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写作漫谈【作者:姜安良】

本文作者:姜安良近照

【作者简介】姜安良,山西省忻州市人,1962年入学的理工男,大学毕业后曾在教育和党政部门工作。退休后,出于爱好,经常学习诗词楹联,偶也有所习作。

挽联写作谈

文/姜安良

挽联是楹联中的一种,要写挽联当然先要懂点儿楹联知识。楹联不是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就行,它的“规矩”还不少,按现行《联律通则》的国标要求,其基本规则有六条,可用六句话简述为: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严格来讲,我们写挽联也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规则的要求。对此,本文述略。本文仅就在符合楹联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如何写好挽联谈几点个人的体认。

多年来,我为一些逝去的长者写过不少挽联。由于大多情况熟悉、感情深厚,故总是绞尽脑汁想力求写好,为此,平日注意学习总结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对写挽联有了一些切身的感悟。

一、了解情况心有数

写挽联首先要对逝者本身以及是以谁挽谁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这是理所当然的,无须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所谓逝者的基本情况应主要从两方面了解掌握:一是逝者的生平、家庭、品性等情况;二是逝者工作、生活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以及与逝者有关的古今典故等方面的知识。对这些情况心中有数了,就有了写好挽联的基础条件,才不会闹出什么笑话来。当然,只要熟悉了逝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就能写挽联了,但只有全面掌握上述两方面的情况才便于托物寄情,借景抒怀,才会写出言简意赅,底蕴深厚的挽联,使人读之动情、驰思。

如潘力生(旅美华侨)挽彭德怀联:

平江起义,牯岭陈词,数万言沥胆披肝,力佐元戎成大业;

海角传书,天涯闻耗,几亿众含悲陨涕,共伤祖国失干城。

【加注:“牯岭”,代指庐山;“干城”喻指国家的捍卫者。】

作者潘老先生侨居海外,赤诚爱国,他在深入理解逝者生平功业及民众的感怀、社会的反应后,抓住其最主要的“亮点”和“痛点”写出了情深意长的高品位挽联。上联着重写逝者生前:从早年的平江起义闹革命,到庐山万言之痛,为祖国的解放、建设大业功昭日月,气壮山河。下联写逝者逝后:从作者个人到亿万民众,从国内到海外对逝者的哀痛、缅怀,语挚情真,情文相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拙作与大家之作是云泥之别,当然不能相提并论,但为了说明问题本文也相应地列举了自己的一些习作。这样虽有鱼龙混杂之弊,却能联系熟悉的情况,结合实际给予阐述。

如拙作,挽李老部长联:

秉公做事,事皆有成,但见功业依在你弗留,系舟台山垂头立;

真心待人,人尽怀念,孰知古稀未及公竟去,牧马清水涌泪行。

联中“清水”不是指清澈的水,而是指老李家乡的“清水河”。显然,没有对逝者生平的全面了解是写不出、写不准如此挽联的。

又如拙作,挽史老夫人联:

堂承四世,岁越九旬,子孙衍百余,功耀家山德丽史;

岳痛五峰,河喑七岭,哀悲声一片,魂归畴野驾升天。

联中‘五峰’、‘七岭’是指史老夫人所在地的五峰山、七岭河(牧马河的俗称)。

二、把握亮点定侧重

在基本了解逝者的有关情况后,就要着力把逝者人生中的两点抓住,即既要把识其“亮点”,又要深知其“痛点”。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准、精到,真挚感人的挽联。当然,人的一生中“亮点”也好,“痛点”也好,可能不少。但我们写的是挽联,是对联的一种,它是两行文字的艺术形式,若选得过多是承载不了的。因而,需要下功夫对其“两点”的内容进行筛选,把“亮点”和“痛点”中的重点抓准,且必须尽力“规划”成两个侧重面去概括、去表述。所谓的两个侧重面,有的是以生前与逝后分的,有的是以功业与品性分的,也有的就是按逝者的重要内容,或按时间、或按地理、或按性质分的,等等,不一而举。总之,选定两个侧重面是必须的,但具体怎么分并无统一标准,只要因人因事,顺理成章,相得益彰,撰写者便可各显神通。

如张伯驹挽陈毅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威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加注:“尊俎”,指从事外交工作;“干城”,指从军事作家国的捍卫者。】

作者张伯驹是现代词学家、书法家、诗联家、书画收藏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这副挽联的上联侧重写陈毅建国前领军、主政的历史功勋,下联侧重写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外交工作的伟绩。全联选逝者军事、外交两个侧重面,突出了逝者的典型经历、典型功绩、典型人格魅力,以及人民群众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联语文质兼美,对仗工稳,内涵十分丰富,音韵极为考究。据说,此挽联在追悼会上被毛主席看见后颇为称赏,并随之询问了作者的近况,之后张老方复出工作。

拙作,挽赵老局长联,是根据老局长解放前从事武装斗争,出生入死,英勇卓著;建国后多年从事教育,业绩丰硕的实际情况,抓住其从文从武的两个侧重面的“亮点”给予真切的追怀。挽联是:

