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荆浩

荆浩(jīng hào)(约850-?)中国五代后梁著名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孟州(今河南济源)人。大约生活在公元870—940年间。荆浩博通经史,博雅好古,能写文章,也能作诗。唐末之时,中原地区藩镇割据,天下大乱。荆浩不出来作官,隐居在太行山中一个叫洪谷的地方,自己耕种几亩山田糊口。他每天在山中写生,画了数万本之多的素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磨砺,荆浩成为一代山水画大师。

=========

五代大师

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

河南孟州(今河南济源)人,

五代后梁画家。

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

他擅画山水,师从张璪,

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

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勾皴之笔坚凝挺峭,

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

荆浩画像

《匡庐图》是一幅仿古作品,

保留了五代山水的特征,

但是结合了北宋宫廷画院的风格,

《匡庐图》传为荆浩的代表作品,

(在宋代就被定为荆浩真迹,

至今图上仍有宋高宗题

“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

也是荆浩山水画风格的典型例证。

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济源的风物景观多名人足迹,白居易有诗云:“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碧转枋口。”唐开元道教宗师司马承桢曾于王屋山创建阳台宫。少年时的荆浩常来此宫,受司马承桢影响,在晚年所著《笔法记》中,将其与王维、张璪并列,赞曰:“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

本幅画与范宽《溪山行旅图》不同,

亮宝楼文博 | 范宽与他的山水画

近、中、远三景并未全部放在画幅的中轴线上,

而是将近景的松石、茅舍移至画面右下角,

中间以广袤的水域隔开,

与左上方体积庞大的远景主山相对。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擅画“云中山顶”,

提出山水画也要注重形貌特征,

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把握物象的自身规律,

强调画者在绘画创作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荆浩认识到“笔墨”的价值,

使得中国画这种不擅长写真的艺术形式,

有了更多地表现语言和技巧,

也为后世“文人画”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中国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荆浩还曾创作表现王屋山主峰的《天台图》,这些都与他早期生活经历有关。唐乾符元年(874)前后,荆浩由家乡来到开封,得同乡裴休的关照,曾为唐末小官。裴休任宰相五年,唐大中十年(856)罢官,在开封遇到高僧圆绍,二人志同道合,圆绍就命他居住在开封夷门仓垣水南寺。后圆绍名声日显,又扩建成横跨夷门山的巨院,由唐僖宗亲自题赐院额曰“双林院”。

荆浩 《匡庐图》局部

荆浩曾为双林院这一重要禅院绘制壁画,足见他当时的画名。“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五代名画补遗》),但此画未能传留,根据他后来在水墨山水画上的创造精神,可以断定,那是一幅人物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

下面再来看看他的《雪景山水图》,

此图以立幅构图重重山峦,

其间点缀有行旅人物,

《雪景山水图》局部

山形屈曲,设色浓重,

画法以秃笔细写,

形如古隶,苍古之甚。

整幅画面以墨取韵,

以笔取其山水的大体结构得其阳刚之美,

墨渲染见其仪姿得其阴柔之美。

画中有“洪谷子”小字款。

传闻此画系自古墓中出土,

西方有的美术史家认为是荆浩的作品,

也有人判定是一幅早期山水画的摹本。

《雪景山水图》五代 荆浩 绢本设色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

六朝以来,一直是人物画居首位,

山水画属次要位置,

那时的山水画技法还不成熟,

大部分山水画为青绿设色,勾线填色。

从唐开始出现水墨山水,

到五代时期,

水墨山水画日益成熟。

旨在改变笔与墨分而治之局面的荆浩,

他的山水画是前无古人的,

他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

他的山水画标志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荆浩《梁溪春霭》

荆浩堪称中国山水画的旷世宗师,

从绘画史上说,

他开创了作为重要审美类型之一的,

北方山水画派,

推动了山水画艺术的成熟。

他不仅开辟了北方山水画派全景式构图,

和写真式技法的先河,

还直接影响到关仝、李成、

范宽等艺术家的创作,

形成了北宋时期绘画史上著名的“三家山水”,

被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元代的黄公望、倪云林,明代文征明、

唐寅等一批大画家也都十分推崇荆浩。

由上述可见其影响深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