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厂:明末清初禅宗大德性莹和尚行草发愿文
性莹和尚《行草》发愿文30X42cm
2015年4月,上海道明联谊拍卖会拍得一件日式旧装的书法小轴,书家是明末清初禅宗大师性莹和尚的一幅行草书法。书法为横幅(30X42cm),但装池成了立轴形式。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民国震华法师遗稿,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载性莹曰:
性莹(1628-1706)清僧。字独湛。莆田(今属福建)陈氏。年16,依衣珠于积云寺薙染,阅《楞严经》并《云栖法汇》,明坐禅之旨。顺治八年(1651)参隐元于黄檗。十年,受具。年二十七随隐元东渡,开法黄檗,任西堂。翌年应远州近藤语石请,于初山建立精舍,住十八载。赴上野,创瑞国寺。天和二年(1682)承旨继席黄檗。接众十一年,律身精严,兼修净土,两度传戒。有《语录》三十巻。见《续日本高僧》、《黄檗谱略》、《随闻往生传》。
因为是佛典中的辞条,辞条中多有难懂不明的术语和僧人,所以下面费些笔墨作以解释。
性莹出生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元年(1628),明朝亡于1644年。性莹“年16,依衣珠于积云寺薙染”,即崇祯十六年(1643)落发出家。“隐元”(1592-1673)在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投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崇祯八年(1635)成为佛教临济宗正式传法者。两年后,任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黄檗”是佛教禅宗的派别之一,宗名取于福建福清之黄檗山故名。性莹“参隐元于黄檗”时,隐元早已是黄檗万福寺住持了。性莹很受师父赏识,隐元东渡日本性莹听随着。在“开法黄檗”时,性莹任“西堂”(汉传佛教寺院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后到日本上野“创瑞国寺。“天和二年”(1682,即清康熙二十年)承旨接黄檗衣钵。接众十一年(即康熙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净土”即佛教净土宗,为念佛法门,汉传佛教十宗之一。“传戒”是出家僧尼或在家修行的教徒传授戒法的宗教仪式,具有一定资格的僧人主持。
大致解释过性莹辞条,下面来说性莹的这轴行草书法。书法录的一段净土宗的发愿文,曰:
弘六八大愿,主清泰之场。接人垂双手,普摄上莲口。真经六身,机近十方旋若闻;机闻自性,不由他力悟香光。
署款“癸未十月四日,七十七翁独湛拜题。”钤印“性莹之章”朱文、“黄檗四代”白文,引首“临济正传三十三世”长方形朱文。“癸未”是1703年,即康熙四十二年,乃书家圆寂前三年的作品。“黄檗四代”、“临济正传三十三世”,黄檗宗为临济宗的一支,继承了临济宗的禅风。黄檗宗兴于唐,盛于明。“四代”应是承隐元在日本开山的黄檗。隐元又是正定临济寺(临济宗发祥地)临济宗第三十二代传人,故性莹有“三十三世”之称。
关于书录“弘愿”文,有些术语大致解释一下。“六八大愿”,也名“六八弘誓”和“六八超世本愿”,即阿弥陀佛著名的“四十八愿”。“清泰”指阿弥陀佛,《净土全书》所录《鼓音王经》云:过去劫中有国名妙喜,王名憍尸迦,祖父清泰国王,父月上转轮,母珠胜妙颜。生三子,长曰月明,次曰憍尸迦,三曰帝众。时有一佛出世,名曰世自在王。憍尸迦心发道意,弃舍国位投佛出家,号曰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成佛后名曰阿弥陀佛。“清泰之场”也即净土之场。佛教有名句“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知此句,便可理会文中“接人垂双手,普摄上莲台”之旨了。“六身”,《佛学大辞典》曰:“心地观经说报应之三者,各有二身,总为六身。见'佛身条’。”“佛身”条云:“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自性”两字,看似很简单的两个字,但在佛教中却很重要,所以《佛学大辞典》解释颇繁,曰:
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卷》曰:“近世宗师,沉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㘝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见数论外道条附录。
最末“悟香光”之“香光”,仍是《佛学大辞典》有曰:
香光庄严(术语),心念佛,佛随遂于吾身,犹如染香气之人身有香气也。《楞严经》卷五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身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上述一通解释,大概看官可以明白性莹禅师所录“发愿“文的内涵了
性莹禅师能承黄檗和临济正传,自然悟性应是极高的。书法最讲悟性,既然禅师能开悟禅法,那开悟书法亦当不在话下。此幅发愿文行草书法,行书的意趣稍多,亦略带了一些草意,看上去章法很是合度,妥贴自然。用笔几乎皆为中锋,此可透出禅师也是熟谙笔法的。结字、章法、用印皆通畅流便,这是禅宗开悟崇高自然所使然。相较专业书家,得道禅师的书法更具风格清新、脱尘离俗的禅味,这点儿感觉尤其可赏者也,由此亦可领略禅宗的旨趣,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禅的超脱,禅的潇洒,禅的自在,禅的无拘,禅的淡泊,禅的和融,禅的省悟,禅的机趣,禅的智慧⋯⋯
此幅虽仅一平尺多一点儿,但年代够远,书家名头亦够大,定价一二万也不为高矣。若是具佛教净土思想之士去购买庋藏,价钿出的再高些也会在所不辞的。
2015年5月27日于不歌楼夜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