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的悲叹

人瑞又明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人瑞”本意指人间的祥瑞。

《四子讲德论》说“:今海内乐业,朝廷淑清,天府既章,人瑞又明。”

他改名“人瑞”,意在“又明”,表示思念明朝。

字圣叹

说起他的字“圣叹”,还有一段轶闻。据说,有一次,张若采和一群秀才、监生到“文庙”祭孔。

大典方毕,那群平日斯文温顺的莘莘学子,突然都伸手去抢供桌上的猪肉和馒头,抢肥丢瘦,挑大弃小,丑态百出。因为当时人们信一种说法:谁抢到祭孔的大肥肉和大馒头,谁就会中举、高升、做大官、得肥缺。

张若采却不信这一套,他袖手旁观,无比慨叹,即兴作打油诗一首,给以辛辣的嘲讽。

天晚祭祀了,

忽然闹吵吵,

祭肉争肥瘦,

馒头抢大小。

颜回低头笑,

子路把脚跳,

夫子喟然叹。

在陈我绝粮,

未见此饿殍。

从此之后,张若采就改姓金,名人瑞,字圣叹。

“金”者,孔子偶像谓金身也。

“圣叹”者,孔子为之叹息也。

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记载,但却深刻地揭露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些读书人热衷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的状态。

临终要事

金圣叹文笔幽默,幽默了一辈子,连临终要事也还是幽默。

身陷囹圄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

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他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金圣叹的评本广受欢迎,身后书商以他的名义出版别的著作,都题为“才子书”。

金本《水浒传》和《西厢记》长期以来都是二书最流行的版本,金本《水浒传》甚至取代绝大部分旧本。清朝到民初三百年来,人们几乎不知道金本之前《水浒传》尚有其他版本,金本《水浒传》文字精练,结构紧凑,人物性格更有个性,更为适合阅读,被视为最有文学价值的版本。

金圣叹有才华,为人幽默风趣,史称“狂傲有才气”,后终因“哭 庙案”被错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