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中医,都不会看病了?我用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明:

10年前,一个怕冷的病人找我,他伴随心中不舒,腹中作胀。

因为他家住福州,湿热比较重,于是我辨为湿热蕴结中焦,施以“五皮饮”加减。

结果呢?

他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得严重了,为什么会这样?

思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以腹胀入手,舌脉不参,寒热不辨,只知因地制宜,一再清利,此谬矣。

本来我以为病人,不会再让我给看了,可没想到,他还是给了我一次机会。

这一次,我看完情况,调整了方子:

炮附子、干姜、炙甘草、熟地、谷芽、麦芽、莱菔子。

再一次复诊的时候,他症状已大缓,现觉身体舒适许多,偶有畏寒,舌淡苔白,脉沉,我调整了干姜、附子的量。

再次复诊的时候,症状都消失了。

我为什么要这么调整方子?

这个病人,但寒无热,四肢逆冷,精神萎靡,脉象沉细,这是少阴病无疑。

但是我之前,从腹胀入手,舌脉不参,寒热不辨,只知因地制宜,一再清利,这明显是错的。

腰者肾之府,少阴肾阳虚衰,无力温养腰府,故见腰围重寒;少阴阳虚,失于气化,浊阴上逆,故见心中不舒、腹中作胀,前医治以清热利湿之法,耗损阳气,更致浊阴上冲;邪浊阻滞胸膈,则遇冷嗳气;上蒙清窍,则偶有头晕;少阴阳虚,心脉不振,故脉沉细。

所以呢,他的问题,应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以,我用:

附子——大辛大热,气味雄厚,通行十二经无处不到,最善补火助阳,峻逐阴寒;

干姜——味辛性热,固守中州,以壮脾土;

炙草之甘缓,姜、附之急而补益脾气,以资化源;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辅以熟地益肾滋阴,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再加莱菔子、谷麦芽消食除胀,降气和胃。

整个方子,我两用辛热,一走一守,又甘又缓,兵将俱备;温阳降逆,标本兼顾,何愁沉疴不起,痼疾不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