远古部落族群----古夷人》 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戈隆阿弘】
所以,尼即夷,尼人即夷人,彭头山遗址是夷人的发源地。
东夷,是周人对东部族群的统一的称呼,东夷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系。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族群中只有东南部的尼人自称为尼(夷)。
将东北、东方和东南方的文化命名为东夷文化,是历史的一个误会,历史文献中对东方和东南方人的鸟夷的归类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尽管带有夷字,但指出了鸟的人种本属。因为东北、东部和东南族群统一的属性是鸟崇拜,夷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七、良渚古人是尼鸟,尼鸟即夷鸟,尼鸟人是夷人
从本文(一)的分析来看,良渚文化居民(约公元前3300年—2150年)的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距今5300年从沿海(河姆渡文化区域)迁来的日鸟人(胡人)。日崇拜,也是对水稻生长要素的总结得出的信仰,因为他们认为水稻生长靠日,就形成了日崇拜;鸟崇拜,与护日和背日飞行有关;两者统一,就形成了古胡人的“日+鸟”崇拜。
二是距今5300年从西部(两湖区域)迁来的尼夷人(华尼尸|夷),也就是古夷人。因为他们信仰水稻生长靠泥土,祭祀祖先,所以称尼人。
但主要来自尼人,或者说是在良渚时期,尼人同化了东南沿海的日鸟族群,形成了有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以鸟和虎为崇拜物、崇尚黑色和白色的新族群——尼鸟族群,他们和黄淮及山东地区的昊鸟崇拜的族群比较(太昊氏族),根本区别是看不到独立存在的日崇拜。与传统的尼人的区别,是增加了鸟崇拜。
所以,良渚古人的种族属性,就是尼鸟(尸鸟。尸鸟,就是《诗经》中的鸤鸠),而不是日鸟。
八、良渚古人的迁移
约公元前2350到2150年,良渚古人整体北进,进入山东一带,与山东龙山文化结合,形成了典型的黑陶文化,发展了山东龙山文化,在龙山文化中注入了九黎文明的因素。也有一部分迁移到西北的齐家文化(大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区域。还有一部分西迁到了石家河文化区域。
西周史观中的东夷的历史才正式开始。从西周开始,周人称东方所有鸟崇拜的族群为“东夷”。
九、九黎文明是东夷文明的文明母体
九黎即鸠尼,是良渚文化居民的自称。为什么这样说,随后我会单独成文阐述。
尼鸟人对外的自称本来是“尼”( 尸或夷),但是在“尼”专用化和通俗化后,产生了新名字——“黎”,由“尼”演化出“黎”是对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秧苗培育环节的新总结。
“黎” 由“禾”“人”“水”“亇”组成,谷种破芽儿为黎,跟尼(泥)对于水稻的意义一样。南方人“l”“n”不分,发音是一样的。“尼”转化称“黎”很自然。
尼(玄或黑)作为一种文化,随着新时期(距今4900年)的开始,也随着新农耕文明的传播,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被中原、山东、东南、湖北、湖南居民普遍接受,成为了共同的尚黑风俗。最后的尼鸟人在约公元前2350到2190年间因为天气变化从良渚文化区域迁移到山东地区,在战胜青阳少昊及其他本土族群后,以“黎”作为族群对外的称呼,以对应于中原的“华”。黎人在济水和河水之间,发展成为九黎氏族国家联邦集团。
所谓“九黎”,是少昊青阳氏之时的诸侯,是古时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所以九黎的根基在我国南方。
良渚文化在距今4200年前突然在太湖地区消失,成为考古学界的“千古之谜”,但是南京博物馆在阜宁县进行的考古发掘,首次在江淮地区发现了良渚文化遗存,探明了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消失后由南向北迁徙的事实,从而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良渚文化最终是北迁了。
从时间上判断,4200前,就是公元前2200年,跟九黎作乱的时间大致相当。在时间上“少昊氏衰”、“九黎乱德”与“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消失”是基本吻合的。
