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治百病调气为要,通调全身气机的5个腧穴

导读

中医的气,变化莫测,气有升降浮沉,失常则气滞气陷气虚不固摄,百病由生,本文作者引经据典,讲述治百病调气为要,提纲挈领,指导临床,值得学习。

《素问·举痛论》曰: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张介宾注:

“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

“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表明,致病因素是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后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所以,治疗百病当以调气为要。

为何“治百病调气为要”

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进行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正常进行,反之气机失调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势必百病丛生。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采取

“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

的方法,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如《灵枢·刺节真邪》说: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景岳全书》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

由此看来,“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在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强调“调气为要”的疾病治疗观。同时还应保养精神,益气全形,形与神俱,尽终天年,使气不“上”不“下”,不“缓”不“消”,不“收”不“泄”,不“结”不“乱”,从而使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归于正常,以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之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调“气”可使病理产物顺利排出体外

气机失调会导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的淤积,而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杂多变的病理基础,所以在疾病的治疗中调“气”为首要,正如《丹溪心法》所说“顺气为先”;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根据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可知,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气行则可以解郁导滞。《素问·调经论》说:

“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病理产物的堆积还可以壅塞经隧,所以调“气”时亦应宣通府气,开窍道,给邪以出路。总之,调“气”可以使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气”的作用下而排出体外,从而使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临床应用

“百病生于气也”的观点说明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可以“调气治百病”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根据“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治法,临床上可以辨证选用不同药物。

气虚

表现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常选用补气之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等,代表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如生脉饮口服液、四君子丸、玉屏风散等。临床上慢性胃炎、慢性荨麻疹、妊娠胎动不安、小儿低热、小儿鼻出血等可参照论治。

气陷

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常选用具有升提作用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临床上子宫脱垂、脱肛、疝气、重症肌无力、原因不明的低热、习惯性流产等可参照用药。

气不固摄

表现为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不固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宜选用具有补益固涩作用的药物,如人参、白术、山茱萸、五味子、芡实等。代表方剂如黄连清心饮、金锁固精丸、固冲汤等,中成药如缩泉丸、金匮肾气丸等。临床上遗精、早泄、男子不育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等可参照治疗。

气脱

表现为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等。出现这些症状时急当回阳救逆,代表方剂如独参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同时配合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以免延误病情。临床上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可参照治疗。

气滞

表现为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可针对上述不同症状选用药物,脾胃气滞常用陈皮、厚朴、枳壳、木香、砂仁等;肝郁气滞常用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乌药、小茴香等行气疏肝药。代表方剂:越鞠丸、柴胡疏肝散、半夏厚朴汤、金铃子散、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等,中成药如越鞠丸、橘核丸等。临床上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痛经、癔病等可参照治疗。

气逆

表现为咳嗽频作,呼吸喘促;呃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头痛、眩晕,甚或昏厥、咯血等。可针对这些不同症状选用药物,肺气上逆之咳喘,常选用苏子、杏仁、厚朴、款冬花等;胃气上逆之呕吐、嗳气、呃逆,常选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丁香等。代表方剂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等。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神经性呃逆、幽门不全梗阻等可参照治疗。

综上所述,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气机调畅则人即安和,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百病生于气”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牢牢掌握“气”这一病理机制的核心,使得我们临床上“调气治百病”有的放矢,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通调全身气机的五个腧穴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常七八,一有拂郁,则壅伤肺肝。肺主一身之气,性喜清净,气机壅塞,则上不能宣发气机以熏肤、充身、泽毛,下不能通调水道于膀胱。宣降失常则咳嗽喘逆、胸闷气憋,水津布散失常,则浮肿、癃闭,诸症丛生。肝藏血、体阴而用阳,主生发、喜条达、其时应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殃及它脏,诸证蜂起,故有“肝为五脏六腑之贼”之说,故宣肺降逆、疏肝理气在调畅气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众多的调畅气机中,筛选出5个功效独特的腧穴:内关、公孙、膻中、中脘、气海,这组处方可以通调全身气机,故名气病5穴。

