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心阁】原创【北京地坛不老松】介绍卢老养生长寿妙法 [大成拳(意拳)站桩功] 作者:刘俊杰
【北京地坛公园简介】
北京地坛公园(上图)简介: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一九二五年辟为“京兆公园”,一九二八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一九五七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一九八一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一九八四年五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并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二00六年六月十日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公园按照生态园林与精致园林的规划建设思路,投资千万余元,修缮了古建筑,改造了不良景观,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方砖路面,柏树成行,绿草茵茵的新景点,园内共有植物116种,草坪面积11,4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2%,现存百年以上古树168株,其中300年以上的古树多达80棵。开展适合广大游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昔日的皇家坛庙,今日成为广大游人休憩、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方泽坛】(上图)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牡丹园](上图)是公园占地面积最大、植物品种最丰富,亭、廊、水榭、花架等园林小品最精致的园中园,园内通过整合的设计手法,遵循现已形成的园林布局,采用形态生动,布置形式灵活的自然山石与灌木相结合的形式来处理驳岸,与水榭保持景观风格的统一,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思想。满足公园游人休闲、游赏、运动的功能,理顺游园的道路系统,完善休息设施,充分保留现存树木花草,全面恢复绿地景观,营造古韵幽深的园林景致,为游人创造一处良好的游览休憩场所。
[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上图)2010年4月19日,国内首个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公园--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建设工程完工。“人们可以学养生、练器械、品药茶、享义诊。”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位于地坛公园东北角,建设面积2.5公顷。其中的道路和溪流模拟人体经络布局,与金、木、水、火、土五个特色区相通。五区对应人体五脏,分别介绍相应脏器的养生方法,并在装饰风格上呈现五种不同色彩。游客可以在山石溪流、亭廊叠水、中草药植物营造的养生氛围中放松身心,还可以在药房茶社品尝药茶,在养生坊听专家讲养生知识,体验养生器械,听养生音乐。此外,养生园还设有针灸铜人、24节气地雕、养生长廊等特色设施。
(以上文字内容均为转载官方网站 摄影:由本作者提供)
(北京地坛公园绿化概况:植物116种.绿化覆盖率达72%.现存百年以上树168株.300年以上古树80株)
【北京地坛不老松——介绍卢老养生长寿妙法<意拳(大成拳)站桩功>】
(上图:卢老 在地坛 青松翠柏林之中.习练大成拳(意拳)养生桩)
现代的人们住进了钢筋水泥搭建的空中楼阁,哪能山环.怎能水抱;另外;环境的污染(空气.水源.粮食.水果.蔬菜...)对人也有损害;夏天本应出汗排毒时.却用空调降温.阻止排汗;冬天本应藏精聚气时.却用桑拿发汗.散气阳渲;违反了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大自然规律.常言道:顺道则昌.逆道则伤...这也是现代人亚健康状态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及癌症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
(上图:卢老 为中国武术协会梁锁昌 传授大成拳站桩功的空灵劲道)
祝:意拳(大成拳)发扬光大!祝:卢老健康.快乐.长寿!
(上图: 作者:法杰 、 卢老 、 梁锁昌 、(2010年6月22日在卢老家合影)
(以上文字内容及照片均为作者原创.摄影.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