我一直在说,蚩尤不是九黎之君,没有人理会。
良渚古人就是我国古书中记载之南方大族——九黎族,即鸠尼。
十、黑文化综述---崇黑是农耕族群在史前一个时期的统一的社会信仰
考古已经证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是一系的,但对于其黑陶之黑的来历,认为是受龙山文化的影响,这是不对的。龙山文化最早的黑陶,出现在公元前2900年的庙底沟二期,而良渚文化的黑陶,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300年,良渚的黑文化远早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所以最早用黑陶来表现黑色崇拜的就有良渚文化。崇黑习俗,来自比良渚人还要早的彭头山的崇黑习俗。归根结底,崇黑习俗起源自对水稻生长要素的追究。
农耕族群,在接受了农耕的生活习惯后,都会接受黑崇拜。所以,崇黑是农耕族群在史前一个时期的统一的社会信仰。黑帝就是古人对黑的崇拜的体现。史前,至少在距今4900年以后,中原、江汉、江淮以至于环太湖流域就形成了统一的黑崇拜——即“玄”。后世理论家谓“玄”为“天之色”。实际“玄”是泥土之色,与稻作文明有关。
在信仰“黄”的族群,由辽水流域南下中原战胜并融入中原及南方崇“黑”族群,中国人才形成了固定的“天地玄黄”的观念。天地玄黄,是黄帝族群和黑帝族群融合的产物。最早的黑帝,是神农氏。
与良渚文化同期的屈家岭文化(约为公元前5300—前2800年),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可以看到陶器颜色的变化,此时期黑色是主色,红色是淘汰色,说明尚黑习俗已经在良渚文化到两湖文化区域普遍流行,可以看作是良渚与江汉黑陶文化交互的结果,但崇黑习俗的主流还是江汉地区。
龙山文化区域,庙底沟二期(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文化区域是龙山文化的黑陶文化的发源地。
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前2000年)区域,是黑陶文化最成熟的区域,跟九黎的加入有关。
由于庙底沟文化二期的黑陶文化比良渚文化的黑陶文化的时期要晚,可以看做是南方黑陶文化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主要是农耕文明的影响。在距今4900年的时候,河南成为温暖区,海平面回落,海浸消退了,洪水也消退了,无数的被河水、湖泊和沼泽分割开来的陆洲显露出来,成为了肥沃的土地适宜于农耕。新的农耕文明,在肥沃的中原大地上再次崛起。庙底沟成为了中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所以,承载农业文明的黑崇拜,首先在庙底沟出现,把中原地区带入到了新的时代——龙山文化时代。
当然,促进中原地区新农业文明崛起的,除了肥沃的土地之外,还有成熟的农业技术和新的耕作方式,这些东西可以向南方居民学习,还可能是南方文化向中原地区以征服战争的形式扩散。但这种影响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还需要研究。
从黑陶的出现看,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公元前3900年到公元前3300年)是两系陶,黑陶是其中一系。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公元前5300年到2800年)也是两系陶,即黑陶和灰陶。但考古上黑陶最早出现还是在河姆渡(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时期。普遍的特色是,早期的黑陶是多色陶器中的一种,逐渐过渡到两系陶,最后统一于黑陶。从黑陶看,史前南北文化是交互影响的。
中原地区新农业文明兴起的原因,跟神农氏有关。
十一、尼鸟人的虎崇拜及尼鸟人和蜀文明的联系
良渚虞族徽。白虎崇拜。白虎是太阳、鸟和虎面的综合体,故为白虎。白虎寓含的是光明崇拜。
以上的图像,在良渚文化中,是典型的图像,被认为是良渚文化居民的族徽。从这个图像看到两点:
一是这是威严的老虎图案。尼(夷)鸟人也是崇虎的族群。虎崇拜来自尼人,是尼人丛林时代的记忆。只是此虎是白虎崇拜。白虎是太阳、鸟和虎面的综合体,故为白虎。白虎崇拜寓含的是光明崇拜。
三星堆出土人面
