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大象席地而坐》——影评
注释: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Tips:含有大量剧透
完成这部电影用了一整年时间,而最终,没有一帧画面属于我,我也无法保护它。它被外力消解掉了——胡波
只是而今,没有很多的人愿意花四个小时去看一场电影了。
是这个时代太快了。
人们想要快速的赚钱,获取知识,得到营养,了解故事。
框架就好比牢笼一般,固有观念就是缠在脚上的铁链。
第一次看到《大象席地而坐》的讲解是在网易云音乐动态,我记得原po说其实满洲里哪里有大象,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比喻罢了。
尔后又看见一句:其实不只是满洲里,哪里都会有席地而坐的大象。
这两句似乎特别的有意思,有人听最后那几声大象的叫声是希望,有人听是绝望。
向死而生。
这是打破常理的挑战,可是这也是常理的桎梏。
人活着呀
是不会好的
会一直痛苦一直痛苦
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痛苦
以为换了个地方就会好
好个屁啊
会在新的地方痛苦
这是记录下来的第一段台词,副主任和黄玲说的,那时候想啊,黄玲所认为的“他对我很好,真的很好”当真就是好了吗?
比较深刻的还有他说:“有一个很内向的男生,平日里总是被人欺负,老师也骂他,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很可爱的猫,他把它抱过来,然后用砖头一点一点的砸死了它,猫咪那么可爱他为什么砸死它呢?”
可是他原本也是很可爱的人啊,为什么要一直欺负他呢?
这样的教育者当真适合教育吗?
想起来之前在阑珊景致的微博上看到她说她之前中学的老师,内容大抵是那个老师整天都会骂学生,班里很多孩子都被骂到抑郁,学校对这件事情不管不顾。
这些教育者是引人向善还是逼人从恶?
在视频曝光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他被毁了,他骂啊,谁他妈知道走在大街上就有人想害死他呢,他骂啊,怎么他妈那么多人多管闲事,他骂啊,你把我毁了,我去不了新学校了。
这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条理不清晰吗?他的觉醒度还不够高吗?
不是的,他清晰的知道多管闲事就会惹来麻烦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清晰的知道不会给黄玲看得见的未来,甚至学校解散了他也不会带她到新的学校去,正如他所说的你们这些人都会沦为市场里卖串串的。
他不过是庸俗迂腐,鼠目寸光的人罢了,却是一个学校的副主任,呵。
、
你是人渣 是狗屎 是他妈最恶心的玩意
韦布在和老大爷对骂完之后在铁轨旁嘶吼,尽管他被老大爷抓得鼻血直流也没有还手,可是他也学会了挑衅,像在挣扎,抵抗,反驳,自我对话的时候,又像在自我反思。
他怕事吗?为了好朋友挺身而出的时候他不怕,想带黄玲走的时候他也不怕,帮隔壁大爷和狗主叫嚣的时候他也不怕。
可是,明明不是他把于城弟弟推下楼的,出事之后他却转身就跑了,明明知道副主任是个人渣,但是却看着黄玲深陷其中无所作为,韦布,是矛盾的。
很多人也都是。
在好朋友被校园欺凌的时候他选择了相信朋友,在终于可以拿到去满洲里的火车票却被好朋友突然出现差点搞砸事情的时候,无奈。
他要去满洲里,如果这件事情招来警察的话,他可能就真的逃不了。
韦布可以做什么呢?去满洲里踢毽子?他不过是想逃离而今的生活罢了,在去奶奶家发现奶奶不在了之后,他最后的依靠也没了,那个成天骂他的父亲,乱糟糟的家,一塌糊涂的生活他早就不想要了。
我哪有精力去营造你喜欢的东西 我自己还搞不清楚呢
黄玲的镜头开始在家里,洗手间漏水,淋浴室挂了洗好的内衣。躺在沙发上醉醺醺的要用水泼才会醒,一个好像从垃圾堆里拿回来的蛋糕,衣服总是丢得哪里都是,粉底涂得很厚的脸,慵懒沙哑的声音,这是她的妈妈。
是黄玲一直都想逃离的家,她不想每天都在垃圾堆里生活,她不想听到妈妈每天叮嘱的只有不要出外面乱搞。
视频流出之后黄玲回到家,认真的想和妈妈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他把你睡了啊”
该是攒满了失望,为什么呢?为什么第一时间要这样想呢?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背后有一些污秽的事情存在呢?为什么明明是妈妈却要说这种话呢?
