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十五)

141.耒lěi
原文手耕曲木也。从木推丯。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凡耒之屬皆从耒。盧對切。
释文: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
例如: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需要了解的内容初文作

,像一種彎柄的掘土農具形,上舉第一個形體還帶有手形,表示手耕曲木之意。故耒是一個獨體象形字。西周金文訛作

,表示末頭的部分由

訛作

,耒杆“

”當是手形之訛存,手形下之“二”當為飾筆,至戰國末秦初整齊筆晝而作“耒”,由此可知耒字並非从木从丯,不能分析為“从木推丯”。許釋耒之形體全係就訛體為說,不可信。凡是从耒的字,本義與農事或農具等有关。

142.角 jiǎo

字源解说:角,甲骨文

像牛或其他大型动物头上弯曲、尖硬、带纹路的自卫器官,古人将其用作量器和乐器。金文

在顶端加

,表示挂扣。篆文

误将金文

的挂扣状

写成了“人”

造字本义:牛、兽头上弯曲坚硬的自卫器官,亦用作量器和乐器。
原文角,獸角也。象形,角與刀、魚相似。凡角之屬皆从角。古岳切。
释文:角,兽角。象形,角与刀、鱼相似。所有与角相关的字,都采用“角”作边旁。
例如: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 · 释地》
需要了解的内容甲骨文所見作

诸形,為獸角之象形。“

”像角上之紋理。西周金文寫作

,再加飾而作

,春秋时写作

,小篆由此變作

。許云與“刀”、“魚”相似是指篆文角的上部“

”部分而言。凡是从角的字,本義或與角、或與長角之獸、或與以角所作之器物等有關。

143.竹 zhú
字源解说:竹,甲骨文

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

加强了叶子下垂、堆叶成簇的形象。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则写成了两个“个”

。在古代字形中,“艸”(卄)和“竹”相似而相反:叶片朝上为“艸”(草),叶片朝下为“竹”。

造字本义:名词,温带或热带禾本科植物,空心,有结,长笋。
原文:竹,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屬皆从竹。 陟玉切。
释文:竹,冬季生长的植物。象形。下垂的,像箁箬póu ruò。所有与竹相关的字,都采用“竹”作边旁。
例如: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 · 乐记》
 
需要了解的内容西周金文作

,竹葉的象形,用以表示竹子。饒炯《說文解字部首訂》云:“竹為艸類,凌冬不凋,故云冬生艸。”許言“下垂者,箁箬也”謂篆形豎画兩邊下垂的筆晝表示笋殼,不確。凡是从竹的字,本義跟竹、竹類製品或以竹類製品為工具進行的某種行為等有關。


144.箕 jī
字源解说:“其”是“箕”的本字。其,甲骨文

像竹篾编制的簸箕。当“其”的“簸箕”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曲”

(竹筐)或“竹”

另造“箕”代替。

造字本义:竹篾编制的簸具。
原文:箕,簸也。从竹、

,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

古文箕省。

亦古文箕。

亦古文箕。

籒文箕。

籒文箕。居之切 。

释文:箕,簸箕。字形采用“竹、

”会义,象形;下部是箕脚。所有与箕相关的字,都采用“箕”作边旁。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 · 汤问》
需要了解的内容甲骨文寫作

、形,象簸箕。至西周,下加飾筆作

,又於“一”下加“一一”為飾作

,“一一”又堅起作

,許因訓丌為“下基”、“薦物之丌”,故云“

”下為“下其丌也”,即謂“箕”所从之丌是放置簸箕的底架,大謬。劉剑云:“古文字中一些下部為横劃的字,在發展演夔中,常常在横劃下加上一横或兩小横。……而金文則是在加上一横後,又在横上加二小横,二小横又逐漸豎起來,於是便出現了“

”形飾筆其說甚是。又,古文

非箕省,許慎以省為說亦不確。本部只隸一“簸”字,訓“揚米去糠”,此種勞作以箕為工具,故字从箕。

145.丌 jī
原文下基也。薦物之丌。象形。凡丌之屬皆从丌。讀若箕同。居之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劉剑云:“戰國文字之前,從未發現過‘丌’字。其實‘丌’字也是個簡省分化字。其所从出的母字就是“其”字。甲骨文其字作‘