内关配公孙为八脉交会穴之父母相配,合于心胸胃,《针灸大成》记载“主治九中心疼、结胸、心胸痞满、翻胃、肠鸣、脐腹疼痛、胸胁痛、肠风疟疾、泄泻、中满、脱肛、积块、胎衣不下、血迷心等”,可见其治疗范围包括了上、中、下三焦疾患,配气会膻中,善治上焦病,偏于心肺;配腑会中脘,善治中焦病,配元气之海气海,重在下焦,根据病位所在,而取穴有所侧重,如五穴同用,则取效更速。

内关穴:在前臂掌面,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6等分,即可找到此穴。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

中脘穴: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光凭无情之草木针石,往往只能取一时之快,因其只是治标之法。所以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移情易性,消气释怀。要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人生短暂,名利如烟,有什么看不开?有什么放不下?若能看的空一些、淡一些,便可欲火不起,心静气平,气血舒畅、五脏安和。可谓但得无名不起,何用医生空忙

(0)

相关推荐

  • 一个经典方剂,能很好治疗脾胃虚的病症,对病人来说非常有用!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高质量的生活.的确,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有健 康的身体才能挑起生活的重担,才能为人民服务,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享受生 活带来的幸福.我是<生理慧医师>会经 ...

  • 胃痛论治

    胃痛是以胃部,也就是上腹部急.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前几天讲了胃的生理构造和肝郁气滞,那么今天这一期讲胃痛,就容易理解些. 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很多都会导致胃痛.比如胃癌.胃溃疡 ...

  • 『常用方剂』 消痞化积 : 消食剂——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方剂数据库)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 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

  • 治百病调气为要,通调全身气机的5个腧穴

    导读 中医的气,变化莫测,气有升降浮沉,失常则气滞气陷气虚不固摄,百病由生,本文作者引经据典,讲述治百病调气为要,提纲挈领,指导临床,值得学习. <素问·举痛论>曰: "余知百病 ...

  • 它是灸疗中当之无愧的“万能穴”,一穴治百病!

    有一灸友此前因为月经不调.气色差.乏力,特别向我们咨询配穴.我们根据她的体质和症状,专门配了一组穴位.不过,她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把那几个穴位逐一施灸,就只挑了一个神阙穴重灸.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 ...

  • 手上这个穴,一穴治百病!

    昨天 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很多不愉快.想不通的事,既然想不通就不要花时间去想,继续过好现在的生活,说不定偶然的某一天会有不期而遇的结果.继续思考毫无结果的事情只能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最后还惹得一身病痛.当 ...

  • 灸疗中当之无愧的“万能穴”,一穴治百病!

    导语 有一灸友此前因为月经不调.气色差.乏力,特别向我们咨询配穴.我们根据她的体质和症状,专门配了一组穴位.不过,她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把那几个穴位逐一施灸,就只挑了一个神阙穴重灸.然而,令她意想不到 ...

  • 华佗夹脊穴治百病

    再回首 2019-03-23 收藏赞分享 说到了经络穴位,不得不提的就是位于脊椎两旁的华佗夹脊穴了.这不是一个穴位,而是一组穴位.有专家认为,夹脊穴是华佗对脏腑背俞的特殊定位,是华佗从实践中对< ...

  • 想治百病,调气为要!中医5招舒畅气血,安和五脏,通调全身气机

    生活中我们常说生气.喘气.耗气或者气虚等,说明气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中医的气,变化莫测,气有升降浮沉,失常则气滞气陷气虚不固摄,百病由生,所以调治百病当以调气为要.找到以下5个腧穴,可通调全身气机. ...

  • 关于“一穴治百病”的点滴思考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针灸学是中华医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针灸治病,很多时候其疗效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就像<黄帝内经>所云:"夫善用针者 ...

  • 艾灸人体的这个奇穴治百病

    肚脐眼是一个重要且神奇的穴位,中医上称肚脐眼为神阙.如果肚脐眼进风了就肚子疼,如果伤风感冒了,在肚脐眼上贴上一剂中药总能很快就行好了,内外兼治,药到病除.在肚脐上隔药饼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 ...

  • 手上一穴,一穴治百病!

    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很多不愉快.想不通的事,既然想不通就不要花时间去想,继续过好现在的生活,说不定偶然的某一天会有不期而遇的结果. 继续思考毫无结果的事情只能是给自己徒增烦恼,最后还惹得一身病痛.当你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