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渭想到另一尊大菩萨
从明朝弘治到万历年间,在以山阴(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浙东地区,先后走出两位古今罕见、千载难得的兼备文才武略之才,或称之以“全才”。其中一位是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另一位则是画家、书法家、诗人、文学家、戏曲家、历史学家和军事家徐渭,新近研究认为徐渭还是《金瓶梅》疑似作者。
“青藤”派创始人徐渭以首创大写意泼墨花鸟画,被公认为我国大写意画的宗师。严格地说,他应该是王守仁的学生。正因为王守仁心学思想的启示,使徐渭萌生了绘画当以表现心灵为重的美学观念。桀骛不驯的性格和颠沛落魄的经历,进一步促进了他开创青藤画派,启动中国泼墨写意山水的时代,使中国画从重“形神皆备”、主客观兼顾的文人画,转向了“意在象外”的重主观、次客观的大写意画发展阶段。
饶有意思的是两枚印章的故事:日本海军元帅、大将、侯爵、日本军国主义两大“军神”之一东乡平八郎,在其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七字。而为表示对徐渭的虔敬,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也刻过一枚自用印章,文曰:“青藤门下走狗”。
然而两尊大菩萨的人生道路却是大相径庭。王守仁是生前就是扬名四海的名人,一生中尽管历经宦海风波,甚至差点送命,但他毕竟是峨冠博带的显宦。而徐渭则是九死一生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抱恨而死的落魄者,生无名死无声,孤独于世寂寞入土,如无外来和尚袁宏道的抢救,一颗明珠或将长埋地下。
所幸的是,最终一个叶落归根,一个抢救出土,王守仁和徐渭,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两座伟大丰碑。
王守仁(1472~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王氏家族世居山阴,因王守仁曾祖避祸而迁居余姚,他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在余姚出生。
王守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纵观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神”、“通”、“光”、“大”。“神”者,荣膺五顶“家”的桂冠;“通”者,精通儒学、佛学、道学,还有军事学;“光”者,以集“立德、立言、立功”之“三不朽”事业于一身而炳彪史册;“大”者,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神”的意思就是人们常说的“传奇色彩”,王守仁一生充满传奇。据说在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他就出生了,祖父为之起名叫王云。然而到了5岁他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王守仁年幼时,王华对儿子勤奋地学文习武颇感满意,唯儿子喜爱下棋并因此耽误功课而让他操心。终于有一次他生气地将象棋投落河中,使小小守仁为之震惊,顿时感悟,当即赋下一诗以明志: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华中状元后,10岁的王守仁随他赴京,路过金山寺与父亲一起参加酒宴。席间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守仁却已朗朗成咏: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以“蔽月山房”为题赋诗,王守仁随口诵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他的思路也非常人,自小就立志成圣贤之才。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惟读书登第耳。”他听后觉得不以为然,小小年纪出言不俗:“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真正的“神”还是如《明史》所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王守仁从小博览群书,同时习武,骑、射、兵法日趋精通。他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对以文士授兵部主事的王守仁甚为蔑视。一次他强令王守仁当众射箭,想使其当众出丑,并不允推辞。王守仁提起弓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发全中红心,全军欢呼,张忠自讨没趣,十分尴尬。
博学之士能够统军征战,而且每战必胜,历史上能有几人?身为文臣的王守仁在一生中打了多次武将未能力克的硬仗。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守仁得兵部尚书王琼举荐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以攻打和招安两手,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平息了江西东南一带山区民变。他一生中最大的军事功绩是迅速平定明王朝宗室宁王朱宸濠在南昌的叛乱,因此获得“大明军神”之称,并被封为新建伯。隆庆时期又追封为侯爵,兼南京兵部尚书,后总督两广,成为明朝第二位因军功封爵的文官。
“通”即通才,王守仁不是泛泛的通才,而达到了对儒、释、道三家学说的精通、实践和超越。王守仁的弟子、明清大史学家黄宗羲曾说“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亦即他曾相继对儒、释、道三家孜孜研读,在求圣仍不得其门后才促成了“龙场之悟”。
王守仁自幼受儒学熏陶,渴求成圣贤之道。18岁那年,程朱学派的理学家娄谅告诫他,圣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学习的方法是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所谓“格物”就是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大至天地宇宙,小至草木昆虫,都存在着一种先天本然之理,人与人之间的仁义礼智信也是此“理”的表现。“格物致知”就是通过读书及践履来探究这个“理”,做个真正的明白人,达到圣人的标准。
陪父居于京师期间,王守仁广搜博览朱熹的书,深入程朱理学堂奥、旁涉老释,不光读书,还深入进行实践体验。在读到朱熹名言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后,他就面对一片竹林做起“格物”之功:两眼紧盯着竹子,心中反反覆覆地琢磨着,渴望从竹子中得到“至理”。但一连七天,不但“沉思不得其理”,反而得了一场大病。
按儒学求圣不得其门,使王守仁曾一度对佛家及道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个时代,佛道思想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王守仁理学思想受禅宗影响很深,佛学修养很高,在明人刘仕义《新知录摘抄》中,甚至载有他的前身就是和尚的故事:
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