是啊,你哪有精力去营造她喜欢的东西呢?每天都是浑浑噩噩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应酬回家的时候永远都是满身酒气胡言乱语的,既然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把她带来这个世上呢?
生而不养,不如不生。
你能去任何地方 可以去 到了就发现 没什么不一样的
老金的出场是在阳台上开始的,半米多宽的阳台吧,儿子和他说想要搬到学区房去,那样小孩上学就会方便些,学区房,可能连个阳台都没有了,他想把老金送到养老院去。
说是和老金商量,事实上老金没得选,从房间搬到了拥挤的阳台,然后被选择去养老院,唯一陪伴他的狗狗还在大街上被一条大狗咬死,他更加孤独了,那一句:“这房子本来就是我的”显得苍白无力。
被咬死他狗的主人追上来质问,韦布帮他,看着韦布被狗主人一边骂一边踢之后,在衣服内袋拿出塑料袋里把仅剩的积蓄给了韦布,他也没钱了,退休金早就被儿子拿走了,房子也被儿子占有了,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说到底都是他儿子,呵。
所以他想把孙女带去满洲里,到他年轻的时候当兵的地方去,老金不是去看大象的,他想回到有他珍贵记忆的地方。
我告诉你最好的状态
你站在这里
你可以看到那边那个地方
你想那边一定比这好
但你一定不能去
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的问题
在那趟列车被去取消的时候,他想放弃去满洲里了,因为他知道无论去到哪都不会变好的,这里的问题一天没有解决掉,问题就会一直都存在。
那个像精神病院似的养老院,或者不得已也算是个地方吧。
关于于城,没有记录下来什么台词,看着好朋友跳楼,他是那个小地方的大哥,他并不想要管他那废物弟弟的事情。
可是他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好朋友要跳楼,他不知道为什么喜欢的女生没有接受他不和他去满洲里,人活一生啊,活着就是受罪。
关于导演,二十九岁在北京的家中自缢身亡。
想到开头那一句,我也无法保护它。它被外力消解掉了。
在百度词条里看到他的解说:胡波的文字语言非常流畅,并提供了一种“浸入式的体验”。
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话不大多,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很有趣、奇怪的幽默感。
他很有礼貌,个性很善良,有时候单纯、天真,对世界有一种小孩子似的纯真的信仰,但这和他的写作特质竟如此不同和矛盾。
胡波的故事主角总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郁郁不得志的小人物,是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一望无际的绝望,颓丧的气息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和普通人是反着来的,把恶意或者黑暗的一面放在作品里,生活里的他却是温和、害羞、甚至阳光的一个形象。
胡波是一个在小说里面很坦诚的人,他对自己的剖析或者袒露到了一种相当勇敢的地步,这种坦诚和勇敢,是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
胡波喜欢在他的作品中直陈观点,按照文学创作传统,这似乎不算是一种高级的写法,但其出色之处却在于,他能说服读者,让他们喜欢听他说这些很丧的话,能揭示出一些不坦诚、不勇敢之人无法看到和抵达的黑暗之处(王抗抗、黄丽群、张悦然评)。
新人导演,处女作成了遗作,是常规造就也是常规毁灭。
片子得到认可了,可惜他看不到了。
只是下一次,给点耐心,给点时间,放慢脚步,认真看看它吧。
本文作者
*作者的话: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生活的,这是本性,是善是恶那是后生养成的,只是晚一点露出马脚来罢了。
编辑|Lx.
图片源于网络
摘抄来源于百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