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状态: 一半得到, 一半放下
有人说,人生是一幅画,每走过一步,便会添上一笔;拥有的东西越多,画上的笔迹也会越满。
但画作太满,便显累赘;适当留白,稍作点缀,才能凸显生命原本的色彩。
人一生不长,生命容纳也有限度,走过半生,一边得到,一边放下,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01
放下对别人的苛责
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人都具备你拥有的条件。”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不再苛责他人的言行,亦不再苛求他人的思想。
电视剧《欢乐颂》中,从不为钱发愁的曲筱绡很难理解樊胜美死要面子的举动,每每相对,便会极力用态度和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
然而,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家境拮据的樊胜美面对曲筱绡的苛责,更多是无能为力。
为人处世,具有包容心是一种修养。
面对同一事物,我们可以有不同见解,却不能苛求他人认同。
毕竟,人生在世,众多事物,并没有标准答案。
与其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苛责别人,不如先做好自己。
放下苛责,也是放过自己。如此,快乐便会如影而至。
02
放下对自己的“偏见”
命运沉浮,最忌讳对自己抱有“偏见”:
有的事,别人可以做,但自己做,便会担心别人的目光;
有的话,别人可以说,但自己说,便会担心“听者有心”;
有的失误,别人可以有,但自己犯,便会沉浸在负面思考中,苛责自己。
这其实是心理学中的“焦点效应”:我们总是把自己当作一切的中心,且高估外界对自己的关注。
事实上,衣服上不小心洒下的酒渍,走路时不小心磕绊一下,甚至在公众场合不小心说错一句话,这并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就算有人注意到,也往往会转头忘掉。
因为在大家的心里,关注自己更甚于他人。
所以,放下对自己的偏见,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要知道,对自己太过苛责,会让自己时常陷入负面情绪中,遇事畏手畏脚,说话唯唯诺诺,不仅会越来越自卑,也会放跑身边一个又一个机会。
放下对自己的“偏见”,才能真正欣赏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点击加载图片
03
放下不切实际的欲望
有一位牧羊人,救了失去翅膀的天使。天使问其有什么愿望,这位牧羊人思索半天后,说:“让我增加100只羊吧!”
天使同意了,然而,增加了一百只羊的牧羊人变得更累了。
于是,他又找到天使,将羊群换成一所大房子。
可是没几天,牧羊人发现,打扫大房子,也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牧羊人便把愿望又换成了一匹马......
最终,牧羊人收回所有愿望,说:
“愿望成真后,我才知道,有些东西我并不需要,它们的出现,还可能会成为我的累赘。”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感到烦恼,不过是因为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如同无法被填满的沟渠,让我们时刻焦虑。
但事实上,很多事物,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与其在花费力气得到后才明白,不如及早放下。
就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04
放下对过去的执念
人生是一场旅行,不管过去留有多少遗憾,都应该学会朝前看。
犹如故事中所讲:
一位车夫拉着一车瓷器,小心翼翼向前走着,但还是因为颠簸,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
车夫看了一眼地上的碎片,波澜不惊,没有做出任何停留,更不要提心疼片刻了。
路人看到车夫的态度很奇怪,忍不住询问,车夫回道:
“既然已经破碎,又何必再浪费时间去伤心难过,不如继续用心赶路。”
既然过去已经过去,那便不要再为此伤神,如若执念重重,过去便会过不去。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尝试和过去告别,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都适当封存,然后把时间留给未来。
毕竟,太执着于过去,最终会让未来,也成为“遗憾地过去”。
点击加载图片
05
放下不合适的关系
有人相遇时间太晚,有人不懂得珍惜,有人思维断联。
朋友,抑或恋人,除了喜欢,真的还要看合不合适。
当你在一段关系中,感觉痛苦大于快乐,那就及时放下吧!
一如十几岁便进入一段不合适的婚姻关系的张幼仪。
想要用孩子换回徐志摩爱慕之心的她,最终败给了徐志摩冷冰冰的两个字:“打掉。”
张幼仪颤巍巍地说:“听说打孩子要死人。”
“火车还会出意外呢,你听过有人因此不坐火车吗?”
张幼仪的心冷到冰点,再回想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卑微和冷遇,就此选择放下,哪怕成为“离婚第一人”。
切断不合适的关系,张幼仪却有了新的变化,学习新的事物,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历尽千帆终涅槃,她拂去身上的尘埃,光芒四射。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你变得患得患失,变得身心俱疲,甚至面目狰狞,那就及时放下吧!
比起呆在一段不合适的关系中,如困兽一般,选择放下,把一切交给时间,更能好好爱自己。
06
放下过高的期待
作家马德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中,曾写下这么一句话: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对人抱有过高的期望,会让我们在无形中,去控制对方的言行;
对事抱过高的期望,会让我们在无形中,忽略事情的过程。
然而,人生旅程之所以美丽,不是因为终点的丰收,而是路过的每一朵花、每一片云,都成为那天那时的小确幸,让人雀跃。
《人间失格》中也说:“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期待也是如此。当你对人或事有了过高的期待,便会常常陷入失望的境地。
如是对自己失望,则容易在内心攻击自己,甚至因为无法和自己和解,而陷入情绪漩涡;
如是对他人失望,则容易挑剔对方,让两个人皆感疲惫不堪,甚至消耗掉两个人之间的情谊。
所以,放下过高的期望,便是种下快乐的种子。
点击加载图片
07
放下无知的傲慢
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说:“劳谦虚己,则附者众;骄倨傲慢,则去者疾。”
一个傲慢的人,不但很难遇到与之交心的人,也很难真正地审视自己。
曾有一个刚刚毕业的博士,因为是新单位里学历最高的人,与人相处,总是一副倨傲的神情。
有一天,他无意看到,几位同事如蜻蜓点水般,纷纷跃过池塘的水面,到达对面的小亭子。
他很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却又觉得自己的学历优于对方,不耻去问,便直接模仿过池塘的方式,结果却一头栽在水里。
被拉起来后,他忍不住问起过池塘的秘密,一同事笑着说:
“池塘里有木桩,因为下雨,正好被水淹没了,但我们都知道它的位置。”
难怪有谚语说:“愚蠢和傲慢是一树之果。”
一个傲慢的人,如同站在圆圈中,画地为牢,用狭隘的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做出错误的评判。
这并非做人做事的有利态度,放下傲慢,保有空杯心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方能在滚烫的时光里,精进自己。
08
放下“自以为是”的态度
一个自以为是、听不进去别人意见的人,常常会沉浸在“我最正确”中,不去反省。
于是,因为高估自己,总是会让事情达到让人唏嘘的地步。
春秋时期第一霸主齐桓公在晚年时,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对于管仲让他选“宠臣”的正直建议,视之无物。
最终易牙、开方、竖刁三奸臣乱政,导致齐国大乱。病重的齐桓公被软禁宫中,最终活活饿死在病榻间。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没有人知道命运在下一秒的安排,唯有不断完善自我,多一分谦虚,少一分自以为是,在人生的鼓架上,击打出动人的旋律。
放下自以为是,便是放下障目的叶子,直面自我,终将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
扎西拉姆·多多在《当你途经我的盛放》中说:“放下不是放弃,随缘不是随便。”
一个懂得放下什么的人,懂得宽容,拥有自我,知足且谦虚,乐观且洒脱。
这样的人,哪怕面对人生的曲折,也能活成一道风景。
愿余生,你我皆懂放下,面对命运之手,能得也能舍,让心灵的房间不杂乱无序,不落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