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伏梁”断心脏病|伏梁是筋,但不是筋肉之筋,是经筋之筋|拨筋除脚垫
心脏病是目前的多发病之一,有没有自我诊断的方法呢?其实,在中医经典中早就给出了答案。
《难经·五十六难》云:“心之积,名曰伏梁。”那么,“伏梁”到底是什么?与心脏病有什么关系呢?
伏梁是筋,但不是筋肉之筋,而是经筋之筋。《灵枢·经筋篇》载:“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其成伏梁”。如何摸到伏梁呢?
1.位置。我们顺着心口窝摸,在胸正中的胸骨下有个尖骨头,即剑突,剑突向下至脐即是伏梁的位置。
2.指法。四指并拢,不用拇指。
3.手法。指尖向上,即向着头部的方向,按在剑突下,手与皮肤之间不要滑动。
4.摸法。左右按寻1~3厘米,深浅度在皮肤与肌肉之间,一般胖人须按下1~2厘米,瘦人按下0.5~1厘米。
慢慢摸索,心脏病人此处可摸到细如筷子,粗如杯口的“筋”,病轻则细,病重则粗。一般急性心脏病人一周后即会出现,足以证明脏腑之病传至经络的说法并非虚谈,祖国医学强调的经络是可以摸出来的。
那么,找到伏梁这根经筋,就能够治好心脏病吗?
首先,摸“伏梁”,可以在心脏病初起时发现其端倪,有助于我们做出准确诊断。
5.其次,因为心的经筋在肋骨间分布最多,筋结大部位在左胸肋骨间,同时,还须兼顾心经的正经,即从手到胸的手少阴心经。因此,治疗心脏病,绝对不是仅仅依靠“摸”横梁就能解决。
再次,实践证明,从疏通手少阴心经及经筋来入手治疗,很多心脏病人可以治愈,有不少人至今未再复发,足以证明经络对人体的重要性。
所以说,“摸”横梁可做为判断心脏病的重要依据,而治疗心脏病,则需多方入手。
脚垫,是我们老百姓常见的小毛病之一,病虽不大,但却时常让人走路艰难。其实脚垫是个笼统的俗称,它包括医学上的胼胝和膙子两类。膙子是皮肤角质层增厚,多发生于吃力受压的部位,所以走路少的人基本是没有膙子的,即使长了膙子,只要穿软底鞋,注意减轻摩擦、硌、压等外力,膙子可以完全消失。
胼胝则不同。长了胼胝大多有穿过于窄小的鞋子、有外力压迫的经历。鞋子过于紧窄,就会使脚部筋骨收紧,无法舒张,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在受压时“筯翻”。一般走路时硌到石子之类小而硬的东西时,不是筋被硌到一边,就是把筋硌伤了,最后皮和筋粘连,长在了一起,形成一块硬块,也就是胼胝。
胼胝是有“根”的,呈半透明状,是粘连的一部分。即使穿软底鞋、少走路,也只能减轻,并不会使胼胝消失。
分清了脚垫、膙子和胼胝,下面我们来着重讲一下如何用拨筋的方法除掉最让人头疼的胼胝。
治疗胼胝,不能用推的手法,推是推不动的,而是要用“抠”的手法把筋抠回正位,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分离粘连的组织,随着粘连的减少,胼胝会逐渐变软。另一个目的就是使筋回到“槽”里,即回归正位,这样两步到位,才不易复发。胼胝生长的部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长在脚掌外侧的胼胝,多发生在小趾后侧的第五跖骨,跖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撑脚掌的骨头。这里的“筋翻”大多是向脚外侧翻,治疗时则应当向里抠,就是向脚内侧。治疗前,先用热水泡脚一两个小时,把胼胝泡软,然后用钝刀刮去老皮,但要注意别刮破出血。然后用指尖向里抠,稍加点力度,以感到微痛为度,一般一次抠七八下即可。每隔两三天抠一次,以后可以七天一次。稍软的胼胝一般一两个月即可治好,稍硬些的,一两个月后可每周治疗一次,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治愈。
长在脚掌内侧的胼胝,一般是向脚外侧抠,即向脚心的方向抠。
长在脚掌中间、对着中趾的,是第三跖骨远端,这里的胼胝情况比较复杂。多数是向外翻,少数是向里翻。怎么区别呢?可以向里向外都试探着抠一下,痛感轻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治疗方向。如果向里和向外抠痛感差不多,那么胼胝就是长在正中间了,这时需要向里向外都抠一抠,让筋回归正位。
以上的方法很简单,会使用这种手法的大夫不多,我们可以自己试着摸索治疗,因为自己的感觉更清晰,只须在治疗时判断方向和轻重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