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与李银河
1997年4月11日晚,邻居们听到王小波发出几声惨叫,接着便悄无声息。第二天下午3点多,王小波的房门被人打开,才发现45岁的他,已经因心脏病发作猝然离世。
他的面颊顶着南墙,额头伤痕交错,整个身体佝偻着,墙壁上有被牙齿啃咬过的痕迹,地面上是散落的墙灰。很明显,王小波是在非常痛苦的状态下离开人世的。
王小波出身于高知家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后来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硕士。凭他的才学,完全可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优渥的收入,但他却毅然选择了贫困潦倒的文学之路。
独自住在一间破烂的小房子里,全部家当只有床、桌子、椅子和电脑,胸怀“我有文学才能,就应该做这件事”的自信,全身心投入创作中。
然而由于他的思想超前、想象奇特、描写荒诞,文字充满批判、黄色而且非常敏感,以至于出版社对他充满偏见。即使在海外已经获得文学奖,在国内为了出版第一本书,竟然走破了好几双鞋。
在王晓波20年的写作生涯中,文学唯一给他带来的好处,就是因写作才华受到李银河的青睐,两个人成就了一桩“我什么都不说,你却都懂”的美好姻缘。
众所周知,王小波其貌不扬中还带着点痴傻和邋遢。第一次见到王小波时,李银河原本欢呼雀跃的心,咚一下沉到谷底。她没想到王小波竟然这么丑,不但丑,丑中还带着凶样。李银河妈妈提到王小波更是摇头:“他太丑了,我拿不出手……”
除了长相不堪,王小波在其他方面也配不上李银河。那时的他初中文化,是一个小工厂籍籍无名的工人,父母“有罪在身”。而李银河样子甜美,大学毕业,是报社赫赫有名的编辑,父母事业有成。
然而王小波却凭借一封又一封情书,撩拨的李银河春心荡漾泪流满面,“太热烈太率真了,我顶不住了”。就这样,两个人爱得死去活来,一有空就接吻,已经到了接吻上瘾的程度,用李银河的话说:“甚至感觉到缺氧窒息,恨不得把嘴唇吻肿。”
1978年恢复高考,26岁的王小波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1980年如愿娶到李银河。1982年李银河去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两年后32岁的王小波也去了那里,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88年王小波学成归国,原本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做讲师,后来为了追求文学梦想,甘愿冒着随时被饿死的可能,辞职当了自由撰稿人。可惜文学路漫漫兮其修远,直到1997因病去世,他的书稿出版依然艰难。
讽刺的是,生前默默无闻王小波死后名声大噪,甚至有知名报刊以《死得其所的人》为标题,写了长文悼念。生前无人问津的书稿,死后也洛阳纸贵成为抢手货,出版发行登上各大排行榜,几乎家喻户晓人手一部。
如今24年过去了,王小波的作品依然炙手可热,他也被冠以“中国卡夫卡”的称号,还有人将他和鲁迅相提并论。
高晓松对王小波顶礼膜拜:“王晓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
鲁豫对王小波赞誉有加:“王小波的文字什么时候读起来都特别解渴,在我心中王晓波不仅只是为作家,还是我的一种亲切的唤醒。”
《黄金时代》是鲁豫在大学时期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作品,下放女青年陈清扬和乡村土流氓王二之间,荒诞讽刺又妙趣横生的情爱故事,让鲁豫对王小波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黄金时代》里大胆直白、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性描写,几乎贯穿了全书,让人读来脸红心跳又酣畅淋漓。但如果你单纯地将它当做一本小黄书或性启蒙书来看,就大错特错了。
王小波的本意是,通过这种写作手段讽刺荒诞的现实,让那个特殊年代的人们反思人性、反抗现状、对抗被压抑的情欲。
生前不被认可的王小波,在死后终于成功了,人们读懂了这本书情欲背后的内涵和深意,《黄金时代》被奉为经典,紧接着王小波的《白银时代》、《黑铁时代》也被接连出版,与《黄金时代》合称《时代三部曲》,一经上市就火遍全国,目前累计销量突破千万册。
如果你想在喧嚣中保持清醒,想在平淡中追寻趣味,建议你读王小波。让他带着你穿越时空,去那个横冲直撞的世界,感受残酷时代备受压抑的年轻人,对自由的向往、对爱的渴望,领略他们的温情、细腻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