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的培养

陆和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已经蔚然成风,那么在低年级,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呢?

我认为,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什么叫学习的全过程呢?我们在读一本新书或一篇新的文章的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全部读懂的,而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而且这些问题是自己产生的,并不是什么人给我们提出来的。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自己会弄懂一些,还有一些确实一下子弄不明白的,查查字典,翻翻资料,问问人,再读一读,最后就弄懂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充分地读,通过自读,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试着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呢?是教师自己设计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人为地割裂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所引导学生经历的过程,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学习过程。因此才会出现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高耗低效的现象。

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不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呢?我认为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养成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前质疑。    引导低年级学生质疑,很多教师认为难度很大,更不能谈鼓励学生课前质疑了?觉得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一方面,很多教师没有实践过,没有把学生往这个方向进行引导,我们怎么知道不行?另一方面,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天到晚就喜欢问为什么,而到了小学就不问了,是它思维能力下降了,还是我们教师没有给他机会,给他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是我们家长、教师不让他问了,嫌他烦了,教师会想:引导学生质疑费时费力,而且低年级学生提的问题千奇百怪,还不如由我们教师设计几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这样,省时省力,自己也能控制住局面。但是这样做却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果还是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什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永远是一句空话。

要求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读读生字词,标标小节号应该是可以的。在学生对汉语拼音比较熟悉,基本上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的情况下,让学生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低年级学生会写的字有限,也容易忘事,教师要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符号,让他们在书上标一标,划一划。例如:“   ”“?”等等。

二、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课内质疑,自主释疑。    在课内质疑,除了根据课题质疑之外,更主要的是在学生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了充分读的基础上的质疑,这时的质疑,就是有的放矢的,就会有一定的质量。第一课时,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质疑。这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十分有用的,它将为教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提供直接的帮助,教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来组织第二课时的教学。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帮助了学生解疑答惑,又在学生自主释疑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举多得。

在课内质疑,还可以在学习一部分课文内容后,进行质疑。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有趣的发现>>一文时,可以在学习一、二自然段,弄清有趣的发现是什么以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会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有趣的现象?还有的会问,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有趣的现象,而那里却有这种有趣的现象?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书,独立寻找答案。对这样涵盖内容比较多,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舍得放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圈圈、画画,同座位或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找出答案,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教学内容结束后,引导学生再质疑,努力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光靠读一本书是学不好语文的,即使是我们低年级,也要树立起在课外学语文,在社会中学语文的思想。一位教师在教完《小松树和大松树》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松树为什么长在山上呢?”这个问题可真叫那位教师哭笑不得,因为这跟教学目标毫无关系。处理这样的问题,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置之不理,不然,就会失去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也会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松树为什么长在山上?这是个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松树的种子可能会被小鸟叼着,在飞行的过程中,落到了山上,再加上合适的土壤、水分等原因就可能生长起来……如果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去查资料,不就培养了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吗?如果学生回去问他的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再安排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上进行交流,这不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吗?所以,我们说,只要教师留心,时时处处都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低年级小孩天真、活泼、敢问、敢说,在这个年龄段有着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意识的良好基础,我们教师如果在课堂中,确实放飞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语文难”终将成为历史。

(0)

相关推荐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一.重视趣味性 (一)趣从学生内需中来  要创设这样一个课堂,首先便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 ...

  •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

    随着时代和社会前进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品德为核心,以 "品德与公民"为主线,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学习内容,使得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探究性学习是新时代 ...

  • 从三个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文共3865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来源 | 星教师 什么是批判思维? 何谓批判性思维?专家们的定义不尽相同,我认可的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批判,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 ...

  •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课文”语文要素的落实

    陆心怡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同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下一册册的学习有上一册的基础,同一单元中后一篇课文的学习有前一篇的基础.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并根据年级的升 ...

  • 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处于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使用合适的教育工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其中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性.丰富多样性等特点成为 ...

  •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组际.师生间 ...

  • 目标教学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目标教学,如果从1986年9月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算起,至今已有20年头了.多年来,我国各地都有人在学习布卢姆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 ...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蒋承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 ...

  • 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吴建军 探究学习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扎实构建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 教 ...

  • 这些低年级语文教学任务,你在教学中落实了吗?

    吴忠豪: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1.低年级识字教学重点在学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生字往往 以词语的形式出现的,学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