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王》这么憨!汲取古拙外表下的丰富元素,竟能“破板”隶书创作

为何有一丝篆书遗迹的《好大王碑》却能站稳书坛,引起艺术家们的高度关注呢?

或许是因为它实在太憨了。
由于融篆隶为一炉,并时有楷书之意,使《好大王碑》具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艺术价值。
法则的限定常常制约灵性的突发,它虽不属于技法类碑版,但它绝对是风格型、情性型。
学好了,常能成自家风貌,给人带来意外的收获!
如今学汉隶的人很多,很容易就形成了“千人一面”的风格。
这个时候,如果能在汉隶的基础上,汲取独具一格的《好大王碑》的隶书营养,书风或许会有突破。
“字形方正,外紧内松,一笔一画,该长就长,该短就短...”,笔法上的单纯,让《好大王碑》有种独特的“拙”味,一种天真而又有厚重味的'拙'。
与成熟汉隶相比,《好大王碑》笔画无蚕头雁尾的装饰性,显得不那么'正宗';再加上具有特殊的拙味难把握,很多人就“悄悄”忽略了它。
有些味道,不能仅靠笔墨技法锤炼来解决,有人就爱这“憨意十足”的拙味!
她是第五届兰亭奖得主,亦是国展书家——李爱玲。

多年来习书,主攻《礼器碑》,兼取《石鼓文》,以篆养隶,篆隶并修。

导师简介

李爱玲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协理事。2001年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书法专业,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王镛书法工作室深造。

获奖情况:

第二届全国书法临摹展(中书协)

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展(中书协)

第四届全国隶书展(中书协)

首届沈商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中书协)

第二届全国手卷书法展入展(中书协)

第五届全国书法兰亭展佳作奖(中书协)

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获奖(中书协)

“铁人杯”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第七届新人新作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首届“张芝”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孝行天下墉桥杯”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丝绸之路”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展(中书协)

第五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展金奖(中书协)

首届“长江杯”书法展(中书协)

这《好大王碑》融篆隶为一炉,并时有楷书之意,笔笔皆带古意,怎能不列入她的“必学”选项!

李爱玲老师临摹作品

纵观整个书法圈,很多古朴一路的作品,你一看也有不少《好大王》影子的,但不少书友都表示这“憨憨体”实属难以取其神,甚至不知如何去参考!
当然,也有一部分的人能做到取其形,距离形成自家风格还有一大截!
李老师却对《好大王碑》赞不绝口:妙不可言!实在太憨拙可爱了!
那不妨一起看看李爱玲老师是如何展开学习,并写出“拙”味的!

用笔之“拙”

在取法上,《好大王碑》的用笔保留着浓郁的秦篆风格,这大约因为高句丽远离中原,受中土文化影响较小的缘故吧。
起笔圆钝,藏锋逆人,行笔迟涩,收笔沉着,转折处灵动坚实。
线条中又极少出现波磔,而以平式、直式为主,圆乎乎、模糊不定的笔道甚是可爱。
在浑朴圆厚的强势主流笔调外,偶尔的间以方厚之笔,整体呈现凝重古朴、力举千钧之势。

李爱玲老师临摹作品

李爱玲老师说:这样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线形并不复杂,多以圆笔出之,但对线质和笔意的要求却极高。
临习《好大王碑》时应在熟练掌握“中锋运笔”的基础上,注意行笔过程中的提与按、轻与重、快与慢的交替运用和细微变化,以增强运动感,从而使线条更加圆浑,更加厚重而富于力度。

另外,该碑线条虽多带篆意,但许多地方已出现明显的“楷变”消息,入横画的“斜方头”、撇画的“尖尾”等。

结构之“妙趣”

虽说,结构上外廓大多整齐而不放纵,但内部结构却变化多端,对比强烈而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点画熟练地“排兵布阵”的能力和大胆超凡的空间构造想象力。

章法之“独具一格”

在章法上,汉碑普遍以拉大字距,强化横向“行气”贯通以造成空间对比的篇章处理手法。
而《好大王碑》在章法上有行有列,字字独立。
一方面,由于字型大小不一,自然天成,使其无法用以后的北朝碑版惯用的纵横界格使自己应规入矩;
另一方面,它又力图摆脱隶书“左挑右波”的束缚而力求新变,这就使它无法(或者根本不情愿)采用汉碑那种处理手法。

李爱玲老师临摹作品

由此,采用靠近“楷法”(当时是属于“新”的)排列方式并辅以竖界,自然成了该碑当时的最佳选择。
李爱玲老师认为:这对于现在学书的我们也是一种启发,在章法的处理上,无论采用哪种布局方式,只要能够充分展示艺术元素,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都可以去大胆尝试。
另外,在工具选择上,李老师推荐用短锋羊毫为佳,笔锋不可过实;用墨勿稀,要浓重;纸张选用表面粗糙、吸水性较差的更好。
说了这么多干货,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
在进行过系列法度严谨的汉碑体系训练之后, 反过来学习《好大王碑》真的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此次,墨池学院特邀李爱玲老师开展《好大王碑》主题课程。
她将以探索《好大王碑》的结构特征,学习其别具一格的章法要领,穿插临摹示范向创作进行过渡,并将所学技法用不同的创作方式展开解析,运用到实践当中,助你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隶书作品。
首节课试听仅需1元

课程提纲

第一课时 《好大王碑》的“巧”与“拙”

上课时间:2021.03.10 19:00

1. “篆籀”用笔的书写技巧

2. 《好大王碑》结构特征分析

3. 体现“巧”与“拙”的结字原理

4. 《好大王碑》临摹示范

第二课时 《好大王碑》结构解析

上课时间:2021.03.17 19:00

1. 独体字及例字示范

2. 上下结构及例字示范

3. 左右结构及例字示范

4. 半包围结构及例字示范

5. 全包围结构及例字示范

第三课时 章法解析及集字创作

上课时间:2021.03.24 19:00

1. 行列的错落关系

2. 墨色的变化

3. 章法的变化处理

4. 用不同的章法形式集字创作好大王

第四课时 意临创作及技法运用

上课时间:2021.03.31 19:00

1. 什么是意临创作

2. 意临创作不能违背的点

3. 结字原理在创作中的运用

4. 意临创作示范

课程报名详情

(3月10日开课,首节课仅需1元)

本次课程分4个课时,2021年3月10日19:00第一节课,在微信群内以语音+图片+小视频的方式直播授课,第一节试听课1元,后续3节正式课每节50元,打包报名可立享优惠价120元。课程均会整理回放,供学员反复观看,回放永久保存在公众号中。

更多作品赏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