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至于王守仁与道家的交往,更有一段趣闻。17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那天他不见了。原来他在独自散步时无意中走到道观铁柱宫,遇见一道士在打坐,就向道士请教起养生术,并与之闭目相对静坐而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遣人来找,才把他找回。此后他常在泰九华山各地和道士讨论修炼养生问题,探讨佛道思想,在游历名山大川、寻访道观庙宇之际,写下了许多山水诗,其中不乏抒发自己神往凌霄、早登仙境的心境之作。
“光”即“荣光”,对祖宗之业之光大,对中华文化之光大。诚如王守仁故居的一副楹联所云:“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真三不朽”的王守仁,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史家评:古代历史上能达到“立德、立功、立言”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两个人之一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王守仁,而那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对王守仁的评价,古今中外赞声不绝于耳。明穆宗朱载坖(又作“载垕”):“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说:“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蔡元培:“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日本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赞扬王守仁的七言绝句:“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说到“大”,历代史家、哲人不断将王守仁往“大”的位置上抬,把他奉为“心学大师”、“思想大家”、“旷世大儒”云云。在思想家中再崇高最伟大者,莫过于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了。然而在学术思想史上,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守仁和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以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心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之广之大,可以说比孔孟之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淼淼宦海中一位疲惫不堪的过客,王守仁一生中曾多次来到绍兴,“了悟心性”,或躲避风浪。在经受多年的宦海浮沉和战争征尘后,他辞官回乡讲学,践行了归隐古越山水的长年宿愿。摆脱了政治漩涡,悠游于乡土山水,学先贤陶渊明“采菊东篱外”,开“种果移花新事业”,效先祖王羲之修禊于兰亭,行“茂林修竹旧风流”。在写于此时的《归兴二首》中,流露了诗人淳朴淡泊的心境,高远恬静的志趣,而其实在他的内心仍然怀有对现实的忧虑、茫然与不安:
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做闲人。
峰攒尚忆冲蛮阵,云起犹疑见虏尘。
岛屿微茫沦海暮,桃花烂熳武陵春。
而今始信还丹诀,却笑当年识未真。
——《归兴二首》其一
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
青山待我长为主,白发从他自满头。
种果移花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
多情最爱沦州伴,日日相呼理钓舟。
——《归兴二首》其二
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奉诏南下平乱,在归途客死舟中,遵遗愿安葬于绍兴兰亭山的花街洪溪。
如此一位一生事功赫赫有名、宋明心学集大成者的罕见全儒,却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大陆,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王守仁被认为犯了两个于当时历史观和社会观所不容的大忌:其一是他不止一次征剿少数民族,镇压农民起义,无疑成了镇压革命的刽子手。其二,他的“知行合一”论,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是唯物主义的大敌。重罪之下,王守仁及其“心学”被口诛笔伐而扔于时代的垃圾箱,废弃了整整三十年之久。不公正的待遇,还体现在人为地让王守仁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
记得1997年清明时节,我回乡扫墓,行车山阴道上。由兰亭上行两公里即至青山环抱的花街,此处曾是古绍兴的关隘。车过花街,峰回路转,沿洪溪拐弯后,又一片柳暗花明。正当应接不暇的景致令人眼花缭乱时,蓦地,从山麓浓荫处闪出一座圆形石墓,从其坐向、气派、环境看,墓主人决非等闲之辈。再一细看,果不其然,“明王阳明先生之墓”八个大字赫然在目。原来墓主人竟是学贯东西、名震中外的“心学”大师王守仁,即王阳明。
也难怪我这个“绍兴通”竟然对王阳明墓漠然无知,问了同行的长兄才知道,这座曾显赫几百年的名墓,近百年来渐渐破败,残碑扑地,杂草丛生,特别自 50年代后,索性被打入冷宫,无人再敢问津。直到 1987年,当地有关部门才过问此事,成立了王阳明墓修复委员会,幸得日本学术界资助,从而使名墓得以重见天日。
扫墓归途,兄妹们一起步行去王阳明墓,拜谒这位圣人。王阳明墓果然气势不凡,建于当地称为“抖水鲜虾”的风水宝地,背靠青松森森的鲜虾山,面临碧水潺潺的洪溪,四周群山环峙,墓前阳光铺道。墓地依山势而上,沿数十级石阶俯首登临,不时仰头望看逐渐移近的石砌圆形大墓,似乎愈来愈感受到庄严、肃穆的凝重气氛,不知不觉中,自己仿佛变成了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正走向麦加去朝觐圣地。
很不协调的是,王阳明之墓被圈在一座乡镇小学内,成了学校的“领土”,谒墓首先须先进校门,借道操场而行。好在学校比较开明,校门口尚无警卫森严的把门老翁,来人无须接受一番司空见惯的盘诘。我想,小学生的琅琅书声回响在寂寞的墓地,兴许能给这位高龄的“心学”大师带去一些人间的生气和活力,但这肯定不是最先圈墓为校的校长之初衷。
随着王守仁愈来愈受到重视,学校就只好迁移让位。现在的王守仁墓由数十棵合抱古松环侍左右,墓前四层平台通过百余级石阶连接地面,庄严肃穆,气势雄伟,是浙江地区较典型的明代墓葬建筑。2006年5月,王守仁墓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一座博物馆砌在山阴道旁
安放着马车载来的历史财富
石上清泉为它建造围墙
松间明月夜夜将它守护
圣贤一旦归来兮就不远行
晨曦晚霞天天与他作伴
仙暇山留住了永恒的风光
更丰润了古城的美丽容颜
——谢善骁《王阳明目前的沉思》
尽管王守仁曾经有过冤假错案的不幸遭遇,但现在的他毕竟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了。
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对于在颠簸于学海和沉浮于宦海的夜航船中做过船老大的王守仁来说,此刻在九泉之下也许早已看透世局,漫不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