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突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大力推进机制、师资建设
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身心相伴。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道德养成、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等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辅导,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推进机制建设
优化教育行政部门主抓、教科研部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专门成立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升级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研制武汉市中小学生心理安全防范工作标准等政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普及。
推动各区、各中小学校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间周安排1个课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属高校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将其纳入必修课范畴,而且还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等教育教学环节。
推进师资建设
指导各区、各中小学校制订规划,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专业目录中,按照学段设置了心理健康学科,在水平能力测试环节专门设置心理健康学科面试,既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的晋升机会,又体现专业特色。
下步工作
突出知行一体,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做
一是上好课程。在中小学校既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也重视德育、法治教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各学科合力育心的功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之间的渗融。健全市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一校一策,一班一方,一生一档,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抓好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心理环境,促进学生知行相长。创新宣传方式,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页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
突出教辅一体,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做
一是配好专业教师。在现有编制总量内,加大编制统筹力度,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探索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跨部门、跨学段动态调剂事业编制,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倾斜,积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保证专业人做专业事。加强市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行动及继续教育,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学生骨干队伍系统化培训,充分发挥三支队伍在关心帮助学生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做好专业辅导。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校级心理辅导室建设,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流程管理,通过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电话辅导、网络辅导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辅导服务。强化对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和趋势的研究研判,把研究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实际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突出资源一体,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做
一是深化医教接力。正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理服务需求的现实性,引进卫生健康领域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实行医教协同心理服务模式,构建集学生易感个体筛查、评估、预防和科学干预(转介治疗)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二是深化合力共育。加强妇联、教育、共青团、社区等组织的协同,坚持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和家长专题讲座,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畅通学校、社会与家长对话的通道,与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心作用,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