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桃花酿
佳作点评
素心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写法多样,结构自由,可直抒胸臆,又可优美抒情。刘馨泽的这篇《桃花酿》,写到江南的美,桃花酿的美,而最美的却是改变家乡面貌的姑娘们。作者行文流畅自然,转承如行云流水,情感真挚耐人寻味,读罢如沐春风。一位高中女生,文章的开合处理的非常到位,功力不容小觑,未来可期!
桃花酿
文\刘馨泽
小店朱门倚碧瓦,青萝绕几匝,窗外染新绿,恰似琉璃挂。起伏的青山在缠绵中愈行愈远,站在半山腰,向上是不可触及的天,向下是一望无际的桃林。我和二三好友多次咨询筹划,一路避开熙攘人潮,希望能在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上偷得浮生半日闲。
桃林绵延数里,隐天蔽日。其叶蓁蓁,其花灼灼。枝干婀娜而不曲,花色夺目而不俗。置身山谷,我和朋友屏息凝神,一个个宛若木雕,生怕稍有动作就会打破这如真似幻的人间仙境。夕阳赤色的光芒点燃天空,万里霞光晕染了整个世界。袅袅炊烟从桃林深处升起——我们所找的民宿不远了。
晚上八点左右,我们踏着满地细碎的星光叩开了沉重的铁门。主人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傣族妇女。穿着红底金纹的绣袍,笑容在黄晕中极尽温柔。窗外更深露重似仙人谪居,屋内暖意融融道尽人间烟火。茶水烧开的清香和细碎的翻滚声蔓延在空气里。炉子上还温着一碗酒,听说只在这里喝的到,叫“桃花酿”。淡淡的桃花香气与清酒碰撞融合,单是酒香就已让人醉了三分。我们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讨酒,主人到很大方,直接搬来一整坛。看我们喝得起劲,又细细叮嘱,这酒不能喝太多,入口虽绵,后劲却很大。
酒过三巡,话匣子便再也收不住了。主人半眯着眼,倚在墙角,跟我们说起了这片桃林的来源。二三十年前,一群刚毕业的女学生放弃了锦绣前程,挽起裤腿,扛起锄头,扬言要改造家乡。一个个把家人气得不轻——一群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能干什么?她们身量不够高,力气不够大,经验也不充足。于是日复一日地请教,从老农到专家,从村里到镇上。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粮食、修葺房屋,她们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柔弱女子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女强人。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荒凉的土地变成了人间仙境。在这漫长的光阴中,她们不畏严寒酷暑,十几个人挤在一间不到三十平米的土坯房里。她们被镰刀划伤过,被荆棘刺痛过,被冻疮折磨到夜不能寐过。她们收割粮食,种植草木,自己却不曾好好吃过一顿饭。主人说,她们是柔弱的江南女子,更是有着钢筋铁骨的华夏子孙。在那些无人相信、众说纷纭的日子里,她们怀抱着信仰和希望,用不输男人的毅力创造了一方净土。
夜里很安静,远处传来空灵飘渺的歌声,是我听不懂的吴侬软语,却温润到了极致,徐徐如风,令人心安。
第二天我们早早离开,天还未亮,浸染了大片浓郁的蓝,如同素白的纸上肆意而行的浓墨。我有些遗憾,不知那群曾经年少热血的女子是否还在?我没能见到岁月在她们的脸上刻下怎样的痕迹,她们经营的一寸寸土壤染了怎样的色彩,但他们的身上必有一番顶天立地的风采神韵。
我突然想起那碗桃花酿,柔中带刚,余韵悠长。酒如此,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