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失分要点汇总(4)

示三十一有关“育种方式”

失分要记

(1)杂交育种是最简捷的方法,而单倍体育种是最快获得纯合子的方法,可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2)让染色体加倍可以用秋水仙素等进行处理,也可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且此方法能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进行。

(3)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诱变育种。

(4)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的方法,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5)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6)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马铃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警示三十二有关“生物进化概念及过程”

失分要记

(1)生物进化概念分析

物种与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突变与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抗药个体不是农药诱导产生的: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将抗药性个体选择出来。

(2)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分析

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引发生殖隔离,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警示三十三有关“反射弧受损部位”

失分要记

反射弧受损的分析方法

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此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由于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和大脑皮层,无感觉,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神经冲动能传到脊髓并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有感觉,但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3)神经递质被阻断不能释放: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

警示三十四有关“电流计偏转情况”

失分要记

(1)判断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的方向,要比较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电位情况:电位相同——指针不偏转;电位不同——指针由正电位偏向负电位。

(2)判断指针偏转次数,要分析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

膜兴奋情况:两处神经膜都不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同步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不同步兴奋——指针偏转2次;只有一处兴奋——指针偏转1次。

警示三十五有关“突触传递过程及异常”

失分要记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重新吸收。

(2)异常情况:

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可能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

警示三十六有关“动物激素调节”

失分要记

(1)激素及其分泌腺体分析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

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2)酶、神经递质、激素、载体及抗体

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

抗体、载体、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

警示三十七有关“体温调节过程、机理”

失分要记

(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

(4)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当产热多于散热时,则体温升高;当产热少于散热时,则体温降低。如果人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警示三十八有关“血糖调节机理及过程”

失分要记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

(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3)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是肝糖原,肌糖原不会直接分解形成葡萄糖。

(4)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警示三十九有关“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

失分要记

(1)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部分体液免疫。

(3)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4)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6)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7)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8)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警示四十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作用机理”

失分要记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

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

(2)免疫器官受损对免疫细胞及机体免疫的影响

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几乎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骨髓遭到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若胸腺和骨髓都遭到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