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禅宗漫说-1
精神分析与禅宗漫说-1
作者:刘其霖
印度禅宗初祖是大迦叶,是释迦牟尼佛所传法脉的一支。佛陀是彻悟宇宙万法真理的人,他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显现,是妄想执著的产物。就连我们的身体、意识都是如此。所以佛陀的理论非常彻底,我们可以把其他宗教、哲学、科学,种种的学问置于佛教理论的背景下去看,看看它们分别触及了佛教理论的哪个层级、哪个面向。
慧可见达摩之前,通晓儒释道的学问,对佛学的造诣甚高,然而他的疑惑却越来越大,因此有个极度的痛苦。他砍掉自己的一条胳膊,得到了祖师传法,可见,精神的痛苦要远大于身体的痛苦。自慧可到五祖弘忍,都是单传,六祖慧能将禅宗发扬光大。但是我们会发现,修习禅宗的人很多,相比修习的人,真正开悟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人却凤毛麟角。
为了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弗洛伊德发明了精神分析,之前人们是非常自大的。哥白尼的发现把地球置于太阳的周边,人们意识到自己居住的地球并非是宇宙的中心。弗洛伊德的发现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自我意识置于精神活动的边缘,原来人们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在于无意识,而非所谓的强大的内心——主观意识。这里,弗洛伊德做的很彻底,就连这个无意识也是个他者,是个地地道道的“外人”。
精神分析诞生的一百多年间,经过了长足的发展,新的学派不断出现。其中的很多学派与弗洛伊德的发现渐行渐远,而拉康是坚持弗洛伊德路径的分析家之一。拉康对中文感兴趣,也对禅宗感兴趣,并在其精神分析的实践中尝试融入禅宗的方法。人们认为拉康是晦涩的理论家,然而相较于他的理论,拉康更是个临床分析家,他的理论都是临床的思考的结果。拉康是个非常高产的分析家,接待过非常多的分析者,曾经帮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解除了痛苦。
(佛教对于解释万物和人生有个究竟的理论,那么佛教修行的证悟是个彻底解决人生问题的途径,那么禅宗开悟可以解决一个人所有的痛苦,但是修行的人很多,真正得到证悟的人却很少,绝大多数人终老都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相较于佛陀的时代,后世人们通过修行而证悟的更是少之又少。精神分析虽然不能完全解除症状,只能部分的解除或减低人们的痛苦,并且即使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分析后,分析者在生活中还会遇到问题,又出现新的困惑。而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精神分析的设置确定而简单,尽管这个方法不能够让人究竟解脱。既是分析家又是禅师的佛洛姆就曾说过:精神分析可以作为禅宗开悟的准备)。
精神分析是一个分析者和一个分析家一起工作,对者分析家言说。这个分析家是必须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分析的,不是每个经过分析的人都可以做分析的工作,但是要想以分析家的身份工作则必须接受分析。弗洛伊德把分析的过程划分为循环往复的10个阶段,分析家需要经历至少一个循环。(完成一个或数个循环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不同的分析家与分析者的工作对子会很不同。分析工作达到哪个阶段,是不能以物理时间来划分的,分析的进展遵循的是无意识的逻辑时间。拉康采用的弹性时间就是充分遵循无意识的逻辑,每次分析会谈都没有事先规定的、已知的时长。分析是否结束,分析者能否通过,以分析家的身份工作,也不是用一个确定的时限标准来衡量。IPA的训练分析有个500小时的最低时限,当然,分析家的训练需要达到一定的时间的,但是不应该是被规定的。IPA的每次分析也是固定时长的,在预先设定的时间中止分析,这里没有遵循无意识的逻辑,所以IPA的标准是有问题的)。拉康试图建立一种通过制度,让想成为分析家的分析者对另外两个即将结束分析的分析者去言说,然后由那两个分析者转述给资深的分析家,由资深的分析家判断申请者是否可以以分析家的身份工作。
我没有参禅开悟的体验,对此只能是道听途说。修习者首先有个极大的困惑,然后可能自己苦思冥想、参话头、读书、拜师求学等等,最后遇见一位大师,这个大师是个开悟的禅师,给他说一句话或者呵斥他甚至打他,刹那间他开悟了。这个悟境首先自己是知道的,是云开雾散豁然开朗的体验。这时的弟子思如泉涌,会说一段偈语,禅师一听就明白,这个弟子开悟了。这是大家能知道的,还有一些人,他们是在其他的境遇下开悟的,比如摔了一跤,或者打碎了一只杯子,这时没有人给他印证,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往往还会说一段偈子,然后他还像平常人一样生活。这个是与精神分析不同的地方。
这里牵涉出了传递的问题。释迦牟尼佛传法49年,他却说自己什么都没说。佛陀的意思是所有的这些经律论及八万四千法门只不过是为了度众生的方便,一旦众生得度,这些都是要抛弃的。精神分析也是如此,分析家在工作时,他所学的那些理论都是要忘记的,每一次都是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全新的工作。同样,分析者在做一个分析之前,最好不要去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知识,就是去找一个分析家说自己的痛苦。在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经典与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是科学,只是工具,科学是要被破除的东西,拉康说科学是个大的妄想,是与佛教思想不谋而合的。
作者简介:
出生日期:1970年10月
毕业院校: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