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许动”还可怕的事情

上卷 第三十三回 第四节:

【原文】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
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端木持易见解】
话说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不许动”,早已经知道“多凶少吉”了。
问题是,我们这些人,不如宝玉,就不知道这条规律:不许动等于多凶少吉。
为啥不许动三个字,这么凶险?
因为人总是趋利避害的,这是生物自我保护的本能。
现在有东西(人、物、关系、思想等等),让你不要动,不能动,那不就丧失了“自我保护”的本能吗?你连自我保护的本能都丧失了,好处你拿不到,坏处你躲不了,不是形同半死了吗?你们说,如此三个字,是不是凶多吉少?
看到这个三个字,我就想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想到学校,家庭,监狱,社会,想到“稳定压倒一切”,想到“束缚”二字,想到其反面“解放”二字。想到“牢笼”二字,又想到其反面“自由”二字。
再一想,这三个字“不许动”倒也并不可怕,别人喊,别人叫,别人让你照做,你不听也就罢了,对不对?
但可怕的又问题出来了,你看宝玉,他明知凶多吉少,却真的不动了。“不许动”三个字,竟然生效了。思想决定了行动,意识反作用于现实。这就很可怕了。你看他,竟然不知道还有一个“跑”字,却呆呆的站在那里,指望“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既然知道里头的母亲和奶奶可以救他,为何不往里跑?
有人总说,“官逼民反”,“有压迫就有反抗”,但你们看,宝玉并没反抗。还有金钏,她也没反抗,她跳井自杀了。她们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不起来拼个你死我活呢?可见,并不是有压迫就有反抗。从压迫到反抗,中间是有距离的,是需要转换的。这个“距离”,就在于“意识”,在于意识是否已经摆脱束缚,是否已经彻底解放,是否已经整体独立出来。假如意识没有独立出来,还是依附的,既被灌输了别人的思想,那就丧失了自己,丧失了本能,很难转换了;而这个独立的过程,就是摆脱束缚,彻底解放自己的过程。
人只有首先在意识上独立出来,找到自己,自己能做自己的主人了,才能摆脱束缚,解放自己,进一步真正的在生活上赢得独立自主的权力。这样才存在“有压迫就有反抗”,才存在“官逼民反”的转换可能。
要是对压迫者和束缚者寄予幻想,比如林冲,他一开始和宝玉一样,抱有幻想,一忍再忍,直到一逼再逼,最后,才被迫丢掉幻想,再也不抱幻想,终于撒开手,开干起来。反面例子是宋江,他一直抱有幻想,一直想寄生依附在朝廷里面,又被“忠孝节义”思想所束缚,甘心情愿做奴才,最后反而从自由状态回到了奴隶状态。
一正一反,大家看看,“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其重要程度,是不是摆在一切问题的首位了呢?很多学过哲学的人,大约会听到,希腊神殿上写着一句话“认识自己”。这句话号称是哲学的第一精辟概括。普通人都以为“认识自己”就是了解自己,其实就我来看,其第一层意思,“认识自己”认识到有个自己,是知道自己存在,独立于宇宙、自然、社会、他人。即“我就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性,主体性,就不会有“自我的觉醒”,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自己”。所以,认识自己,第一件事儿,就是知道自己存在,自己是独立的主体,自己具有主观意识,主观能动性。
当然,知道“自己”的存在性,这也是“认识自己”的本义要求。我想强调的是,这是第一要求。自己,即存在性,主体性,能动性。请诸位千万别忘了,要紧,要紧。
可这么“要紧”的事情,我们很多人听起来,估计和那聋婆子差不多。他们会笑,会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他们还会说,“有什么不了的事?”
恩,在她们眼里,别人的生死,是无所谓的;想死就去死,毕竟死的不是自己,所以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不了的事,没什么事儿能大的达到“不了”的程度。“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你看,有衣服有银子,就没啥摆不平的。在她们眼里,钱大约是万能的。
钱是万能的吗?
你要是接受她的逻辑,那就趁早把自己卖了换钱花。把肉和灵魂都卖了去吧。
我是不接受这条逻辑的。
因为我不是钱,我是我自己。
我要站着把钱挣了;我能站着把钱挣了,钱对我来说就是龟孙子。老子还能让这龟孙子给辖制了不成?
你们呢?
嗨,魂还在不在?还是人吗?还有自己吗?有没有把自己的魂丢了反让这个钱孙子占了魂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