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四种行为,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死敌

萨姐出品


《养儿育女中长大》 这本书中写道:“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父母和孩子是最亲密的关系,但是很多父母却不懂如何去爱孩子,付出全部,却换来与想象中渐行渐远的孩子,甚至换来孩子的恨。

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

其中,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而表示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的孩子,却超出50%。

孩子天性是爱父母的,但有时候父母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却伤害了他们。

01

“我们这么辛苦全是为了你,你对得起我们吗”

黄执中在《奇葩说》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关系很奇怪,我们要歌颂一段感情叫 '你要牺牲,他要报恩’” 。

最要命的是,这种亏欠与报答的关系常常被父母复制到亲子关系中,也就是最近登上热搜引起热议的“内疚式教育”

在观察类综艺《放学后》中, 吴欢芮的妈妈就是这么一位擅长给孩子制造内疚感的妈妈。

她是一名印刷床的工人,工作非常辛苦。

因此对女儿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不希望她像自己一样,别无选择,只能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却仍然无法过上富足的生活。

吴欢芮的成绩很好,已经是全校第三,但这仍然不能满足妈妈的期望值。

于是,考第一成了吴欢芮生活中唯一需要做的事。一旦没有考到第一,她就会喋喋不休地重复一句话:

“我上一天班,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供你,让你有出息!”

考不好,就是对不起父母,被这种氛围笼罩的吴欢芮,终于无法忍受与妈妈爆发了争吵,她崩溃地冲妈妈大喊:

“你回来就说这些,那我宁愿你不要回来!”

为了调节母女间的矛盾,爸爸来劝解女儿,但他说的话和妻子如出一辙: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这一幕是整期节目中看得最窒息的一刻,恨不能冲进电视里告诉这对父母:

难道没有孩子,你就能躺平什么都不做了吗?

生活的艰辛太沉重了,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背负,他们背不起!

看似简单的一句“都是为了你”,实质上就是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内疚感控制”。

孩子好像是听话顺从了,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不得不被动地去接受这种“内疚式教育”。

随着年龄渐长,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很多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企图挣脱这种无处不在的“负罪感”,以至于亲子关系变得疏远冷漠。

知乎网友@李星河就是个被“愧疚感”控制长大的孩子:

“我们都是为了你”这种话从小听到大,更可怕的是在他犯错时,爸爸会跪下来问他,你到底要我怎么样?

在他成年后,无论是大学还是工作单位,他都选择了远离家乡的城市,也很少回家去看。

因为他心底一直想不明白:他们到底真的是因为爱,还是单纯地想控制占有。

这个心魔困扰着他,让他无法像小时候那样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

父母子女一场,却走到了这样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没有人愿意背负着内疚感面对一个人,对孩子来说同样如此。

心理学家李雪说:“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言下之意就是'我一辈子都没有爱过你’。”

不是所有付出牺牲,都能被称为爱。

内疚式教育,是让孩子获得动力最廉价的方式,也是最残酷的一种教育。

02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再看看你”

孙俪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段时间她发现等等的情绪很不好,想不清楚发生什么事情的她只能找了专业老师来和等等聊天,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老师和等等聊过之后,原来问题的症结是等等被大人比较了。

虽然爸爸妈妈从来不会把他和妹妹比较,但是家里其他人会,外面的人也会。

等等觉得委屈,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把全身的刺竖起来保护自己。

大人无心地比较,都会让孩子如此难以接受,更何况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很多父母特别喜欢用比较式的方法去激励孩子,让孩子上进。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恰恰是在父母不断比较中被摧毁的。

在综艺《朋友请听好》中,有一位女孩讲述了这样的自己。

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总是拿她和闺蜜作比较。

渐渐地,她也习惯去事事和闺蜜去比较,总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对方。

甚至在连谈恋爱时,也觉得闺蜜更幸福。于是,就故意去作让男友满足自己的无理取闹以证明自己也是被爱的。

她虽然长大了,但少年被比较的阴影却从来没有远去。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们最亲近最爱的人,他们最在意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如果父母总是比较孩子,其实是不停地暗示孩子:我是不好的,我不值得被爱。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有的孩子索性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反正永远也不会让父母满意,拿拿有什么好努力的;

有的孩子变得自卑懦弱,不敢去挑战困难,因为自己怎么做也不会做好,于是干脆放弃,平庸地过一生。

正如育儿专家兰海老师说的,经常这样对比,孩子会容易变得习得性无助,并缺乏上进的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别人家的孩子” 只是一种负面激励,也是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03

“我们都是为你好”

