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小品︱净巴子,卖辣子:起码的荣辱意识
大家好!欢迎来到村庄物语。这里是歌谣小品栏目。
诗经·魏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古往今来的皖北这一方水土,滋养了皖北人良善仁厚的品质。他们在广袤的皖北平原上辛勤劳作,演绎创作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直抒胸臆的民间歌谣。它们或直白简明,或清新淡雅,成为皖北乡村风情的俏丽点缀。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则《净巴子,卖辣子》。
净巴子,
卖辣子;
净屁股,
卖豆腐;
那小孩,
不嫌丑。
净巴子,有的人也写作“精巴子”。总之,是上半身光着,连个小背心都不穿。它怎么就是“巴子”,难说,也一言难尽。但皖北人就习惯这么说。如要比较,我觉得皖北人说的“净巴子”,比绿林好汉半光着膀子,还干净。
净屁股呢,其实就是孩童光着屁股。从前,春夏季节的早上起来,睡眼朦胧的孩子,一骨碌翻身,从床上爬起来,他通常都是“净巴子”而又“净屁股”的。别的人看到了,就叫作这是“浑身无条线”。这一说,倒是白描了。那孩子浑身上下,可不就是一丝一条的线头,都没有。
旧时的皖北人,对“净巴子”的孩子,喜欢取笑他:“卖辣子”。辣子,即辣椒。农家菜园里,多的是。青椒、红椒、尖头椒,都常见。而对“净屁股”的孩子呢,人也这样拿他逗乐子:“卖豆腐”。豆腐更是那时皖北普通人家的常见菜食。人们甚至还把它说揉进了这样一句俗话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有些讲究的吃货,还会在小葱拌豆腐上面,浇些许小磨芝麻油,那才叫真的香气扑鼻。
“净巴子”,怎么就跟卖辣子扯上了关系;“净屁股”,为啥就跟卖豆腐关联了起来?而在皖北人的观念中,并没有卖辣子、卖豆腐,就低人一等的意思啊。不仅如此,末了,皖北人还会点明主题,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那小孩,不嫌丑!
以我之见,拿寻常事物作比,类比,起兴,是民间歌谣的一个特色。很多情况下,至少两者比较、关联的事物,往往有着某样联结点。这个联结点,就可以打通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通道。说的人和听的人,也都能够心领神会。
而有时候,两样事物之间,并没有那个联结点。就比如这个“净巴子,卖辣子;净屁股,卖豆腐”,它们之间恐难有相通之处。但皖北人却不管这些歌谣创作的惯例,而是“来硬的”,直接就把它们连上了。多少有些“拉郎配”,或者“乱点鸳鸯谱”的意思吧?听起来呢,又不尽然了。在从前的皖北地面上,如有孩子受到了这样的奚落,脸皮子薄的,瞬间就能脸通红。为啥?丑的,羞的。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孩子尽管不懂事,脸皮还是要的。
就在这样的反复打趣逗乐中,孩子懂得了起码的荣辱和美丑意识。这篇歌谣的反复吟唱,其实就是基本的荣辱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