业在文,为家乡教育飞腾,饱受风霜开伟业;

功从武,谋本土人民解放,历经艰险立丰功。

又如拙作,挽周老先生联:

功盖家山,几十载精育英才人敬重;

名垂凡庶,廿一年智拼恶患众折服。

此挽联也是紧紧抓住了老先生人生中的两大亮点:一是辛勤培育儿女成为出类拔萃的才俊,二是长期与绝症抗衡,不屈不挠,豁达应对。经过一番字斟句酌的功夫,写就了如上的倾心倾情之作。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选定哪两个侧重面可随人而定,但选不选两个侧重面却是毋庸置疑的。一般说来,如果一副挽联上下联只是一同地、一味地写逝者的一面情况,恐怕就不仅作不出好联,甚或失去了对联的本性。同时,还要注意挽联上下联的份量一定要权衡好,切忌上联很重下联轻。这后者往往是初能写挽联人易出的毛病。

三、情真意切是关键

人们撰写挽联的目的是为缅怀逝者,昭示后人,本旨是十分纯真圣洁的。因之,它来不得半点儿浮泛、乏味,情真意切是至要。记得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马萧萧先生就曾说过:“对联中最富文彩而耐读的,要数名胜联、题赠联和挽联。而挽联读来尤为激心动情,气韵绵永。”还有的楹联名家在论到挽联时讲:“见真情者,唯挽联,见功力者,唯挽联。”本来,写联本身就是一个以情驭笔的过程,更何况写挽联,故谓之情真意切是关键。

如,宋庆龄挽孙中山联:

志在求大同,热爱黎民热爱我;

星沉乱方寸,痛哭社稷痛哭君。

作者情感深挚,用词精当,笔致精到,故写出了极具感染力的挽联。两联内容各有侧重:上联从伟人、治国的角度予以述怀,下联就亲人、自身的角度表达悲怀。

又如,曾国藩挽乳母联: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作者为其乳母写的挽联,既在情理之中,又在世俗之上,情真意切,切身、切痛、切要,用词、用数、用典,皆极为老到。

拙作,挽焦老书记联:

思往日,史事昭昭,雄执本土遭错折,牛城忿卧心常痛;

看今朝,哀辞切切,众祭英灵表怀念,马水悲哭泪已干。

【注:联中有白字任之。】

联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怀,是基本达到了情真意切的。然真要写好也确非易事。有些人误以为写挽联就是对逝者肯赞一番,于是就可以随意夸大其词,不着边际;也有的误以为写挽联就是对逝者离去哀痛一通,于是便一味悲痛落泪,而实际上空洞乏味,毫不动人;还有的误以为挽联就用那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能用的就行了,还需自己写什么挽联。所有这些都不该是我们撰写者的态度,而需要的是真情实意地投入进去下一番工夫。

又如拙作,挽学友焦树杰

养儿育女润家声,事事称心不应走;

从教利民办企业,行行出众俱当歌。

四、注重修辞再提升

逝者的情况已经了解,重点也以明确,再加上情真意切的词语,一般说来,就应能写好挽联了。但为了‘锦上添花’,使写出的挽联更有可读性、欣赏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还应该讲究修辞。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修辞好比衣服”,它显然是不能不讲究的。事实上,要写好挽联,如同写好任何一种对联一样,往往都会用到修辞方法,尤其是七言以上的长联。当然,修辞方法的种类,按所谓的“辞格”分,也有很多很多,我们不需详究它。只是强调,为了写好一副像样的挽联,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如,央视悼罗京的挽联,联中就运用了“嵌字”、“比拟”、“用数”等修辞手法。其挽联是:

罗幔衔哀,九域惜英才,荧屏形象且依然,芳流一代;

京华饮泪,万家钦雅范,笑貌音容犹宛在,勋记千秋。

联中的“嵌字”是“嵌名”,属于“鹤顶格”,也俗称“藏头格”,即把逝者的名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联中的“比拟”是“拟人”,如“衔哀”、“饮泪”本应是有情人活生生的行为,这里用在了事物上。联中的“用数”,如“九域”对“万家”、“一代”对“千秋”,都十分精准。

拙作,挽王老书记联:

王者风,数载领风骚,造福忻地,遗爱晋中,辉煌业绩扬三晋;

珍之品,万民怀品性,行事从严,待人讲信,卓跞德才耀百年。

联中也采用了鹤顶格“嵌名”,以及“自对”、“并列”等修辞手法。一般情况下,一副挽联中往往会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只要用得准确、自然、生动,就会对整联起到很好的修饰、增色作用。需避忌的是生搬硬造,堆砌辞藻,弄巧成拙。中国自古就说“修辞立其诚(《易传·文言》)”。我们决不可为修辞而修辞,也不宜动辄对逝者嵌名,追浮艳而失去至诚。

又如拙作,挽张挺老部长联:

热血校从戎,肝胆奉职,军工电子数十年功勋卓著;

硕德身作范,光华垂世,市邑家山千万众赞誉深淳。

至于挽联是写长好,写短好?写好就好。一副上乘之作不在乎长短,精炼短小照样能写出十分感人的挽联。

如,潘基踬挽刘少奇联:

冤沉六字;

泪洒千秋。

【注:六字即叛徒、内奸、工贼。】

全联仅仅8个字,潘在追悼会上读之,竟令与会者同泣!