曾经看过一部韩国电影《女儿》,这个充满温情的名字却讲述了一段窒息又悲哀的母女关系。

影片中的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女儿, 为她祈祷,上学放学都会接送到站台,为她做丰盛的晚餐,在女儿第一次来月经时,会温柔地安慰她。

直到这里,在我们的眼中,这仍然是个完美妈妈。

但随着剧情的进展,这个完美妈妈却令人喘不过气来。

她认为外面不干净,每天回家帮女儿洗澡,会把她的皮肤搓到出血;

她认为甜食不健康,当发现女儿偷吃棉花糖时,当众就是一巴掌;

她想让女儿考出好成绩,于是逼着女儿穿上她花高价买的邻居学霸的内衣。

母亲觉得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女儿必须要顺从她那些近乎变态的要求:

不能跟男生说话,不许谈恋爱,天再热也要穿长袖,吃饭不能用左手......

然而这种爱,却没有换来女儿的感激和爱,反而却把孩子逼到了角落,她不断退后,想要远离母亲,远离这种窒息的爱。

小时候,每次被打,她会喃喃自语:“真希望妈妈快点死……”

长大了, 当母亲身患癌症奄奄一息时,还不愿意放弃控制女儿的生活,但此时长大成人的女儿再也不用痛苦地顺从了,她只是冷漠地说了一句:

“要死的话,安静点去吧。”

我们能说这位妈妈不爱女儿吗?不能。

但这种爱让孩子的痛苦无处发泄,只能带着亲情的绳索站在行刑台上,而那个总是不顾他们感受,用“我都是为了你好”去支配他们生活的家人,或许在心中早已不能称为家人。

不是所有的爱都是被允许的,哪怕来自父母,也同样带有毁灭性。当孩子无法选择这份爱时,只能把它拉近黑名单。

这个世上,有多少父母在打着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侵犯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以及实现梦想的机器。

但失去界限的爱,一份未经双方同意的爱,同样也是一种伤害,把父母与孩子越推越远,是孩子的噩梦,也是一个家庭的悲哀。

04

“我不想和你说,你自己想想错在哪”

我们这代父母,打骂孩子的比例已经降低了很多。

但很多人却在用一种更隐秘方式去虐待孩子,这就是冷暴力。

在综艺《妈妈听我说》中, 5岁的男孩每次做错事,就会被妈妈关进卫生间,无论他如何求饶告错,妈妈就是不理不睬。

他说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做噩梦,梦到妈妈不要他。

孩子哭着对镜头说:

“妈妈,我想对您说。我做错了, 你可以处罚我, 但请别把我关进卫生间, 可以吗?”

但直到此时,妈妈仍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她说自己这样做是不舍得打孩子。

但试想一下,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被关在一个黑暗狭小的空间,依赖的妈妈就在一门之外,却无论他怎么喊都不肯理我,这样的惩罚方式,未免太过残忍。

的确,孩子没有挨打,但妈妈那种冷漠的伤害,却隐秘而深远。

正如樊登所说:父母的冷暴力,会给孩子带来终身诅咒。

孩子会觉得恐惧与不安,他们做事小心翼翼,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惹父母不高兴。

这种冷处理的情感交流方式,被孩子带到了未来的生活中,他们与人交流时会胆怯,自卑而彷徨,因为童年时那种冰冷冷的氛围一直没有从潜意识中消失。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那样,表面上自己和正常人一样,但只有自己知道,他对人际关系看得疏莫远离,不喜欢社交,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别人好。

和女友的相处中,每次发生了矛盾,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沟通,于是只能用回避的方式去处理每次争吵。

父母的冷暴力阻碍了孩子的性格和健全成长,只不过是让父母不用有道德的负罪感而已,但对孩子而言,就像一把很钝的刀在他们身上不停地划,不停地划,不会出血,但是疼痛感却真实而持久。

05

每对父母都是从孩子时期走过来的,其实我们应该最能明白什么是孩子讨厌而惧怕的行为,却为什么总在做了父母之后,又称为了我们讨厌的大人呢?

如果童年时我们是那个被内疚感困扰的孩子,就不要在自己和孩子之间谈论亏欠与报答,而是尊重他们是个自由的个体;

如果我们曾经是被比较式教育折磨的孩子,就尊重每个孩子成长的花期;

如果我们因为父母的控制而愤怒不安,就不要用一样的绳索困住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们因为冷暴力受尽委屈无法诉说,就打开沟通的大门,给孩子一个事事有回应的成长环境。

这样长大的孩子才能肆意生长,温暖向上,活出自我,亦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