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完了,朋友们感觉幸福、快乐吗?有哪些感悟?

今天起床后,我在院内找昨天晚上“供灯”时,没放响的鞭炮。老伴说:收收心吧,60多岁的人了,整天东家喝了西家喝,喝的晕天晃地,喝酒回家就放鞭炮,也不考虑开始干活,子女们初二就上班去了,多不容易。听到这话,似乎有一种失落感:年就这样过完了?咋没了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劲?作为60后,小时候过年和现在过年有什么差别?咋感觉不热闹了?真的不如过去幸福吗?

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差别?

作为60后,这里说的过去,就是我的小时候,也就是半个世纪前后吧。那时候,吃了腊八饭就盼过年。为什么,过年的时候,条件好的,可以用家织布做一身新衣服,最起码能穿上一双宽口的千层底鞋(这双鞋或许就是一年的福利了,但千万别挑剔说大或小,否则就是哥或弟的“财产”了) ;另外,过年的时候,最起码年三十晚上,能吃上“足够”的肉,虽然不是随便吃, 但老人会在舍不得吃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我们“小孩”的要求;那时候盼过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和众多小朋友放鞭炮:一般是20响一掛,根本不会整掛放,都是拆开装在兜里,一个一个的放,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看谁的响。一般的小朋友能有10掛左右的,就算“富户”了,男孩多的家庭,需要共用。那时候过年,姐姐妹妹的福利就是买朵花插在头上,当然也要做件褂子或裤穿上,想全身“新”基本不可能。

而现在过年,首先考虑的是吃好:卖猪肉的最有话语权:过去抢“中间”,现在抢“两头”,“当腰窝”几乎没人问。况且肉已不是春节期间的“硬菜”,海货、青菜把肉“挤”到了一边;春节期间走在大街上,你看一下,除了儿童之外,有几个刻意买新衣服的?另外,凡放鞭炮的,都是在子、孙的促使下,长辈为其放鞭炮,而子、孙则在一旁捂着耳朵看热闹,但过去都是我们这些小孩亲自“下手”。现在放鞭炮一个特点:不管是多少“头”的,都是整掛放,哪有一个一个点的?

为什么现在过年没有幸福感?

春节期间聚在一起喝闲酒,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过年没年味了,不热闹了,没意思了。从感觉上,这句话确实对。但细想想,一点也不对。现在过年为什么没幸福感?关键是我们的生活天天如同“过年”。首先,新衣服随便买。穿着的衣服稍不顺心,要么有点过时,要么有个小洞,要么有个污点,就要买新的。现在你走在大街上,见谁穿的衣服有补丁?

就“吃”来说,虽然猪肉在去年价格较高,但谁家因“贵”而断过猪肉?集市上每集聚集人员最多的,基本都是卖猪、牛、羊肉的摊子前。

春节期间,人们把放鞭炮作为热闹的主要因素。实际上,现在放鞭炮只是春节期间一种“程序”,特别现在的儿童,有几个敢放、愿意放鞭炮的,都是像我这种年龄的人,思想上有一种怀旧心理招惹的。

总体来说,人们过年感觉没有幸福感,是在过年时,没有期待、没有欲望导致的,就像我的老人说的:平常生活就比过去过年生活好,到了过年再怎么好???

现在过春节,为什么感觉不热闹?

我们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多,要么在外和小朋友打架,要么兄弟姐妹之间闹别扭,惹的全家人不高兴,当时根本也无热闹可言,现在想起来了,感觉好笑,觉得热闹,实际上真不是那么回事。

当然,现在不热闹也有多种原因:

首先,老、中、青不和谐:老年人比较守旧,过年就按老一套,烧香、磕头咱不说,就年夜饭就是大问题。吃年夜饭做菜时,老年人喜欢按“样”,七碟子八碗,出门时别人问时,“样数”越多越有面子;而年青人不行,怎么顺口怎么来,所以就一样一一火锅,这种情况下,中年人就在其中调解,导致餐桌上表面上没了欢声笑语,但都会吃的肚大腰圆。

其次,现在的农村,年青人一般在外打工,年前回家后,对老人毕恭毕敬;对家人唯言是听。但过三、五天后,热乎劲一下去,说“原形毕露”不好听,但旧脾气又回来了,该犟嘴的犟嘴,该挑理的挑理,感觉家庭不和谐,实际是正常现象,不像我小时候那样,家庭矛盾天天有,习以为常也就是自然现象了。

当然还有一关键因素,就是现在小孩少了。你想,一个家庭就1~2个小朋友,只要一咧嘴,马上就有好几个老人争着抱,既看不到孩童的笑声,也听不到孩童的哭声,心中真也乐不起来。

过春节我有一个感悟,就是在腊月20以后,花上一部分积蓄,购买较多的肉、蛋、菜,在春节后尽情挥霍:炒熟后吃剩的倒掉,存放变质的扔掉;初二开始花钱买上礼品,以“酒、牛奶、饮料”为主,走“娘”家、看“姑”家,走亲访友,最后一个大结局,把“投资”全部变现成了礼品,又回到了自己家,最大的差别就是换了“品牌”。身体好的开始干些零碎农活,身体差的进了卫生室打点滴。等把家里库存的“营养品”消耗完了,农忙也就开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