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吴孟达传
吴孟达,厦门人,癸巳年(1953年)生,七岁至港。
家世清寒,尝思富贵,当时香江影视方兴,遂欲为伶人,居然中。
彼时同窗者,有周润发,林岭东。后有人问吴生:“君与周郎同窗,则彼时周郎何如?”吴生笑曰:“忆昔周郎默默,尚不如我之玉树临风”。众不之信,吴生曰:“此语我慈母所言也。”众皆笑,其滑稽如此。
吴生之在优伶园,以优称,居前,周郎不如也。及学毕,吴生列前五。
初,吴生欲以玉郎之姿见于众,久不得意,后逢秋倌,遂为“楚留香”,秋倌为香帅,吴生为铁花。秋倌遂名扬,吴生随之。
既得意于“楚留香”,吴生则以为大业成也,遂不以功名为意,溺于温柔乡,耽于醉乡国,朝携佳人,暮宿软香,且好博六,忘乎身为何人也。惧父母之责,乃居宝岛,久不归。
无何,千金荡尽,无所依赖,乃访周郎,周郎不顾,吴生一时深恨。
然不过数日,周郎则以片约贻之,吴生始曰:“周郎顾我哉。”
吴生虽以胡铁花名扬,然成就一生者,周生也。
周生者,星驰也。
三十六岁,为“赌圣”,周生穿越淞沪,逢祖父周D福,周D福者,吴生所为也,祖孙辗转外滩,周旋丁力、川岛芳子间,令人啼笑不能禁,又含忠国抗日之思,周生遂名扬,吴生复为人知。
自此,周星驰不得缺吴孟达,吴孟达不可无周星驰,诚可谓双璧哉。
或曰“破坏之王”,或曰“武状元苏乞儿”、或曰“九品芝麻官”,或曰“逃学威龙”,或曰“百变星君”,或曰“大话西游”,或曰“少林足球”。
星驰固然可笑人也,然若无孟达,则如菜色虽好,无盐则寡;如德刚虽妙,无谦则闷。
孟达者,若星驰之捧哏,然有时,则星驰为孟达之捧哏。
二人为“武状元”,星驰猖狂公子也,放荡无规矩,孟达为其父,则纵之,纵父浪子,相得益彰。
有一景象,实为动人。苏乞儿既荡产,父子落魄街衢,雪中乞食,互为戏谑,又互为依凭,初视之滑稽,细视之心酸。
又为“九品芝麻官”,孟达为星驰之仆,为雪冤故,上京师,寻故旧九门提督,以祖上有德于提督,故欲求之为援。
提督已忘旧恩,星驰所为之包大人曰:“吾祖于大人有半个馒头之恩,今日忘乎?”
提督笑曰:“半个馒头何足惜,吾当报之以两箩。”遂掷以馒头两箩,驱之府外。
包生大恨,欲行,孟达所为之仆人曰:“主公慢行,此馒头甚佳,容我食之一二。”口含残馒,咻咻不已。
睹之喷饭。
为“破坏王”,孟达以“中华古拳法”欺星驰,星驰一日悟,曰:“汝之拳法皆谬误,诒我哉。”孟达哂笑曰:“君若非愚人,则何以受我之欺。”居然有理。
是剧也,星驰为矮矬之后生,孟达为落魄之中岁,彼此映照,其趣盎然。
孟达之与星驰,或正配,亦有反配。
为“喜剧之王”,星驰不得意,从于人后,不得徜徉,虽一配角亦不得,欲食盒饭,孟达怒目,执锯斥曰:“何方竖子,欲食此禄,尔退之。”
星驰惴惴,欲退而不甘。
孟达汹汹,其势将诛罚。
虽相对峙,实则配戏,人生之难进,世人之炎凉,于此二人可见。
凡此种种,不能尽言。
凡星驰之戏,可足辅佐者,孟达也;可足相亢者,陈百祥也。
非达叔不足以成星驰。
星驰后所为戏,渐寡淡,味薄,难动众生之心,何哉?
无达叔也。
辛丑岁,元宵后一日,达叔殁,年六十八,有子女五。
星驰闻,曰:“吾知达叔死,然终不能信其真。”
太史刘曰:
所谓周星驰者,乃有达叔之周星驰也,周生之妙处,非达叔不足以成之,而达叔之妙处,星驰未必能成之。
达叔者,实为喜剧之王,不过现以配角而已。
当年星驰,乃逆袭之后生;当年达叔,乃落魄之中年。
一少年,一中年,一将来,一过去,道尽人生之欢喜悲凉。
呜呼,星驰达叔者,一生之两面也,今去一面,令人何悲。
以此文祭达叔,怀吾辈青春,达叔何忍,携吾辈半生欢笑而去,此地空余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