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季澜治疗抑郁症经验
文献来源:魏玉霞.严季澜治疗抑郁症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03):204-205.(中国知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严季澜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衷中参西,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现将严老师治疗抑郁症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抑郁症根据症状可将其归入中医学郁证、癫证、脏燥、百合病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失眠、易怒、遇事易惊、咽部异物感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老师认为,由于现代生活条件和饮食条件改变,城市人体内每多痰湿;又因生活节奏较快、学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容易致病;其病机为久病多郁,气郁生痰,因痰致瘀,痰瘀互结,化热化火,热扰心神,发为本病。中医认为,痰之为病,部位广泛,痰随气机升降客脏腑、经络、筋骨皮肉,变生诸证,故有“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浊上犯清窍,则发为头痛眩晕,嗜睡;痰气凝于咽喉,则出现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梅核气”;痰郁化热,痰热内扰心神,致失眠、多梦、惊悸不宁,甚至发为癫狂;痰热内郁致烘热、汗出;痰热日久,耗伤气阴,可出现心悸、怔忡。严老师认为,该病虚实并见,初起痰火盛,日久气阴两虚,但痰热贯穿始终,若单用补虚安神法,不清化痰热祛火,则徒劳无功,且有闭门留寇之嫌;若单用清法,药物寒凉,易伤脾胃,加重痰湿。严老师主张治疗上应攻补兼施,分清主次先后;治疗初期应以清化痰热、解郁为主,宁心安神为辅;治疗后期,痰热渐减,可酌加宁心安神、养阴清热、活血化瘀药。清化痰热应贯穿始终。
2.治疗
根据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严老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常采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来治疗因痰浊内蕴,痰热内扰兼心气不足为病机的抑郁症。十味温胆汤首载于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即《三因方》中的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去竹茹加人参、熟地黄、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而成,全方共10 味。该方无清化痰热之功,而有祛痰宁心作用。严老师在临床应用中用太子参易人参;去熟地黄以防滋腻碍胃、助湿生痰;加甘寒清热、养心安神之麦冬和甘寒清热和胃、化痰开郁之竹茹。基本方药物组成:陈皮10g ,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8g,太子参15g,麦冬20g,五味子6g,酸枣仁20g,远志10g,枳实10g,竹茹10g。该方陈皮、法半夏、茯苓、炙甘草,健脾化痰,方中大量使用茯苓,淡渗利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出,湿去则痰无由生,兼能宁心安神;且能调理中焦脾胃气机升降,使气顺则痰消;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即生脉饮可益气养阴;枳实、竹茹,降气、清化痰热解郁,使气降则痰降;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诸药相合,攻补兼施,以清热化痰解郁为主,益气养心宁神为辅,用于临床效果满意。加减用药:寐差伴大便干,心烦,舌边尖红,基础方加炒山栀子6~15g、 生龙骨、生牡蛎各 20~30g 或珍珠母40g、石决明20g。严老师常用生龙骨、生牡蛎,因其性平,非大苦大寒之品,不易损伤脾胃;珍珠母、石决明性寒凉非痰热重者一般不用;寐差,便不成形,脚凉加黄连 5g、肉桂4g(取交泰丸之意);痰多加以橘红10g、陈皮、或加胆星10g、天竺黄10g(取导痰汤之意);伴头痛、头晕加天麻、夏枯草20g、黄芩10g、菊花10g、重者加羚羊粉0.6g,伴口苦加柴胡、黄芩;胸闷、胸痛加柴胡10g,赤芍、白芍各10g、丹参20g、郁金10g。此类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虚实夹杂,就诊时往往主诉较多,辨证困难。严老师强调抓主要矛盾,抓住痰、热、瘀病机,临床表现为寐差(早醒、醒后难入睡,或入睡困难;伴恶梦)、心烦、舌红(舌尖边红或舌尖有红色突起),舌下脉络青紫,舌苔薄白腻或黄腻为辨证要点。舌下脉络青紫,夹杂瘀血时,严老师不主张先用活血药,因为活血药容易耗气,且影响酸枣仁、远志、五味子酸收宁心的作用,待痰热去除,睡眠改善后,再用活血药物,临床效果更好。失眠是抑郁症常见的症状,较顽固的失眠,或久治不愈、原因不明的失眠,常是患抑郁症的重要信号。
在临床观察中,该方在改善睡眠效果极佳,一般情况下,睡眠改善,神经精神症状亦随之减轻。
3.病案举例
男,37岁。2010年8月24日初诊。2002年因工作原因导致情绪不宁,寐差已久,夜间易醒,做恶梦,有恐惧感,烦躁易怒;心悸易作,畏冷,双下肢尤甚;自觉胃脘部有气上冲感,嗳气不畅,大便软,有痰,舌下脉络瘀,舌苔薄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抑郁症。在当地口服中西药,效果不明显。中医辨证为:痰热内扰,心神不宁,阴阳失调。治以清化痰热,宁心安神。十味温胆汤加减:陈皮10g, 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 8g,太子参10g, 麦冬20g, 五味子6g,炒枣仁 15g,远志10g,枳 实10g,竹茹10g,生龙骨、生牡蛎各 20g,黄连4g,肉桂5g。水煎服,日1剂。每次 200 ml 日2次,早晚分服。服药1月后诸证缓解,情绪平稳,恐惧感减轻,睡眠较好,或有心悸但程度较轻,仍腹胀嗳气,舌苔薄白腻,脉细弦。前方枳实改为10g,五味子改为10g,炒枣仁20g,炙甘草加为12g。连服 2 月后,患者情绪平稳,恐惧感、睡眠、心悸动、胃脘部不适均除,已恢复正常工作。随访至今未复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