又如,唐棣华挽邓拓联:

三字沉冤千古恨;

一盒忠骨万年香。

【注:“三字”指“三家村”名。】

拙作,挽任厅长联:

哀悼任劳任怨;

责言奸险张狂。

也只有12个字,其中还现用了两个成语占去8个字。整联虽字句不多,倒也意味深长。

近期热门文章回顾:

【9.15截止】“郑和杯”爱国主义教育全国征联启事

【8.31截止】第二届“醒醉杯”楹联书画作品大赛启事

【8.20截止】“中信银行”杯南京玄武湖公园诗词楹联大赛征稿启事

【8.30截止】第二十届中国(黄姚古镇)楹联论坛暨黄姚楹联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征文启事

【8.31截止】“黄姚古镇杯”海内外楹联大赛征稿启事

【8.31截止】第二届中国(运城)农民楹联大赛启事

【8.5截止】“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28期开赛启事【题《龙文鞭影》】

【8.5截止】2020年首届高淳胥河文化带暨高淳“楹联一条街”全国征联启事

【7.15截止】“泽润堂”有奖诗钟月赛第15期开赛【碎锦格:论持久战】

(0)

相关推荐

  • 人间联话(95)曹仲节 让对联从“作联切入点”走来

    [作者简介]  曹仲节  1958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1979年毕业于湘潭师范专科学校中师部,获得湖南省政法管理学院大专文凭后进入警察队伍工作.热爱对联文化,始终把学习.创作.书写对联作为业余乐事, ...

  • 【荆楚联谭】姜晴舫哀挽联赏析(上)

    宜昌清末联家姜晴舫哀挽联赏析(上) 作者:曾祥科 前文介绍了宜昌清末联家姜晴舫的寿庆联,接下来再为读者介绍他的哀挽联. 姜晴舫的挽联大多情感真挚,即便是代他人所撰,也能设身处地站在挽者的角度,述事言情 ...

  • 怎样写挽联/邵东楹协2020年度第六场名家讲堂开讲/附讲义

    2020年10月24日(本周六)上午8点58分,邵东市楹联家协会在威亿大厦七楼邵东市爱心义工联合会会议室举办本年度第六场名家讲堂,由全国书香家庭之一的高级讲师,邵东市楹联家协会顾问朱亮辉先生主讲. 今 ...

  • 刘科元‖只言片语说“挽联”

    只言片语说"挽联" 刘科元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它具有传统性.大众性.艺术性.适用性等生命力很强的汉语言文学载体.我说它是风情万种的宠儿! 走进婚房,它披红挂彩捧笑着恩爱 ...

  • 也谈“挽联”的创作

    谭绍钧 根据我所写"挽联"的二十多年实践,略有感悟.与各位楹联家分享. 一,挽联是楹联中的一个类型.所作挽联必须适合<联律通则>.<联律通则>是所创挽联的基 ...

  • 3副名人挽联,寄托哀思,文采一流,情真意切令人深思

    挽联是专门用于哀悼死者.治丧祭祀的对联.通常来说,挽联既要体现死者的生平,又要展示对联作者与死者的关系,所以,想要写好挽联是比较困难的. 换句话说,一些好的挽联在文采上是比较惊人的,因为也被众多对联爱 ...

  • 林庆铨·楹联述录|卷七(二十)挽联

    楹联述录 本书转自恶人谷珠楼,感谢前辈们的努力! 曾文正挽邹叔绩孝廉汉勋联云: 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 与岷樵同死,日月争光. 盖孝廉经术极精. 挽联有情真语挚,读之如见其人者. 曾文正挽莫郘亭舍人友 ...

  • 清江诗苑—点屏成鉴(43)曾祥科(空山新雨):挽方纪申先生联作浅析

    挽方纪申先生联作浅析 ★ 曾祥科(空山新雨) 近年来,长阳诗词楹联学会逐年加大对楹联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改变"重诗词轻楹联"的局面,会员的楹联整体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 ...

  • 林庆铨·楹联述录|卷七(十二)挽联

    楹联述录 本书转自恶人谷珠楼, 感谢前辈们的努力! 郭筠仙侍郎嵩焘抚粤东时,延先严课其嗣君立篪茂才,时铨随侍.侍郎属录奏稿,并为缮写密摺.侍郎古文词雄迈沉郁,联语亦多古奥,惜不及钞. 兹读侍郎挽曾文正 ...

  • 《挽联敬悼窦国荣老英雄》

    (英姿飒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窦国荣同志戎装照) * "挽联" <悼窦国荣先生> 横批: 窦公千古 上联: 国泰民安  工匠精神隽永 下联: 荣宗耀祖  军魂正气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