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和《悯农》的作者,曾被小学课本追捧,其实都非善茬

南書房

引言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新的事物、新的人群,从而随着时间,慢慢地形成我们对于周围一切人和事最基本和理性的看法,尽管有些认知和看法通过后天的时间考验证明是错误且需要改变的。正如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记录的那一个又一个鲜明的历史人物一样,许许多多在我们求学时代看似充满正能量和正义感的人物,实际上在历史上却是完全相反的。这其实并不奇怪,毕竟每个人所生活经历的环境不同,导致了后天成长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儿时那些被老师和家长大肆宣传的优秀历史人物,再回头看来也是有着诸多“黑历史”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罢了,原本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的他们,究竟当中有多少人成为了我们不认识的样子?就以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0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几乎是所有人小学时必须学习的古诗,这首诗不同之处在于利用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将古时候农民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一个农民的辛苦艰辛,劳动光荣的精神。而写下这首千古名作的诗人李绅,确实是那个年代举世无双的大才子。

史料记载,李绅自幼家庭遭遇变故由母亲一手带大,所以,他对于母亲十分感激,立志发奋苦读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李绅渐渐发掘出了一套自己的写作理论,即对于词藻的堆积和抒情非常反感,他主张作品应当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风格贴近现实。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公元798年,李绅前往长安应试,同时将自己所写的《悯农》两首诗交给主考官评判,主考官眼前一亮认为这首诗颇有几分神韵,但也许是李绅时运不济,最后他还是落榜回到家中。

公元802年李绅再次前往应试,遗憾的是仍然落榜。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李绅失去了信念,后来,他选择寄情于山水之间。最后,李绅还是如愿跻身官场,在这里李绅低声下气,拉拢人脉关系,虽然他将母亲服侍得很到位,但是官场口碑极差。

李绅为官期间贪贿严重、横征暴敛并且时不时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这个时候,最初那个写下《悯农》忧国忧民的李绅,早已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复存在。

02

“凿壁偷光”的主角匡衡早年由于家境过于贫寒,以至于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下去,但匡衡却十分热衷于读书,为了能够接触到知识,他甚至不惜提出不要地主工钱只求能够借阅基本书看便好。

早年时期发奋读书为以后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匡衡对于《诗经》情有独钟,甚至可以说到了狂热的地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听匡衡解读《诗经》,所有迷惑不解都随之而去”的说法,可见匡衡此人年纪轻轻便对学问有了深入的交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后来,匡衡和许多人一样希望求取功名,但他比李绅还要倒霉,他一连考九次都没能中第,无奈之下,匡衡险些选择放弃。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凭借着匡衡在社会上的学问和知名度,在第十次考试后终于中榜,只可惜地位不高。

汉元帝时期,长安附近地震连连,匡衡上书请求兴学治典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此后,匡衡为了上位,在汉元帝统治晚期背叛上司石显,联合多名老臣上书罢免在对匈战争中立下大功的陈汤,匡衡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因为陈汤在战争中获得的许多战利品只分给其他人,唯独没有留给匡衡自己一分一毫,可见中年为官之后的匡衡已经是小人得志,居心叵测之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结语

无论是年少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李绅,还是少年成名、满腹经纶的匡衡,他们固然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一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身份地位的变化,他们的人格和品质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或许我们很难相信曾经写下《悯农》的人最后竟然会将魔爪伸向老百姓,我们更难以理解为何一个看起来通情达理、才高八斗的少年才子在进入官场之后会为了上位而不择手段,他背叛上级,为了一丝丝蝇头小利而让护国大将蒙冤落泪。

当然,李绅和匡衡仅仅是古时候读书人的缩影,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随着时间和环境以及地位的变化,读书人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有的人已经忘记了最初的使命和理想,在利益面前发生了质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