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二回 第三节:贾雨村让你知道,好工作是啥样的?
原文: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端木看解:
话说这个雨村生了病,偶感风寒,却个把月才好,可见书生身体弱得很啊!路费、餐费没了,想找个活,整点钱用。咋不找家里人汇点钱?那个时候可没电话,没电报,谁去通知家里啊?生产力落后,没办法的事儿。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他想找工作,还要找个“合式”之处,注意,敲黑板了,咚咚的打击声。这个地方没毛病,就是“合式”,不是“合适”。“式”强调了贾雨村可不是个将就的人,是有要求的,有自己的“范儿”,那么贾雨村的要求是什么?肯定不能去码头扛大包,厨房打下厨,工地做小工,田地当个临时工等等,总之是不能脱离:“读书”二字,必须有身份有地位的活,钱也不少挣才行。那时候没有蓝翔技校啊,即便有,也只被认为是末流。贾雨村恐怕不到末路,他是不会做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的。
这活还真有,让他碰上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要找个家庭教师。古代大家族的家塾教师或者幕宾,一般住在西房,所以有时候叫“西宾”,地位是“客”而不是打工的,有独立自主的尊严和地位,钱也不少拿,活也清闲,只有一个学生,陪读的两个丫鬟那是伺候人的,不作数。这正好符合贾雨村的“范儿式”。
可这么好的差事,咋就凭空落到他的头上?贾雨村开始公关,“相托友力”,才“谋”了进去。至于怎么公关,这个我就不确定了。送礼,请客,看戏、听歌,或者请“丝丝”陪陪,各种套路,总是免不了的。其中风月,不细说了。
贾雨村在这里教书,一呆就是一年,可作者用“堪堪”(刚刚,刚好,才)一词,将贾雨村留恋这个活,留恋这个地方的心情表达的很透彻。这么好的活,哪里去找啊。一个学生,年龄又小,不会问东问西,功课多少随意,反正女学生,又不用科考,这不跟玩一样的嘛。这活儿贾雨村心想,真是一个字,“妙”啊。老曹就是这样描写的,所以手法也是一个字:“妙”啊!
偏偏贾氏一疾而终,害得贾雨村又要离开,不知道下家在哪里呢。这跟公司突然裁员一样,员工心里不好受啊。幸好林如海挽救了他,让林黛玉守制读书。贾雨村有惊无险啊!
守制啥意思?
守制是封建时代的丧礼名。父、母死,正在穿孝期间须遵守儒家的礼制,谓之“守制”,俗说“守孝”,亦称“读礼”。其家门门框的“堂号”上贴一蓝纸(或白纸、或米色纸)条子,上书“守制”字样。守制期间,孝子须遵礼做到如下几点:(一)科举时代,不得参加考试。(二)不缔结婚姻(不娶不聘),夫妻分居不合房。(三)不举行庆典。如不能庆寿(办生日)、给小孩办满月或百日等。(四)新年不给亲友、同僚贺年,并在门口贴上“恕不回拜”的字条(有的可以在过“破五”之后方往贺,但不拜叩)。汉人过年时,在门楣上贴上蓝灯花纸的挂签,贴蓝对联,上书哀挽行孝之词,如“未尽三年孝,常怀一片心”。有门心的一律贴蓝纸,上书“思齐思治,愚忠愚孝”,以代替“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之类的对联。
话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林黛玉幼年丧母,实在是人生一件极痛心之事。自古以今,父母之一或全部早丧的孩子,多是孤心一片,常有戚戚然,莫名之悲,其中之苦,不足为外人道,非亲历或者有深入接触的人,不足以获悉。此中情景,不必细说了。
只愿天下儿女父母双全,少受人神别离之苦!
那贾雨村闲得无聊,风日晴和的时候,茶足饭饱之后,就出去压马路,看风景。那他总归要看到点不同的东西吧?还真是有。
欲知他看到啥了,且听下文分解。
端木持易的新书:对于那些不能说出口的话,我也写了一本书,叫《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欲购买的,加我个人微信(duoleibei001)即可。全套售价:150,只有电子版。
打赏你就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