二是看到了目纵,老虎的眼睛是突出来的。这里可以看到尼(夷)鸟人和蜀人的联系。我认为蜀文化中的三星堆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三星堆出土文物突出的特征就是目纵——人物眼睛突出。所以三星堆文化可能是长江流域某一文化居民或多文化居民西迁后创造的文化。
在这里加一句:鸟崇拜也可能源自水稻种子来源的传说。传说水稻种子是鸟送给人类的。所以稻作族群都崇拜鸟。
十二、我们都是尼(华尼和胡尼)人的后裔
前面讲过,起源阶段的“尼”是女男野合,代表的是人类的繁衍;定型阶段的“尼”,代表的是先祖的祭祀,无论是人类的繁衍和先祖的祭祀,“尼”要纪念的是生命的来源——人源于祖,所以“尼”本身代表的就是祖先崇拜。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一直崇拜祖先。尼人,就是崇拜祖先的人,尼人可能是中国多数民族的源头,具有祖族的地位。所以称尼人的时候,是以祖先崇拜为坐标的。华尼人(ha-ni)、华尼夏人(ha-ni-sa)、华尼尸(夷)人(hua-ni-shi或hua-ni-yi),都可以归属于尼人。华由古音ha演变成hua,是在两湖地区,所以古华人、古尸人和古夷人是一回事情,都是指距今9000年在湖南由从泛滇黔地区迁来的华尼人与两湖地域的原居民古胡人(我也把古胡人称为胡尼人)融合后形成的华尼尸(夷)。我给古人的命名,均来自他们当时的主体崇拜。
现在不少学者在研究彝族的的历史。研究认为:生息繁衍在西南云贵高原的彝族,历来的自称就是“尼(夷)”:彝文古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都记载,彝族先民最初有一个“尼能时代”。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代。据记载,尼能氏,最初生息在云南滇池、洱海及滇东北昭通在内的广大地区。可见,尼人是存在的,最大程度继承和保留了尼人文化的,就是现在的彝族。也就是说,彝族是尼人在远古时代存在的活证据。正是从彝族历史出发,我发现了彝族历史上有一个尼能时代,从而去思考尼崇拜的问题。从尼崇拜的思考,又发现了黄能崇拜,即黄崇拜。
看人类的成长史:在第四纪冰川期(距今160万年到1.3万年)内,猿人进化成了现代型智人。现代型智人在距今2万年左右发明了产食经济(农业),现代型智人进化成现代人,人类开始迈步平原,建立农耕,逐渐发展成当今人类社会形态。
在距今160万年到1.3万年之间,还在进化中的人类,依靠的是采食和渔猎,后来还发展出了畜牧业,圈养一些草食性的动物。早期人类生存于丛林中。
因为具有祖先崇拜,尼人肯定已经是文明人了。尼人具有虎崇拜,说明尼人经历丛林时代。从现在的彝人具有龙崇拜看,尼人也应该具有龙崇拜,不过尼人的龙实际就是蛇,蛇崇拜也是人类丛林时代的记忆的表现。从尼人的崇拜上看,尼人和我们现在的主体中国人是一样的。反过来讲,在文化的层面看,现在的多数中国人,都是尼人的后裔。
我是中国人本土起源论者。在冰川时期,中国的南方特别是云南地区,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比非洲的环境不知道要优越多少倍。中国远古人怎么会在冰川期冻死呢?因为他们应该知道向南方迁移啊。
中国人起源于泛滇黔地区。在冰川期,在人类还不知道产食只知道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时代,温暖湿润的泛滇黔丛林,是中国古人最好的取食之地。
在冰川期内的多个间暖期(间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国远古人也把生活圈一次又一次地向北方推移,但这种迁移,是不成功的,在冰川期再次到来时,这些北迁的远古人,只得又退回南方,来不及退回来的就被冻死,所以中国北方遗存的猿人遗迹,是间断的。在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后,中国古人才在北方生存下来,中国远古人才开始了南北分化。
同样的,生活于南方以云南为中心的华夏古人——尼人(华尼和胡尼),由于渔猎和采集活动的需要,在适宜于远古人生活的南方区域,经常进行着东西向的迁徙活动,在气温升高以前,很可能已经有远古尼人东迁到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从两湖到沿海区域的日鸟族群。这种东西向的迁移,应该在末次冰川期内就存在。日鸟族群就是胡尼人(古胡人)。
所以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南方东到大海、西到滇黔高原,都可能生活着远古华夏人。华夏远古人的东西分化,在第四纪冰川期内就已经开始了。南方的西部是华尼人,东部是胡尼人。
