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明知不努力会后悔,但就是努力不起来,怎么办?
作者:时差大叔
来源:心理0时差(PsyTime)
有时候,我们会有种困在角落里,不知道去哪,也不想动的感觉。
朋友、父母的劝说,似乎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却没有给你真正的动力。我认为这最主要的问题,是你并不知道你努力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知道“不努力会后悔”,并不能真的激励我们。为什么呢?
本文我们来好好探讨下这背后的原因,及如何真正找到自己的动力。
我们努力的动力
来自哪里?
很多人在做出改变和努力时,往往会采用 “消极后果”的方式来刺激自己,比如 “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可这真的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么?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面对坏信息时能逃则逃。比如,当我们听到 “失败”“被淘汰”的信息时,会本能抗拒。
所以当我们告诉大脑 “不努力就会后悔”时,大脑感受到的不是动力,而是威胁、想要逃避,进而更不想努力。
“消极后果”不能带给你动力,我们更应该关注 “正向、积极”的奖赏,也就是目标。
只是暂时,有些人还没找到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为什么我们会不知道
努力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讨厌迷茫,而在某种程度上迷茫是我们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段经历。
我们从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到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会经历以下 3 个阶段。
a.早闭状态:认同父母与社会标准下的目标与三观,未经历冲突与探索
b.延缓状态:无明确目标与三观,正在经历冲突与探索
正在试图探索并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与三观,但尚未找到答案。
c.达成状态:有明确目标与三观,内心不再有冲突
完成身份的认同,有明确的三观和目标,了解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
你觉得迷茫,很可能是处在延缓阶段,觉得考研不是自己想要的,回家考公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但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还尚未探索清楚。
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自身了解不足,尚未建立完整的 “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身份概念,没有找到内心的渴望。
如何找到努力的
真正动力?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1.重新发掘过往记忆的感受
假如我现在问 “你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懵掉。当我们完全主观去看待自己时,很难真正了解和认识自己。更好的方法是,跳出主观自我,以第三视角看待过往自己,尤其是要关注过往发生事情的细节和感受。
一方面,你可以回忆寻找印象深刻的事情。你可以回想一下童年时期,你最爱做的两件事,并努力回忆你做这些事的具体场景。
比如:“我比较内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大概就是看漫画书了,有一年大年三十,书店居然还开着,一个人都没有,我躲在里面看一整天特别爽。”
或者 “小时候特别喜欢用纸叠各种东西,有一年我手工做了一个风铃,上面挂了纸鹤、小船还有铃铛,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她特别喜欢。”
你也可以试着描述这样的两件事,然后,请把这些句子提炼成 “我是一个喜欢……的人” 的句式,例如:
“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
“我是一个喜欢动手做精细活的人”
另一方面,回忆下你人生中的重要事件。
通过对过往很多事情细节与感受的回忆,你可能 会发现某些被忽略的事实与真相,而这部分可能正是源于你内心真正的渴望。
2.分清工作的乐趣
大概 90% 的人都会觉得,只要是工作,就没有开心的。所以要找一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
真的如此吗?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觉得,那是我们误解了所谓的开心。工作的开心分很多种,不一定每个人的开心都一样。
工作的乐趣,大概可以分为这些:
赚钱的乐趣;
美的乐趣;
创造的乐趣;
理解的乐趣;
自我表达的乐趣;
科技的乐趣;
帮助别人的乐趣;
领导的乐趣;
独立的乐趣;
秩序的乐趣;
……
而每个人在工作中感觉到的乐趣,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乐趣,可以跟第一步里的乐趣相对应,如果你是一个从小爱漫画、喜欢天马行空的人,那么对你来说工作的乐趣应该是创造;
如果你是一个从小在过家家中扮演老大的人,那可能对你来说,工作的乐趣是领导;
也有可能,你喜欢跟别人聊天,那么一份能够让你自我表达的工作,可能会给你带来乐趣。
3.积极尝试与向外探索
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我们立刻找到内心的渴望和冲动,这需要我们不停地向外探索去尝试。
去阅读书籍、看纪录片、去旅游、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现世界更真实的样子,知道自己想要怎样去生活;
去谈恋爱、交友、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在关系中自己是怎样的,希望对方在关系中怎样表现。
在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别忘了积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或许这份感受会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世界和我爱着你(●'◡'●)ノ
资料来源:
[1]Karlsson, N., Loewenstein, G., & Seppi, D. (2009). The ostrich effect: Selective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38(2), 95-115.
[2]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9(11), 159-187.
[3]McLean, K. C., & Pasupathi, M. (2012). Processes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Where I am and how I got there. Identity, 12(1), 8-28.
作者:时差大叔
责编:张初 | 校对: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