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池塘或小池塘:哪里才有自由的生活

文:趁好天时

编:金兆丰

不想“卷”也不想“躺”可以做个“拒卷er”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这个词频频被人们提起,这个词汇在可能并不完全被理解的时候就已经充斥于我们的视域和语境中了。人们喜欢把各种问题都归结于内卷,人们也喜欢用自己的幽默对“内卷”进行“玩梗”,似乎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已经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卷了吗?以前人们还喜欢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呢,果然到了如今就变成了“天地为大饼,可卷万物”。

从心理学的角度,幽默是一种防御机制,防御着“内卷”背后的生存竞争以及其引发的焦虑。为什么提到“内卷”,人们内心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呢?因为内卷的本质是竞争,而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丛林法则。姑且不论是否合理,只要涉及到竞争和淘汰,马上就会引发大量生存焦虑,这是生物进化的本能,也是人类作为社会等级动物对自己无法打破向上通道的天花板的一种焦虑。

有人卷就有人拒卷,有人狂热就有人保持冷静。也许是看透了社会的规律、也许是看透了人类的本质、看透了当下网络环境中的“内卷”是对边际效益无法增长下的无益努力的憎恨。讨厌存量竞争下的互相内斗,导致竞争中的个体付出增多,而实际收益不变的这种内卷。这种内卷是,大家没办法一起把蛋糕做大,所以就只好在分蛋糕的时候用额外的付出去抢夺别人的蛋糕。

如果更多的努力不能换来蛋糕的变大,也许用应该想办法去找到问题改进方法,或者离开这块蛋糕去做新的蛋糕。但是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做新的蛋糕,然后赢。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些关键的选择就会变得很重要。

普通人的资本力量是非常脆弱的,贫穷的家庭,失败的求学,错误的婚姻,一次投资,一场大病,都足以摧毁普通人的一生。普通人的应对策略必须如此钢丝般的精准小心,我们普通人各方面天赋普通也没有什么生产资料,这部分人最大的资本是人力资本。普通人不包括钱、权、智、色,有突出能力的人,也不包括人力资本低下乃至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我们普通人在选择岔路口上经常会遇见这样一个选择,那就是选择做“小池塘里的大鱼”还是要作“大池塘里的小鱼”呢?

鸡头凤尾之争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有人选择作大池塘得的小鱼有人选择作小池塘里的大鱼,但是如果真的让你来选,你会怎么选呢?

有人会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回答是很好的。可是如果我们思考只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等到有一天真遇到具体情况时,普通人未必能够在抉择的关卡,在巨大压力和短暂时间限制下分析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必须提前想好关键问题的本质与逻辑。

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既不是”小池塘里的大鱼”也不是““大池塘里的小鱼””,而是第三种选择。

要想找到答案 我们首先要明白二八定律的“进化版”是什么样的。

原始的二八定律,也叫做帕累托法则,往往是20%的自变量掌控着80%的因变量。该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末提出的。可以想象百年前的技术手段和现在相比是多么的有限。所以二零八零法则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偏差。

二八定律的“进化版”是什么样?

彼得森教授从一个自然现象讲起,就是世界上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这种差异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二八定律,也叫做帕累托法则,大意是说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20%的变量掌控着80%的局面,比如一个公司80%的营业额是20%的顾客提供的,某些单位里80%的工作是20%的员工完成的,等等。帕累托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19世纪末提出的,当时技术手段有限,对于数据的统计也没有今天这么全面和精确,因此现在看来这个20-80的提法其实很粗糙。

后来,科学家们在漫长的实践中又发现了更精确更贴近实施的类似定律。美国语言学家齐普夫在大规模统计语言学文稿时意外发现了一个这样一个统计规律,就是在任何一种语言的大样本文稿中,把单词或单字按出现的频率降序排列,那么一个单词的排名位置和它出现的次数,二者的乘积会通常是一个常数,这个单词或单字出现的频率和它的排名成反比。比如频率排名第一的单词可能出现了一万次,那么排第一万名的那个单词很有可能就只出现一次。这个定律被称为齐普夫定律

所谓二八定律,其实就是齐普夫定律的一个特例。

类似地,英国物理学家普莱斯(Derek Price)提出了一个普莱斯模型,这是他在研究论文引用情况时发现的。普莱斯模型说的是,在一个组织团体里,假设成员有N个人,那么,贡献排名在前根号N的人会贡献一半的成果,也获得一半的收益。举个例子,假如某上市公司有一万名员工,那么根号一万,也就是前一百名的员工会得到员工总收入的一半。

普莱斯模型和齐普夫定律其实都是符合统计学上的幂律分布,都会出现幂律分布的现象,在自由竞争和进化的领域尤其是在那些存。比如宇宙中天体质量的分布也符合这一定律,假设一个星系中有10的12次方个天体,那么质量排名前10的6次方的天体会贡献一半的质量。

在引爆全球的现象级畅销书《人生十二法则》中,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对此规律帮我们照见了我们找到摆脱人生困境的方法。

