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用——五输穴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马庆宇 

经穴分类名。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每条经脉都有自己的五输穴,合计60个穴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出处
《黄帝内经》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解读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
”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中医应用 
1、五输穴与五行
五输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
“阴井木,阳井金;
阴荥火,阳荥水;
阴俞土,阳俞木;
阴经金,阳经火;
阴合水,阳合土”,
均依五行相生的顺序。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2、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
临床上,如:
井穴可用来治疗神志昏迷;
荥穴可用来治疗热病;
输穴可用来治疗关节痛;
经穴可用来治疗喘咳;
合穴可用来治疗六腑病症;
等。
这就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的“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则说:
“井主心下满,
荥主身热,
俞主体重节痛,
经主喘咳寒热,
合主逆气而泄”。
此外,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七十四难》指出:
“春刺井,
夏刺荥,
季夏刺俞,
秋刺经,
冬刺合”。
也可根据《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于”的理论,按五输穴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补母泻子法”。如:肺属金,虚则取太渊(土),实则取尺泽(水)等。
3、五输穴总汇

井穴: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
荥穴:鱼际(肺)、二间(大肠)、内庭(胃)、大都(脾)、少府(心)、前谷(小肠)、足通谷(膀胱)、然谷(肾)、劳宫(心包)、液门(三焦)、侠溪(胆)、行间(肝)。
输穴:太渊(肺)、三间(大肠)、陷谷(胃)、太白(脾)、神门(心)、后溪(小肠)、束骨(膀胱)、太溪(肾)、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临泣(胆)、太冲(肝)。
经穴:经渠(肺)、阳溪(大肠)、解溪(胃)、商丘(脾)、灵道(心)、阳谷(小肠)、昆仑(膀胱)、复溜(肾)、间使(心包)、支沟(三焦)、阳辅(胆)、中封(肝)。
合穴:尺泽(肺)、曲池(大肠)、足三里(胃)、阴陵泉(脾)、少海(心)、小海(小肠)、委中(膀胱)、阴谷(肾)、曲泽(心包)、天井(三焦)、阳陵泉(胆)、曲泉(肝)。
参考资料:
 [1]  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  沈雪勇.《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