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脏腑” 史评述(上)
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章链接:
1. 总论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中医脏腑学”是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核心和基石
《科学中医脏腑学》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三章 中医“脏腑”史评述
第一节 前言
现代中医人每谈及五脏,言必“藏象”,绝大多数人都把中医的五脏等同于藏象,就仿佛中医自古来没有脏腑之脏器,只有五脏之藏象似的。
为了明确中医脏腑的实质,必须先厘清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医的“脏”、“脏腑”等同于“藏象”吗?
第二个问题,中医有关“脏腑”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古至今,是永恒不变,还是在不断地变动发展之中?
一、第一个问题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医“脏”、“脏腑”和“藏象”并非两个完全等同的概念。
中医之“五脏”:“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五脏”,即肝、脾、心、肺、肾五个脏器,是古人根据粗糙原始的解剖学所见的五个脏器。“脏”为“藏象”的中枢和核心。
中医之“脏腑”:即所谓的五脏六腑,除了前述的“五脏”外,加上与五脏相表里的“五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以及与心包络相表里的“三焦”。五脏六腑以“五脏”为中心。
中医之“藏象”:指在中医整体观念下,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互相联系可以归纳为“以五脏为中心,内联六腑,外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五组征象和症候群,分别归属于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统辖,这就是藏象。如心的藏象为:主神志,主血脉,在体为脉,其华在面,舌为心之苗,在志为喜,与六腑之一的“小肠”相表里。“藏象”是“脏”的表象,受“脏”所主,是以“脏”为中心的人体五个生理与病理系统。
二、第二个问题
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中医有关“脏腑”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非亘古不变,而是不断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中。在远超过3000多年的更长的时间跨度中,中医脏腑已经经历过前两个阶段,现今正在处第三阶段的早期,这就是本章要讲的中医脏腑史。中医脏腑的这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
第一阶段前脏腑理论阶段;
第二阶段古典脏腑理论阶段;
第三阶段科学脏腑理论阶段。
第二节 中医脏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前脏腑理论阶段
自从华夏大地上的人类文明发端开始,人类就有战胜病痛的强烈愿望,这个愿望促使人类祖先研究人体和疾病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最早的医学萌芽和最原始的医生。医生要想认识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首要要认识人体的构造和组成。而宰杀的动物和战争中破损的人类尸体为这些原始的医生认识内脏提供了可能。原始的医生通过观察尸体的内脏认识了并命名了五脏六腑。这,为后面的中医脏腑理论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和想象的基石。
此阶段中,对人体的认识还仅局限于粗略的解剖学,五脏还仅仅是解剖学的五个脏器,“脏腑”理论还未产生。
一、时间跨度:约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约公元前300年,即从华夏文明的产生开始,结束于《黄帝内经》、《难经》成书之前,时间长达3000年或更长的时间。
二、内容:
甲骨文,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使用于商朝时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甲骨文记载人体解剖部位有首、天、面、目、鼻、耳、口、舌、齿、颈、项、腋、腹、手、肪、臀、膝、腿、足等,还有人体外部组织如须、髭、髯、发等,人体内部结构:心、骨、血、脊骨等,并描述了目、耳、鼻、口、舌、手、足等的生理功能。甲骨文中所载疾病大部分是按不同部位来区分:疾首(头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自(鼻病)、疾齿(牙病)、疾腹(腹病)等;有些是根据生理功能失常而命名,如口疾言(咽喉有病而引起的语言障碍或发音困难)。《周易》论及解剖与生理部位名称的主要有屯、需、蛊、剥、咸、明夷、决、丰和未济卦,论及解剖与生理部位名称有首、眼、耳、鼻、口、舌、颊、肤、肱、拇、腹、臀、股、胖、趾、心等。
《尚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商书·盘庚中》:“汝不忧朕心之彼困,乃咸大不宜乃心。”
从这些人类早期的诸多文字材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描述的多是体表可见的解剖结构,而描述体内脏器的较少,更没有有关中医脏腑理论的阐述。可见在医学的最初期,对解剖知识的认知的还停留在体表观察的阶段,还未开始主动地去解剖和认识研究人体结构。从甲骨文中所载疾病大部分是按不同部位来命名如疾首(头病)、疾目(眼病)、疾腹(腹病)等可知,由于没有中医脏腑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指导,对疾病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水平。
宰杀的动物和战争中破损的人类尸体,为这些原始的医生被动地认识内脏提供了可能。渐渐地,一些勇于探索的医家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开始了对人体解剖学的主动性的研究,正如《灵枢·经水》所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虽然由于后来中医脏腑理论的发展,又慢慢模糊了对解剖结构的认知,但在《内经》、《难经》等等很多中医古医籍中都可以看到它们遗留的痕迹。有关解剖方法和结果的论述还散见于《灵枢·肠胃》、《灵枢·骨度》、《灵枢·脉度》、《灵枢·本脏》、《灵枢·天年》及《素问·诊要经终论》等篇中。在《灵枢·肠胃》中,还采用分段累计的办法,度量了从咽以下直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长度,得出的数据与近代解剖学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在历代的中医古籍中,也有很多对脏腑的解剖学描述,试举例如下:
脾
《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难经·四十二难》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图书编》说:“脾者,土官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
张介宾《类经图翼》说,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
李梃《医学入门》说脾的形态是“扁似马蹄”。
赵献可《医贯》说:“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
胃
《灵枢·肠胃》说;“胃纡曲屈,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肝胆
《难经·四十二难》:“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难经·三十三难》:“肝得水而沉,……肝熟而复浮者。”
《十四经发挥》指出;“肝之为脏…并胃著脊之第九。”
《针灸大成·五脏六腑》中说:“肝至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附脊第九椎”。
肾
《难经·四十二难》言:“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
《医贯·玄元肤论》言:“ 肾……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
心与心包
《难经·四十二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灵枢·胀论》云:“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黄帝内经太素·卷八·经脉之一》曰:“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
三、与同时代的西方医学史对比: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也已经对解剖学有了粗略的认识。《论解剖学》残篇列举了一些内脏器官。《论心脏》描写了心房和心室,认为右心室向肺输送血液并从肺接受气,进行交换;左心室含气不含血。还没有严格区分动、静脉。
四、点评:
1、医生要想认识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和如何治疗疾病,首要要认识人体的器官的构造和组成。医学要建立一座宏伟的理论体系大厦,其地基必然是研究人体的器官的构造和组成的解剖学。这就是中、西方医学都发端于解剖学的根本原因。
2、在第一阶段中,解剖学还处于非常粗略和充满错误的阶段,且没有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其他相配套的学科为指导,解剖学对临床无指导作用。因此,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这个时期的医学都仍处于萌芽和巫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