彼得森认为其实我们不应该和别人做过多的比较,因为有些比较毫无意义。

小时候父母总是拿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我们长大后也不自觉地学会了这种模式,而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别的大人。再加上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更容易把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示给自己的社交对象,那些闪闪发光而又遥不可及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充斥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中。

彼得森讲,这种对比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演讲的时候彼得森提到十多年前曾遇到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生,一谈起自己的室友就倍感焦虑,他觉得自己任何方面和他室友相比都相形见绌。

彼得森就问这个宾大校友,他的这位室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叫什么名字。对方回答说,室友的名字叫伊隆∙马斯克。当时马斯克还没那么名声鹊起,但是也已经相当成功了。这样的比较,显然没什么统计学意义,也没有现实意义。

如果你在一个集体里总是盯着那些最优秀的同事或者同学对比,拿自己和他们做比较,比不过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同样,自己家的小孩比不过“别人家的牛娃”也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了。

设想如果一个年级有100个孩子,按照普莱斯模型,一半以上的荣誉总是被大约10个人拿走,这10个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人只看到那10人很风光,就没有想到还有90人和自己一样呢。

不切实际的对比会让人总是产生挫败感,我们往往是因为在自己心中把自己过分夸大,才会在现实面前摔得很惨。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比较显然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讲要见贤思齐,如果只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人就不会进步了。之所以俗话会讲“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甘心“为后”,就很难再进步。

如何在找准自己定位的同时有所进步?

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找准自己定位的同时又有所进步呢?

首先,要设定能够实现的目标,然后将它分解为一个个时间段的目标。

自己要和昨天的自己去比,要努力做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更好,哪怕只是好一点。每到一个时间段,就要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这样就能形成正向的积累效应。如果自己确实在进步,但是总达不到目标,就要想一想,是否目标定得太高了。

比如有人想,我希望35岁之前获得财富自由,那他可能需要每五年收入涨10倍,这个难度就非常高,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他设定的目标是一年之后比现在进步10-20%,这个目标经过努力还是可以达成的。我们未必要追求太快的进步,因为太快的进步一般难以持久。

彼得森讲,你可以和马斯克比,或者和身边的同学比。但是对比的目的在于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而不是急于获得他们的成绩。

其次,不要一下子进入一个太大的组织,或者是竞争太过于激烈的环境。

在一个巨大的组织中,一个新加入者是不可能有存在感的。比如,如果你要进入一个1万人规模的单位,那么其中会有100个人获得一半的资源,而这又会形成马太效应,你要脱颖而出就会更加困难。但如果你进入到一个25人的公司里,那么按照普莱斯模型,会有5个人成为最重要的那批人,你要跻身到这5个人的行列中,概率就大得多了。

彼得森讲,对个人发展而言,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通过努力,能够成为25个人中的前5名。然后,再换一个更有挑战性的环境,继续努力提高,争取在更大一些的范围里脱颖而出。这样不断进步。

如果用“做鸡首还是做”大池塘里的小鱼””这个问题来看,我认为彼得森的这个观点其实是在讲,最好的选择是做鸡脖子,不是头,但是离头很近,经过努力能够成为鸡头。然后,可以再去做一只羊的脖子,成为羊头之后,就有机会做到牛脖子的位置,最后就有可能成为牛头。你看,真实的生活中其实我们不是只有”小池塘里的大鱼”和““大池塘里的小鱼””两种选项。

那么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呢,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就轻易找一个能当鸡头的地方,习惯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快感,人也很难再进步了。

彼得森讲,他并不是完全反对进入到一个大机构中,但是你如果进入了一个个大机构中,就要找对比较的对象。一个大机构里会有很多小部门,那么就先从小部门开始比较。

彼得森讲到了一件我很熟悉的事情。他讲,谷歌上市时,大约前500名员工因为得到的期权很特殊,不得不在美国证监会备案,于是大家都能查到这500个人有多少股份。结果一些后加入的谷歌员工发现,自己得到的股份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就很郁闷了,工作没有精神。

其实这就是比错了对象。那些排名靠前的人是在最早的时候,冒着公司失败的风险加入的,因此前几十名员工拿走了期权池子里一半的份额,这很正常。如果一定要对比,一个员工可以看看自己在所属的小组10个人中做得怎么样。当然,如果小组里有一位是公司的超级明星,也不必去对比。

我回想我自己成长的经历,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基本上总是处在鸡脖子的位置,然后逐渐进入到竞争更激烈的环境中。如果我一开始就被扔进一个竞争过于激烈的环境里,可能从小就过得很郁闷。批评世界或者抱怨世界,其实是因为无意中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了。

一个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改变世界,更不可能改变一些自然的分布规律,不要为了显得自己很忙很努力,就去做一些很容易但意义不大的事情。如果总是挑容易的事做,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就不会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想改变,总能从有意义的事情做起。尽管是有些难度和挑战,但是,嘿!记住!在刚开始改变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跨出一大步,我们只需要跨出第一步!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