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 | 从高考作文题看时代变迁
作文是一年一度高考的重头戏,也是最能引发全民参与的一道标杆试题。回故恢复高考40年来江苏考生经历的作文试题变化,从最初的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从单一试题到二选一试题,高考作文一直紧跟时代不断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同时记录下时代变化的脉搏。
高考作文的价值文何为?化为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风与时代合拍,高考作文记录时代,同样也被时代记录。看全国卷的“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浙江卷的“人生三本书”、山东的“24小时书店”、江苏的“车来车往”等等。
这些命题作文材料大多结合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导考生抒发人生感慨,触及国家热点,融通古今中外,提练出厚重人文精涵与鲜活性兼具,有时代主题和鲜明价值观念。
高考作文着实会考出考生思维、知识、才思甚至是道德情操。今年很多包括“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大国工匠”、“天舟一号”等入文综试卷,而这些话题更是作文的“现实题”,把握它作文就能“接地气”,当然考生更要从这些“现实题”中,窥见到开放性和层次感的“思辨哲学”,用其展现出的逻辑水平、思维层次表达己见。
讴歌时代并启迪考生从现在开始的人文思考,是这个时代考生的幸运。从这个意义上看作文后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它的“文而化之”,通过“化”的方式赋予到生命中,赋予到思维,赋予到生活,赋予到未来。
高考已结束,青春不散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化”而言,是不能静止和凝固地看取,而宜将其放到生活中、 实践中、理想中……。
(作者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球经济》专栏作者、全国总工会中工网特约评论员、和讯网财经评论作者、东台籍)
东台时空 服务公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