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SI网络模型看西方文化,感叹文化的作用确实是无处不在
稍微了解网络的朋友都听说过OSI7层模型,这一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网线、调制解调器等在物理层传输电信号,在数据链路层实现建立逻辑连接、硬件寻址、差错校验、流量控制等功能。数据链路层又为更高一层的网络层服务。如此叠加,直到最上层的应用层。
思路决定出路。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行事风格,我们明显地能感受到设计这一模型时西方人透露出的文化习惯。
OSI7层模型反映了西方人做事的基本模式。他们总是先分解需要重复完成的任务,然后再用最小专业单元解决各个部分,最后通过固定的规则拼接组装直至完成整体任务。
这是一种看起来启动慢,但从整体周期考察,效率最高的生产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本质上就是标准化和模块化。
标准化和模块化是整个西方工业体系的最基本模式,渗透到生产的全过程,全球化就是这一模式的最大应用。这一模式反映在社会生活里就是分工协作,在遵守法律这一共同标准的前提下,各自找到最擅长的领域与他人进行合作。
在这一模式下,不同的整体能够对同一个最小单元重复利用,提升了最小单元的利用率,减少了整体内耗,最大化人力资源。
在OSI模型中,其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这些原则:(1)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2)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3)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正视层次问题,并且层次清晰,同一层面完全平等。其中协议就是法律,需要共同遵守,不同层面利用法律接口进行沟通。我们看到,在没有生机的机器世界里,却反映了活生生的西方文化。
底层努力的意义,只有上一层才能完全明白。
物理层传输的电信号并不了解自身的意义,只有数据链路层才能明白传输的电信号的一部分意义,而更上层了解的意义更全面。
很遗憾,这与我们的理想不相符,我们总是想着人人平等,但现实是每个人的作用是不平等的,并且每个人社会活动的意义自己很难看清楚,需要体现到更高的层面。
同一层面的问题,不可能在同一层面得到彻底解决。
就像比特和比特之间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如果出了问题,也不可能通过本层解决问题,只能通过更高一层解决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很多矛盾就是结构性矛盾,只能通过更高一层解决。
如果协议完善,将极大减小沟通损耗,如果协议变来变去,会降低不同层面沟通效率,直接影响到更低一层的矛盾的解决。
在OSI模型里,只有一层是实体。这非常类似于我们目前的社会结构,实体经济支撑了社会,却处于最底层。然而,分析OSI模型我们应该意识到,物理层是一切的基础,实体经济也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理层就没有一切,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一切。也许真正的平等就基于此。
以上就是典型的西方人的文化行事风格,也是符合人类发展的工业文明阶段的最佳实践,细分工大协作支撑了整个工业文明。
不得不说,文化的力量强大到渗透了整个文明体系,就连计算机网络模型也没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