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⑬儒家学派的起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于前551年,正值春秋时代的末期。孔子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其祖上是宋国的贵族,避祸迁居至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鲁国做了低阶的贵族,孔子年轻时在大贵族家做过掌管仓库、饲养牧群的小官。孔子的职位虽卑,但仍是贵族阶级的一员,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贵族生活中的种种礼文。周室东迁,丰、镐故地的礼器、典籍大约都丧失无存,唯鲁国尚保存着完整的周礼,熟习周礼的学者也以鲁人为多。孔子居于礼仪之邦,矢志向学,终于有所大成。
孔子所学的知识大抵上来自鲁国宗庙或大贵族家庙中保存的文献,这些文献中记录着鲁国以前的“礼”和“史”。后来孔子授徒讲学时就将这些文献整理成书,也就是后来的《五经》。《五经》中记录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周礼,或者确切的说是儒家学者理想中的周代的政治形态。礼的内容最重要者在于祭祀,祭祀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崇敬,而对祖先的崇敬是来自于人的孝悌之心,此为人类之天性。孔子推崇周礼,因为孔子认为以周礼的程序和规矩来祭祀祖先是最能表达自己的崇敬,也即是说最能增进人的孝悌之心。孝悌之心的范围在家庭中,推及到社会上就是“仁”,或者说“忠恕”,忠可以增进人类社会之团结,恕可以消弭人类社会之矛盾。仁既然存在于人类的天性中,那么只须用正确的礼就是能使其焕发。从广义的概念讲,只要人类能按照周礼的规范生活,那么也会比较容易保持仁。春秋末期旧的社会体制趋于崩溃,动乱频仍之中不义之行盛于当世。孔子以天下为念,欲改变不义的社会现实,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推行“仁”,周礼即为其工具。所以孔子强调复周礼,而反对当时诸侯贵族的一切非礼,因为孔子认为人类在周礼的规范下生活能自动焕发其心中的“仁”,从而使社会获得和平与安宁。孔子的礼描述了一个很广泛的社会框架,此框架以其政治结构为核心,此政治结构却不是为了政治本身,而是为了使此结构中的人更容易焕发其心中的仁。大家都焕发了心中的仁,政治也就会自动的变好了。所以说孔子的礼本质上是一个道德性的工具,而非一个政治性的工具。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弊端,它想用道德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反过来就又使政治问题道德化。这个弊端被后代儒家学者所继承,对中国政治史的影响极其深远。
孔子在鲁国曾官至司寇,他主堕三桓,惜事不成,他亦被排挤去职。之后孔子即周游卫、宋、陈、楚诸国,十四年后始返鲁。孔子一边进行政治活动,一边就招收了许多学生。孔子收徒“有教无类”,不管学生的阶级与国籍,这使他成为中国民间教育的第一人。孔子在入仕之前已有很多学生,如颜回、子路、冉有、宰我、子贡等,及暮年返鲁之后又收了许多弟子,如子游、子夏、曾子、子张、有子等。大抵孔子的前辈弟子偏重于实际的政治活动,子路、冉有、宰我皆得入仕,子贡亦进行过外交活动;后辈弟子则侧重于《诗》、《书》等文学典籍的研讨。似乎孔子早年希望弟子能参与政事,借以实行自己的理念,及至晚年则希望弟子能推行教育,将自己理念流传下去。
孔子受时代所限,不能认清社会的结构与社会的发展程度须要共同进步,他认为春秋以降的社会败坏是缘于体制的破坏,其实正是社会的发展破坏了体制,所以他的政治理念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活动也终归失败。然而孔子的学术事业却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将贵族宗庙中的学术推广到民间,使中国人获得了广泛的启蒙,为平民阶级开创了学术这门事业。现在我们见到的《五经》虽然都是长时期内多人创作的作品,但其雏形却是出自孔子之手。因秦廷焚书,春秋以前的历史文献留存后世者唯有《五经》,而《五经》皆肇始于孔子,如此亦可谓是孔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第一块基石。
孔子一手开创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确定了中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最重要的“为什么学”。孔子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即是说社会越坏知识分子越要积极的行动起来,对社会进行改造,此所谓“以天下为己任”。这种积极承担责任,积极用事的精神是孔子教育事业的最高成就,是孔子留给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大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