在距今1.3万年开始,由于温度的升高,适宜于人类生活的温暖带气候向北推移,一段时间(距今1.1万年到7000年)固定于长江流域中下游一线地区,导致了现代稻作农业的诞生。以后适宜于人类生活的温暖带(距今7000年到5000年)推进到黄河流域,稻作农业也曾经推进到了淮水流域。
从距今1.3万年开始,生活于泛滇黔地区的华尼人,由于人口的增加、选择最适温度区和西部冰融性洪水爆发、地震等原因,开始不断向外迁徙。
迁徙的方向很少向南,因为南方更炎热。不会向正北的四川盆地,因为我多次说过,四川盆地在长江水系没有形成前,一直就是湖泊和沼泽。
迁徙的方向:
一是向西及西北,他们依然保持了游猎渔和采食的生活状态。西北迁徙的一支于距今13000年前到达渭水上游天水大地湾一带,形成以华胥风姓族群为主体的信奉女娲神和崇拜蛇虎的族群。其后裔是伏羲女娲族群,农业生产已经出现并逐步上升为主业,但大洪水和海浸把他们打回了原始生活状态,渔猎采集重新成为主业,农业成为次业。到神农时代,新农业文明在中原地区兴起,中原地区才摆脱游牧渔猎为主的生活状态。
二是东及东北的两湖地区、河南地区。在向东和东北迁徙的过程中,发明了现代稻作农业。
距今9000年以前,华尼人向东迁徙到湖南地区彭头山,与湖南原居民古胡人结合,形成了黑崇拜,产生了古华人(古夷人)。
由于华尼人进入两湖地区,引发一部分古胡人向东北方向迁徙到河南淮水流域的贾湖地区,把稻作农业带到了淮水流域。农业种植传到了北方中原地区。两湖地区的新居民——古华人(古夷人)也在继续北迁,有一支迁徙到了东北的兴隆洼地区,演变成了黄人。
距今6000年后,中原地区的大洪水开始消退,中原及江淮地区的平原显露出来,新农业文明时代到来,中原地区和江淮地区进入新农业时代。在讨论文明的时候,江汉、江淮和中原实际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间,地球气温急剧下降,温带干旱气候在黄河流域形成,稻作农业在中原地区不能存在,旱作农业开始在中原地区占主导地位。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的族群,称做神农氏。
距今5600年到5300年的降温,引起了中国古族群的整体南下运动。如黄河以北的古族群南下到中原一线,中原古族群南下到长江一线。中原神农氏就是在此间南下到江汉地区的。由于中原神农氏进入江汉地区,引起了江汉地区的古华人向南或向东迁移。一支古华人(华尼夷或称尼夷)向东迁徙到良渚文化区域,与从河姆渡西迁到良渚文化区域的河姆渡文化区域的日鸟族群相遇,形成了新的尼鸟(夷鸟)族群。后良渚夷鸟族群北迁,到山东地区形成九黎族群。
从湖南到沿海的日鸟族群(古胡人),逐渐地被融入到古华人(古夷人)中,在西周时期以东夷人存在于中国的东部。沿海族群还有一个统一的标志就是使用玉器。沿海的日鸟族群,有鹄鸟、昊鸟、日中鸟、鸟中日和黄(玉)鸟族群,都具有古华人和古胡人融合的特色。那么未被融合的古胡人,被迫迁移到北方的草原东部,成为了草原早期胡人。
在距今5500年到4500年之间,黄人和黄帝时代开始。这个时期在中原相遇的诸族,其实都源自云南的尼人。
遗留在南方的尼人,其性质实际是古华人(古夷人),他们也与一些南下的北方族群结合,逐渐形成三苗及荆蛮,依旧种植水稻——粳稻。
尼人是由女娲创造的,她们普遍崇拜女娲神。但是女娲神和与伏羲结婚的女娲不能混为一谈。
本文是2010年3月24日发出的《气候变化和华夏早期族群的迁移和融合》原版中关于良渚古人的来源一节的改写篇。2012年4月28日在网易博客发出。2017年1月4日星期三修改。本文原标题《良渚古人是尼鸟,为古书记载之九黎——良渚古人的种族属性及其起源、分化、融合的探讨》。末次冰期的结束时间我的前后认识不同。起初是根据大地湾遗址的断代,认为末次冰期结束于距今1.3万年(我的早期作品均如此定位),后来根据考古材料,认为末次冰期结束于距今1.8万年,在1.8万年到1.3万年之间气温处于上升期。1.3万年后有一个新仙女木事件,长达1300年的降温期,大概在1.28万年到1.15万年之间。气候地球又处于升温状态。新仙女木事件时间不算长,与以后的降温期一样,可以视作末次冰期之后的多次降温期中的一个。以后我还形成了彭头山文化与贾湖文化是姊妹文化,贾湖文化所使用的龟是洞庭龟的观点。贾湖文化往东去,形成的是太昊文化,其遗址以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代表;贾湖文化北去,与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形成有关;贾湖文化西去,泯灭在大地湾和仰韶文化之中。贾湖文化也许应该归属于太昊氏族文化。当然,我是坚持把太昊与伏羲、炎帝与神农、少昊与黄帝少昊严格区分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