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胡适先生论庄子思想

范文澜认为《史记》称他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同时,不一定可信。庄子书中所论及的人和事大部分都是寓言,比如论及孔子、老子、与惠施进行辩论等,都并非实有。
《庄子》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乃庄子自著,外篇与杂篇多出道依托,不完全合庄子的本意。所以,讨论庄子思想,应以内篇为主。庄子所作内七篇,集中体现了战国时代的悲观消极思想,认为人不能胜天,对于自然万物与社会现象发展趋势无能为力,只能采取无可奈何的顺任态度。
顺任自然就要弃绝人世,逃离现实事务,学做混沌,不视不听不食不呼吸,使自己的精神返回到无人类的物质世界中去。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是切中要害的。庄子思想源出老子,但流派却不同。老子讲无为,是为实现天下大治的目标,是政治举措的一种形式。而庄子的无为,完全失去了与自然作斗争的自信心。
胡适认为,庄子学说是一个“出世主义”的形态。他虽然与世俗相处,但却厌弃现实生活,尤其是从政做官。只希望与天地的精神往来,与天道相游,与外死生无终始达观人士相友。
庄子与惠施交好,也往往是他的辩论对象。据史载,惠施最喜爱与人辩论。但庄子却不相信通过辩论可以定是非,辩论本来发端自所见有偏,争论得越激烈,偏见必然会越来越深。所以,庄子的持有破坏的怀疑主义态度。天下的是非,本来就是相对的。所以,是中有非,非中有是,彼是一是非,此亦是一是非,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所以,辩论注定了不能实现对终极真理的认识。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一种达观主义。庄子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看作天道运行的结果,而且天道的运行依其固然之性,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我们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对它没有任何作用。我们人类能做到的,只是乐天安命,安时处顺。这种思想认识形成了庄子不关心社会政治,不问民生疾苦,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
庄子的学说是一种悲观落后的思想,初看起来很高超,却使得人们因循旧制度、旧习惯,没有革新改良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进步的可能。所以,胡先生说:“他的学说实在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大阻力。”
(0)

相关推荐