’、‘

’、‘

’等形,金文同甲骨文,作‘

’、‘

’形,又在其下增加一横飾筆作‘

’,又在一横下增加兩點飾筆作‘

’,後來二点漸漸寫得立起來作‘

’。這與奠字本作‘

’形,後加兩小横飾筆作‘

’,又發展成為‘

’的情况相同。“丌”就是截取‘

’字下部“丌’形而成,其讀音還沿用‘其’的讀音。古音其、丌聲韵全同,因‘丌’為‘其’之簡省,所以古文中‘丌’、‘其’又可通用。”許慎“下基也”云云純係望文生訓。本部共隸六字,一是“

”,表古代宣教之官沿途采集詩歌方言,字當从辵得義,以丌為聲。二是“典”,典字甲骨文所見是手捧簡册之形,作

,雙手中間的“二”是飾筆。西周金文寫作

,又省作

,下部只保留了“

”。後來將飾筆下一横變為兩小横,寫作

,“

”又竖起而有了

。三、四是“

”和“

”(巽),二者為一字。其初本作

(甲骨文),為俯身恭順之形,本義即為恭順。此後演变而作

。五是“畀”,初文本作

(甲骨文),演變而作

。六是“奠”,初文本作

(甲骨文),演變而作

。故六字均非从丌得義,許慎對六字的構形分析不确。

整理  知秋

本源书苑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女、姒、姬、朕、我

    42.    女 nǚ 汉典: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 ...

  • 晏字

    "妟"是"晏"的本字.妟,甲骨文(日,太阳)(女,仕女),表示丽日和美女.有的甲骨文将"日"写成"口".金文加(双手), ...

  • 【方国瑜】“古”之本义为“苦”说

    [编者按]1983年12月24日方国瑜先生逝世,今天是12月24日,认真学习一篇先生的文章,也许是最好的纪念.此文以纳西文字与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中的"古"字作比较研究,以说明 ...

  • 【甾,缁,緇,淄】的甲骨文象形文字金文篆文

    汉字的来历和演变 甾: (六書通 篆體字) (金文 ) (甲骨文 ) 緇: (說文解字 篆體字) (六書通 篆體字) 淄: (六書通 篆體字) 甲骨文密码 [甲骨密码] 緇:緇=甾+糸. 淄:淄=甾+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二)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二) 67. jú 说文原文:叉手也.从 .彐[段注:此亦左右变之].凡 之屬皆从 .居玉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隸作"臼".許云叉手謂字形表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

    十  言 誩 音 䇂 丵 55. sà ()三十幷也.古文,省.凡之屬皆从. 56.言 yán 字源解说:言,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舌 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简体甲骨文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四)

    为复兴华夏文化而读书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支   畫 隶 臤 臣 79.支  zhī 字源解说: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一种主干轻而有韧性的植物.支,籀文 = ("竹"的上下结构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五)

    86.殳  shū  字源解说:殳,甲骨文 = (圆头长柄的打击器物)+ (又,抓持),表示手持一柄大锤.有的甲骨文 字形中的大锤 佩有缨饰.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长柄大锤击杀敌人.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六)

    92.攴 pū 字源解说: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权杖.攴,甲骨文 = (卜.权杖) + (又.抓握),表示持杖击打. 造字本义:手持权杖击打.金文 .籀文 略有变形.篆文 将甲骨文的 写成&quo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八)

    104.白 zì 说文解字: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气,从鼻出,與口相助也.凡白之屬皆从白. 例子: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 · 士节> 需要了解的内容:為自字異體.自字甲骨文.西周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十九)

    110.奞 suī 说文原文:鳥張毛羽自奮也.从大从隹.凡奞之屬皆从奞.讀若睢.息遗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依本部所隸"奪"."奮"二字金文所見从 . 觀之,許慎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

    7.玨 jué 说文原文:二玉相合爲一珏.凡珏之屬皆从珏.(瑴),珏或从㱿què  .古岳切. 释文:(双玉,二玉相合为一珏). (需了解的内容):本部收"班"字,本義和玉相關.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十)

    115.羴shān 说文原文:羊臭也.从三羊.凡羴之屬皆从羴.羴或从亶.式連切.    需要了解的内容:許云"羊臭"謂"羴"字表示羊的氣味.字見甲骨文,从三羊或 ...

  •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讲解(二十一)

    121.bān  说文原文: 箕屬.所以推弃之器也.象形.凡之屬皆从.官溥說.北潘切.   需了解的内容:作為箕屬之華,本部从其得義者,只有 .棄二字.然 .棄二字所从之實即"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