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史国栋||过年
过年
文/史国栋
风在光秃秃的山上游动着,仿佛在寻找一片落脚的地方,但干巴巴的山坡上,连一丝云都没有,只游弋一层浅淡的灰黄色。太阳慵懒地照在楼房上,发着白亮亮的光,直晃人的眼睛,愣愣地照在人身上,暖和得像到了春天。街面挂满了彩灯,随风轻轻地飘荡,像是提醒着人们春节就要来临,该有点动作了。
直到了腊月二十七,街道上才变得人挤人了,人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年也仿佛一下子开始涌动了。路边摆满各种花花绿绿的年货,连人行道都占了,也没人过问,一直要到十五以后才猛然消失。味道最冲人的要算各种油煎食品,既有架锅现煎现卖的,也有煎好再卖的,反正一下子冒出许多。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而震天价的流行乐更是响彻整个街道,还不时传来一些鞭炮声。
从父亲去世后,我们就把母亲接到城里,从此就在城里过年。没有乡下过年的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一时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快,也感受到了自在的惬意。可到了去年过年,疫情让人憋在家里两个多月,一天除了看电视、看手机,就是吃饭和睡觉,感到异常的压抑与烦闷,想起乡下过年的事情,突然觉得别样地亲切,随时都能从记忆中唤出很多趣事来。
在乡村的过年就慎重多了,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不能清闲了,先是扫房,家里瓶瓶罐罐都要搬出来,把积年尘土都打扫干净,往往得整一天下来,打扫结束后,人脏得非好好洗一番,不然无法上床。我最讨厌就是腊月扫房了,所以在夏天经常凑个晴好的日子,把屋子好好地打扫一番,平常也是经常清扫,尽量不让屋里有明显的灰尘,但这仍然不算,父亲到腊月还是非要扫一番,我们如不能按时回来扫房,他就要自己动手,看着父母带病的身躯,只能硬着头皮干了。
扫完房,还要蒸馍馍、煎果子、煮肉,买不完的东西,跑不完的腿,腊月成了最烦人的日光。好不容易到了腊月三十,吃完饺子,想休息一下,往往就有本家的或者同村的人来转门儿,又要准备酒菜,一直陪到十二点以后才结束。后来随着电视春季晚会的兴起,窜门的人不来了,仍然需要看电视到交过夜才能睡觉,这是父亲雷打不动的习惯,我们也只能陪到那个时辰。
从初一开始,就是没完没了的拜年与接待客人,一直要到十五才结束。只要待在家里,随叫随到地端饭倒水,是我的必修课,一不到位,就会被父亲训一顿。而自己的孩子,我只能指挥动一阵,时间一长,他们会感到不胜其烦,甚至从城里叫不回来。
随着时间推移,也许是在城里待得久的缘故,在体味乡村厚重人情时,也慢慢感不堪其负,尤其是孩子日渐长大,让他们在乡村过年也成了令人烦恼的事情。现在的孩子受了新式教育,根本不会步前人的老路,想让他们乖乖地过传统的年,吃以前的饭,就会不停地与你赌气。特别是离开网络,他们会六神无主的,乡村宁静生活对于他们就是折磨,时代的发展是谁也奈何不了的,顺应才会减少冲突,不然怄气都会让人受不了。
乡村过年的灵魂其实就是社火,记得等到正月初四,就开始炒秧歌了,学校门口前经常放着一面真牛皮鼓,稳稳地蹲在那里,还有一对钹,谁对可以去敲打一番,一直到初九晚上秧歌出来。后来家神庙落成,鼓和钹移到庙院里,这里也成了村人的聚集地。
庙院里挤满了人,下棋的、打牌的、最近几年还有卖吃的东西的、卖玩具的……但最快活的是那些孩子们,庙场子上有几十个男孩女孩,这儿跑那儿窜,丢窝、夹沙包、踢瓦片,打垒球、踢键子、滚铁环、跳绳、抓拐、打扑克牌,各享所需,各找各的玩伴。
正月初九晚上,在一片鞭炮声中,龙灯率先而出,狮子、龙船、灯笼队紧随其后,社火队沿村转一圈,慢悠悠地移动,在住户集中的门前常常停下来,接受主人的礼遇——放鞭炮,人人都兴奋着,将那天的耍社火当作一年中最神圣最隆重的事来对待。
正月十七日,也是谢将的一天,也是正月里的热闹达到登峰造极的一天。村人早早吃过早饭,就着手绑火把,从晚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四五点结束,大约七八个小时。一个扮作钟馗和两个随从的人,要到每家每户去赶鬼,最后点几堆火,年轻人围绕火堆纵情地舞,释放他们青春的激情,往往直到天亮,这时候过年才正式落幕。
城里过年就简单多了,年前或者年后,一些好友一起在饭馆聚聚就行了。过年是与家人在一起,除了个别长辈亲戚,基本上是不拜年的,拜年也是在晚上去,一起聊聊就行了。不管怎样,虽怀念乡村的过年,但我还是愿意过城里的年,谁也得与时俱进呀。
2021年3月2日
史国栋,男,武山县城关镇史家庄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武山县作协副主席。多年来勤于散文写作,有一百多篇散文发表于全国各类报刊与网站。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